第一章 诗的产生到四言诗——原始歌谣和《诗经》
第一节 诗的产生——原始歌谣及其他
一 原始歌谣与劳动节奏
二 诗与乐及舞的联体共生
第二节 四言诗与《诗经》的类型和结构程式
一 《诗经》的成书及其分类
二 《诗经》的体裁:四言诗
三 《诗经》的结构程式:重章叠咏
第三节 《诗经》的思想艺术造诣
一 周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二 《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比、兴
第四节 四言诗的变迁和式微
一 四言诗的变迁:石刻文、郊祀歌及其他
二 五言诗的出现和四言诗的式微
第二章 辞体、杂言诗及其他——《楚辞》与汉乐府
第一节 从楚歌到辞体
一 楚辞起源于楚声、楚歌
二 楚辞的体制及辞赋之辨
第二节 屈原与楚辞的思想艺术造诣
一 哀怨起骚人:屈原的生平及创作
二 与日月争光的长诗:《离骚》
三 情致缥缈的《九歌》与满怀孤愤的《九章》
四 悲秋之祖:宋玉《九辩》及其他
第三节 从杂言诗到五言诗
一 古诗的体制:齐言诗与杂言诗
二 从汉乐府看杂言诗的兴衰
第四节 汉乐府及其思想艺术造诣
一 乐府、乐府诗和《乐府诗集》
二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乐府的写实倾向
三 悲剧的《焦仲卿妻》和喜剧性的《陌上桑》
四 体既轶荡,语复真率:汉乐府的艺术成就
……
第三章 五七言古诗的壮大和新体诗运动——八代诗
第四章 古近体诗体大备及创作繁荣——李白和盛唐诗
第五章 古近体诗的持续繁荣——杜甫和中晚唐诗
第六章 古近体诗的另辟蹊径——宋诗
第七章 古近体诗的回潮与新潮——元明清及近代诗
附录 中国文学讲演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小子何莫学乎诗。”(孔子)广义的诗教,不是教人做诗,而是教人做个诗性的人。在人一生的教育中,诗教的作用超过“思教”。
诗教说到底是一种美育。它教人读诗、爱诗、懂诗,而并不要人人都成为诗人。孔子不做诗,孔门弟子也不做诗,但讨论起诗歌来,都有很高的见地。他们是一群心智健康的人,是一群诗性的人。
奥登说:“诗的功用无非是帮我们更能欣赏人生,反过来说,帮助我们承担人生的痛苦。”普陀山的普济寺有一块匾额日“与乐拔苦”,就像是这话的缩本。
——周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