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传》:
唐睿宗太极元年(712),杜甫诞生于河南道河南府巩县东二里的瑶湾(今河南巩义市南瑶湾村)。
就在杜甫诞生这年八月,睿宗李旦传位于太子李隆基,是为玄宗。玄宗通过诛杀太平公主的斗争得以巩固帝位。开元元年(713)十月,玄宗任用姚崇为宰相,开始了励精图治的历程。在姚崇和继任宰相宋璟、张九龄等人大力辅佐之下,玄宗锐意进取,实施一系列兴利除弊的改革,终于在唐帝国百年发展的基础上,开创了开元(713-741)盛世。杜甫就是在开元盛世的背景之下长大成人的。
开元盛世是一个国家富强、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时代。杜甫在晚年写的《忆昔二首》-诗中描写了开元盛世的景况: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
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
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
漆。百余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开元全盛时期,经济发展达到极盛,人口剧增。武则天时期,全国只有3700多万人,到天宝元年(742),人口达到4890万,天宝末更是达5288万。杜甫记得小城犹有万户人家,是不错的。当时全国各地粮食富足,社会治安状况良好,人人安居乐业,相互和谐相处。据《新唐书》卷五-《食货志》记载:开元、天宝年间,“是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绢一匹钱二百。道路列肆,俱酒食以待行人,店有驿驴,行千里不持尺兵”。作为开元天宝盛世目击者的元结写道:“开元天宝之中,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太仓委积,陈腐不可较量。”(《全唐文》卷三〇八《问进士第三》)可见当时社会的富足、繁荣、安乐的状况。
开元盛世为杜甫读书、漫游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也为他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唐代是一个可以有梦的时代,即使寒门弟子也有机会通过个人努力进入仕途,以至布衣可成卿相。开元时期,继承前朝优良传统,广开才路,选拔人才。张九龄就是广东韶州的一个寒门子弟,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官至宰相高位。开明的政治环境和人才政策,对广大庶族士子的功名意识和进取精神有着很大的召唤力。朝气蓬勃、清明开放的社会环境,孕育了杜甫的政治理想和人生追求,激发了他积极进取的精神。他“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颇为自负,立志要做高官,辅君济世,将皇帝辅佐成像尧舜一样的圣君,使社会风俗重现上古淳朴的风气。他还说过:“许身一何愚,窃比稷和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稷是尧时的贤臣,契是舜时的贤臣。可见辅弼王化,报效国家,安社稷,济苍生,是他矢志不移的追求。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