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归来,寡不敌众,他迸裂了天灵盖把号角吹响,他伏身倒向青绿的草原:
欧洲文学三大史诗之一,悲怆动人、爱憎分明的英雄颂歌。
战争、失落、迷惘、青春:叶芝、艾略特、奥登……二十世纪上半叶英国诗坛的璀璨星光。
《罗兰之歌·近代英国诗钞》不仅有中世纪武功歌的代表作品《罗兰之歌》,还有杨宪益先生亲自选译的49首英语近代诗歌,囊括了叶芝、艾略特、奥登等现代著名诗人的诗作,其中多数均由杨宪益首次译成中文,至今仍为独本。
《罗兰之歌》是法兰西古老的英雄史诗,与英国的《贝奥武夫》、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并称为欧洲文学的三大英雄史诗。杨译本生动还原了史诗昂扬的战斗精神与爱国情怀,罗兰牺牲等诗节读来催人泪下。
《近代英国诗钞》所选诗歌均创作于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隙,而杨宪益先生选译这些作品的原因也正如他在序中所言,“过去中国和欧洲国家处境不同,但当时中国青年也同欧洲青年一样,经过迷惘失望和追求,对祖国和世界人类前途保持了美好的理想和希望。”
《罗兰之歌》与《近代英国诗钞》两部作品合为一本,更是凸显了西方诗歌在主题和形式上的古今之变。
《罗兰之歌》里,大将罗兰随法兰西皇帝查理远征西班牙,在归来的途中引起了贵族甘尼仑的怨恨,落入了甘尼仑与敌人所设的圈套中,并与奥利维等人在昂赛瓦地方英勇牺牲,查理皇帝为罗兰等人复仇,彻底消灭了敌人,征服西班牙,然后将叛徒甘尼仑处死。《罗兰之歌》取材于历史,大约在11世纪末由民间行吟歌人根据传说发展创作而流传了下来。
《近代英国诗钞》则是对二十世纪上半叶英国诗坛璀璨星光的惊鸿一瞥,涵盖了艾略特、奥登、叶茨、布伦顿、豪斯曼、史彭德等著名诗人创作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诗歌,既表达着诗人们对战争与消逝的青春的嗟叹、失落、迷惘,也抒发着他们对幸福的期盼,对理想的憧憬。
罗兰之歌
译本序
罗兰之歌
译者注
近代英国诗钞
译本序
A. E. 豪斯曼四首
最可爱的树
栗树落下火炬似的繁英
在我的故乡如我觉得无聊
我的心充满了忧愁
戈登·博顿利一首
初春
爱德华·托马斯一首
丛丛的荆棘
杰拉尔德·古尔德一首
人生
安德鲁·扬一首
最后的雪
埃德蒙·布伦顿一首
穷人的猪
拉塞尔斯·艾伯克龙比一首
墓铭
西格弗里德·萨松一首
入睡
鲁珀特·布鲁克二首
山上
鱼的天堂
艾萨克·罗森堡二首
天明在战壕里
回营时听见天鹨的歌声
威尔弗雷德·欧文二首
将死者的歌
暴露
T. E. 休姆二首
秋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