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邂逅集》:
颇见学养与功力。他平日热心于日中文化友好交流,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中国学者及留学生,被大伙儿友好地称为“活雷锋”。筱宫先生今年73岁,心态很年轻,平时*喜登山,那天身穿蓝绿小格子衬衫、牛仔裤,样子很酷!夫人乔乔笑谈,他不愿意说自己老了,73岁说成37岁,明年就要47了!筱宫先生一直在努力学习汉语,我们谈话时,他大略知道谈话的内容,但还没有达到能对话的水平,只是绅士般地看着大家的谈笑,一边饶有兴致地静静浏览我们刚刚送给他的画册和书,画册是先生的,书是我的。
从东京到水户大约一百多公里,筱宫先生亲自驾车,不时对经过的地方做些简单的介绍。
正是春三月的好天气,车窗外弥漫着早樱淡淡的清香,耕作精良的农田泛着新绿。筱宫先生介绍说,日本是岛国,多山多树,以丘陵山地居多,可耕土地很少,我们正在穿越的关东平原就是*大的平原了。正说着,就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一座山,很突兀很孤傲很漂亮地矗立在平整的原野之上,仿佛一颗被放大的随形印章。
“那就是有名的筑波山!”筱宫先生稳重有力的声音、连同我们惊愕的赞叹之声,从车窗飘荡到春天的原野上。
水户田野渐渐变成水面,有水鸟掠过,终于到达目的地——水户。放眼望去,果然是一座被水浸润的清凉柔美小城。
当汽车停在八幡町祗园寺前时,寺院的迎宾小和尚早已经等候在门前了。我从车窗里看到庙堂前路边的一座石碑,碑前正有一位老人默默合十,跪拜良久。待走到碑前,见碑文乃“开祖心越兴俦禅师庙”,由水户二代藩主德川光囫亲书。300年前一位中国和尚只身渡海来到日本,并*终长眠于此,300年后仍然有人诚心地追念、膜拜他,这一幕深深地感动了我。先生半江研习篆刻多年,早知心越在日本篆刻的大名,至此,终于明白了筱宫先生安排这次旅行的良苦用心。
水户祗园寺原是日本江户时代幕府将军德川家族的家庙,大殿庄严,气度不凡。迎宾小和尚引导我们进入大殿,然后向右转前行即达接待室。在等待住职(日本称住职,中国为住持)到来的当口,我注意到,当下的寺院经过重新修建,内部已经相当现代化了:实木地板一尘不染,接待室临院的后墙是一整面日式落地玻璃窗,院中竹石清雅可鉴;室内茶几造型简约,两侧是长沙发。小和尚照顾我们落座后,献上香茶和时令樱花饼,静静地退下。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