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看书琐记与作文秘诀
0.00     定价 ¥ 3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218134963
  • 作      者:
    鲁迅
  • 出 版 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以鲁迅手稿为基础,以初版为依据,以善本为参考。

以写作或发表时间排序,接近作品的历史原貌。

鲁迅是时代的经典,要走进鲁迅世界,从阅读他的原著开始。


展开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校(现东北大学)。“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较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的著作主要以杂文、小说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集外集》《集外集拾遗》等。


   陈漱渝,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委员,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鲁迅博物馆副馆长兼研究室主任。著有《鲁迅史实求真录》《假如鲁迅活到今天——陈漱渝讲鲁迅》《本色鲁迅》等20余种。

王锡荣,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现任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作家手稿研究中心主任。上海鲁迅纪念馆原馆长。主要著作有《鲁迅学发微》《鲁迅画传》《鲁迅生平疑案》《周作人生平疑案》《鲁迅的艺术世界》等。
   

   肖振鸣,学者,生于五十年代,就职于北京鲁迅博物馆。读书、写书、编书、藏书、买书、卖书、出书。擅书法。策划过很多大型展览。


展开
内容介绍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共十五卷,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原副馆长兼研究室主任陈漱渝、上海鲁迅纪念馆原馆长王锡荣、鲁博书屋肖振鸣主编。收录了目前为止全部鲁迅小说、散文、诗歌、杂文、书信、日记、古籍序跋、译文序跋、科学论著、小说史略专著及经过论证的鲁迅佚文。此次修订,尊重历史,对原注中带有评价说明性的内容、带有政治性和批判色彩的注释酌情做了修改和删节,把客观作为原则,为读者提供一套完备的鲁迅作品集。

    鲁迅的一生也是一个读书人的一生。他博览群书,精通日语、俄语,还能翻译德语作品。《看书琐记与作文秘诀》收录了鲁迅对中外名著的评价,以及对写作方面的看法,从中我们可以学习鲁迅如何读书及写作,也可以研究鲁迅思想的文化渊源。


展开
精彩书评

版本准确  分类新颖

题注全面  检索便捷

校勘严谨  订正错讹

尊重历史  择善而从

 

接近作品的历史原貌,涵盖古、全、精等诸要素,展现真实、全面的鲁迅



展开
精彩书摘

随感录四十二

 

听得朋友说,杭州英国教会里的一个医生,在一本医书上做一篇序,称中国人为土人;我当初颇不舒服,子细再想,现在也只好忍受了。土人一字,本来只说生在本地的人,没有什么恶意。后来因其所指,多系野蛮民族,所以加添了一种新意义,仿佛成了野蛮人的代名词。他们以此称中国人,原不免有侮辱的意思;但我们现在,却除承受这个名号以外,实是别无方法。因为这类是非,都凭事实,并非单用口舌可以争得的。试看中国的社会里,吃人,劫掠,残杀,人身卖买,生殖器崇拜,灵学,一夫多妻,凡有所谓国粹,没一件不与蛮人的文化(?)恰合。拖大辫,吸鸦片,也正与土人的奇形怪状的编发及吃印度麻一样。至于缠足,更要算在土人的装饰法中,第一等的新发明了。他们也喜欢在肉体上做出种种装饰:剜空了耳朵嵌上木塞;下唇剜开一个大孔,插上一支兽骨,像鸟嘴一般;面上雕出兰花;背上刺出燕子;女人胸前做成许多圆的长的疙瘩。可是他们还能走路,还能做事;他们终是未达一间,想不到缠足这好法子。……世上有如此不知肉体上的苦痛的女人,以及如此以残酷为乐,丑恶为美的男子,真是奇事怪事。

自大与好古,也是土人的一个特性。英国人乔治葛来任纽西兰总督的时候,做了一部《多岛海神话》,序里说他著书的目的,并非全为学术,大半是政治上的手段。他说,纽西兰土人是不能同他说理的。只要从他们的神话的历史里,抽出一条相类的事来做一个例,讲给酋长祭师们听,一说便成了。譬如要造一条铁路,倘若对他们说这事如何有益,他们决不肯听;我们如果根据神话,说从前某某大仙,曾推着独轮车在虹霓上走,现在要仿他造一条路,那便无所不可了。(原文已经忘却,以上所说只是大意)中国十三经二十五史,正是酋长祭师们一心崇奉的治国平天下的谱,此后凡与土人有交涉的“西哲”,倘能人手一编,便助成了我们的“东学西渐”,很使土人高兴;但不知那译本的序上写些什么呢?

 

题注:

本篇最初发表于1919 年1 月15 日《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署名唐俟。收入《热风》。有些外国人称中国人为“土人”,中国人感觉是侮辱。鲁迅在这篇文章中指出,中国的所谓国粹如一夫多妻、缠足等等,“没一件不与蛮人的文化恰合”。


展开
目录

戛剑生杂记

莳花杂志

挽丁耀卿

随感录四十二

名字

关于《小说世界》

答广东新会吕蓬尊君

未有天才之前

——一九二四年一月十七日

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讲

咬文嚼字(一至二)

忽然想到(一至四)

青年必读书

——应《京报副刊》的征求

通讯(复孙伏园)

牺牲谟

——“鬼画符”失敬失敬章第十三

这是这么一个意思

忽然想到(五至六)

杂感

长城

忽然想到(七至九)

忽然想到(十至十一)

这个与那个

古书与白话

《阿Q 正传》的成因

读书杂谈

——七月十六日在广州知用中学讲

怎么写

——夜记之一

小杂感

本刊小信

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

答北斗杂志社问

——创作要怎样才会好?

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

——夜记之五

鲁迅译著书目

不通两种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推背图

大观园的人才

经验

小品文的危机

作文秘诀

选本

读几本书

“此生或彼生”

知了世界

做文章

答曹聚仁先生信

看书琐记

看书琐记(二)

“大雪纷飞”

看书琐记(三)

汉字和拉丁化

做“杂文”也不易

点句的难

随便翻翻

读书忌

关于新文字

——答问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编选感想

书的还魂和赶造

“寻开心”

论讽刺

从“别字”说开去

人生识字胡涂始

死所

不应该那么写

什么是“讽刺”?

   ——答文学社问

杂谈小品文

《出关》的“关”

编校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