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中美喜剧电影比较研究
0.00     定价 ¥ 20.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69027204
  • 作      者:
    王诗秒
  • 出 版 社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诗秒,1988年生,女,汉族,四川双流人。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教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文艺与传媒、影视剧研究。曾在《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四川大学学报》(增刊)、《新闻世界》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参加西南石油大学“过学术关”计划。已出版著作有《经典之后的荧幕奇景一一当下好莱坞三位导演的创作与文化研究》(合著)、《从文本到荧幕一一新时期女性小说的创作与思辨》(合著)。
展开
内容介绍
  《中美喜剧电影比较研究》立足中美喜剧电影作品本身,运用已有的相关理论,集中探讨了两国喜剧电影艺术创作实践中所呈现出来的异同,并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美国喜剧电影经历了完整的发展周期,并形成了成熟的制作产业链,在全球传播中实现了其商业价值的同时形成了强大的文化影响力。深入探讨中美喜剧电影创作实践中的异同,有利于烛照中国喜剧电影当下存在的问题,并由此获得思考和启迪。
展开
精彩书摘
  《中美喜剧电影比较研究》:
  罗伯特·沙叶曾说:“美国娱乐业的质量和创造出来的吸引力已经征服了整个世界。”美国电影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在中国,电影是舶来品,好莱坞喜剧电影创作从最初就开始影响中国。
  20世纪初的中国喜剧默片主要以滑稽短片为主,题材常见于中国传统戏曲文艺,内容多表现小市民的日常生活情景,倚赖演员戏剧化的夸张表演,常模仿同时期的美国“启斯东”风格:建立在噱头、滑稽的基础上,伴随着杂耍、打闹等情节的银幕呈现。这个时期的喜剧默片处于萌芽期,创作者对于喜剧电影的拍摄处于摸索时期,但民族传统文化与借鉴相融合的特色是不容忽视的。《滑稽大王游沪记》就是对卓别林风格电影的直接模仿。早期喜剧电影的民族化特色体现在取材方面以及对文明戏中趣剧特色的承袭。孤岛时期的电影中,张爱玲编剧、桑弧导演的《太太万岁》借鉴20世纪30年代好莱坞爱情“谐闹喜剧”类型的模式和套路,再结合中国观众的口味改造,利用传统叙事手法创作出一种温情的风俗爱情喜剧模式。
  到了70年代末,西方已经进入后现代社会,中国电影也纳入世界电影坐标之中。“1985年青年导演黄建新(1983年导演进修班毕业生)指导的故事片《黑炮事件》风格独特,在中国电影中可说是不曾见过的。它既不是正剧,也不是悲剧;既不是喜剧,也不是悲喜剧,而是荒诞与现实的结合,表现与再现的结合,是借鉴了西方的‘黑色幽默’而创造的一种风格化和略带冷峻的幽默感来表现的形式。”①中国出现的黑色幽默喜剧片借鉴了美国喜剧电影中讽刺喜剧的叙事手法,而美国电影强大的影响力让其一直是中国喜剧电影戏仿的对象。至今,我国喜剧电影中都能找到美国电影的影子,《让子弹飞》带着昆汀电影的影子,周星驰电影中能看到金·凯瑞、梅尔·布鲁克斯的影子。整体上从电影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喜剧电影在阶段性嬗变的过程中,在题材、手法、人物塑造各个方面受到好莱坞喜剧电影的深远影响。
  美国喜剧电影对中国电影形式的影响是主要的,在内容创作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主题建构与审美取向中。有学者认为悲剧是世界的,喜剧是民族的。这是由于喜剧的接受语境往往与本土文化不可割裂。具体表现在喜剧电影本体的各个方面,如语言符号。这也是中国喜剧电影,如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徐峥的《人再囧途之泰囧》等电影在国内颇受欢迎,但在国际电影市场票房不佳的原因之一。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媒介,在传播中不是传者的单向编码,其集体性观看行为就决定了电影建构了一个双向交流的可能性空间,并实现了个体与整体关系的连接。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喜剧及喜剧电影
第一节 喜剧
第二节 喜剧电影

第二章 中美喜剧电影发展历程比较
第一节 中国喜剧电影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美国喜剧电影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中美喜剧电影发展历程比较

第三章 中美喜剧电影内容比较
第一节 题材选择
第二节 主题建构
第三节 人物塑造
第四节 审美取向

第四章 中美喜剧电影形式比较
第一节 镜头语言
第二节 音响现象
第三节 时空运用
第四节 隐喻象征

第五章 中美喜剧电影品牌比较
第一节 中国:模仿与本土探索后初现雏形
第二节 美国:全球传播中价值实现的保障
第三节 如履薄冰与势如破竹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