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科幻电影创意研究系列2:后人类伦理
0.00     定价 ¥ 149.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106050405
  • 作      者:
    黄鸣奋
  • 出 版 社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黄鸣奋,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古典文论、文艺心理学和数码艺术理论研究。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6项(含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12项。
  出版个人专著24部、教材1种,发表论文300多篇,合计1000多万字。主编丛书6套。代表作为《西方数码艺术理论史》(六卷本)、《数码艺术潜学科群研究》(四卷本)、《位置叙事学:移动互联时代的艺术创意》(三卷本)。
  获得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1项、厦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2项,中国文艺评论优秀作品奖1项。
展开
内容介绍
  这几年,除了做学术研究,黄老师还承担了很多其他的工作,比如为厦门大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发展多方奔走,争取资源;担任厦门国际动漫节的评审专家,为福建省艺术馆“艺术扶贫工程”撰写报告文学。很难想象,这么多的额外工作,他怎么还可以出那么多的成果!而且在学术研究之外,黄老师还出了很多“杂”书。2016年,黄老师出版了一部《厦门百景千联:滨海文化旅游札记》,这部书以厦门历史上所流传的“大小八景”、近年来所评选的“新20景”和“新24景”、在各种全国性评比(如“A级景区”“美休闲乡村”等)中入选的景观等为依据,选出“厦门百景”予以评价,这“百景”样貌,还可以通过随附的二维码扫描获取,形式非常新颖,深受读者欢迎。而这百景,黄老师或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全部都是自己到现场去观看、拍照。他还搜集了一千多条对联,将对联和所在的景点结合起来介绍。因此,整部著作超出了一般的旅游介绍书籍,历史文化气息十分浓郁。另外,黄老师还开始电影剧本的创作,已经写出了一部以厦门近代历史为背景的电影剧本。十分期待这部电影早日开拍,与观众见面,为厦门的电影创作增添新的佳作。
展开
精彩书摘
  《科幻电影创意研究系列2:后人类伦理》:
  (一)血缘、身体与兽性:涉及自然生命的情感关系
  在后人类的视野中,所谓“自然生命”主要包括变种人、电子人与类智人。他们的生命是在自然进化的过程中产生的,不过,可能在人类影响下,通过人为进化而形成新的属性。人类可能将他们当成同类来接纳(因为在身体构造上具备相似性或相承性),也可能将他们当成异类来排斥(因为在身体构造上毕竟还存在差别性或变异性)。
  1.血缘问题:涉及变种人的情感关系
  如果承认遗传与变异是进化所包含的两种基本倾向的话,那么,不难认识到物种界限只有相对的意义。尽管如此,如果承认进化是以种群为单位进行的话,那么,上述界限又具备不可抹杀的价值。正因为如此,人们一方面肯定杂交(指不同种、属或品种的动、植物进行交配)对于提高生物的环境适应性的意义,另一方面又注意到受精后的生殖隔离(包括杂种不活、杂种不育和杂种衰败等)的限制。人类自身的繁衍同样存在遗传与变异现象。从遗传的角度看,必须重视血统(指不间断继承同一祖先血缘的子孙直系亲族)的一致性;从变异的角度看,必须对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加以区分,同时还要从伦理角度为人口生产和基因工程划定红线。基因工程既带来了对于获得超能力的憧憬,又唤起了丧失人性的恐惧。前者集中表现在系列影片《X战警》等作品中,后者则可以在美国《我是传奇》(I Am Legend,2007)中找到印证。它描写科学家发明基因重组技术,对麻疹病毒进行改造,成功治愈。谁也没料到:到2009年,这种经过基因改造的麻疹病毒变成致命因素,杀死了占全球60亿人口94%的感染者,将余下的5%变异成裸身掠食的黑暗猎人(Darkseekers),对光线敏感。只有1%免疫。他们不再是人类,但仍然保留了一些人性和情感。
  上述认识是我们探讨涉及变种人的情感关系的基本前提。这类关系至少包括:(1)变种人所怀的自我情感,这既是指作为同类的变种人彼此之间的情感,又是指当事人能否接受自己。日本《蘑菇人玛坦戈》(Matang,1963)描写海难幸存者漂流到荒岛上,因吃蘑菇而慢慢变成蘑菇。主人公是一位大学教授。他虽然逃了出来,但无法摆脱变成蘑菇的厄运。这时,他想也许当初还不如与所爱的人一起留在岛上。与意中人一起变成蘑菇,总比自个儿遭到正常人的歧视强。(2)变种人对待纯种人的情感。美国《豹妹》(CatPeople,1982)的主人公因为接受人类伦理影响而拒绝与其兄交媾,这种兄妹之间性行为本是豹人一族历来所允许的(直至他们的父母都是如此)。她还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如果不能杀掉追踪并捕杀一个自己所爱之人的话,她将无法恢复人形(其兄如是说)。她深爱动物园策展人奥立弗,不忍对他下手,宁可自己被长囚兽笼。在美国《苍蝇2》(TheFly2,1989)中,马丁是其父作为科学家制造的蝇蛹裂变所生的孩子。他希望推进其父实验的邪恶公司老板巴托变成怪物。巴托承认自己是想利用马丁的身体和时空传送装置的潜能以进行营利性基因操控。本片包含了对于像巴托这样财迷心窍、制造变异者的批判。美国《春天》(Spring,2015)描写一位人格紊乱的年轻人从美国逃到意大利,在那里和两千岁的变种女点燃浪漫恋情。她爱上他就意味着放弃不朽。(3)纯种人对待变种人的情感。例如,在美国《亡魂岛》(Island of Lost Souls,1932)中,科学家莫罗博士通过进化实验造出豹女洛塔,号称这是“生物人类学研究”。他将自己所拯救的海上遇难旅行者帕克介绍给她。洛塔由于吸引帕克而在情感上变得更像人,这一点让博士感到高兴。帕克谴责将豹子变成女子是犯罪,但莫罗博士镇定地解释说洛塔是他最完美的创造物,他想要看看她能否爱上人,生下人子。英国《天赐之女》(The Girl with All the Gifts,2016)描写成人对受真菌感染而出现变异的一群儿童持不同态度。结果,在那些孩子占了上风的情况下,先前显示出对他们怜悯者得以生存,态度恶劣者则无法幸免。
  2.身体问题:与电子人的情感关系
  电子人以生物人的身体为基础改造而成,因此在血统(指由DNA所决定的生物特征)上没有根本变化,这一点和变种人存在显著不同。不过,电子人的身体包含了机械电子部件,这一点又与生物人存在明显区别。根据一般的理解,这些部件即使能够再生产,和肉体的再生产也不是同一回事(并非从娘胎里带来)。如前所述,对情感所依托的情绪机制可以引入分析器、处理器和效应器的工作原理加以分析。这只是就生物系统和机电系统的一致性而言(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意义上)。尽管如此,发生论意义上的情感仅仅是就生物系统而言。这就是说:情感是以生物人的身体为基础而产生的。为生物人身体增加机械电子部件,或者用它们来取代身体器官,不可避免地要带来相应的情感变化。
  ……
展开
目录
序言
绪论
一、新媒体与科幻电影的发展
二、科幻电影创意中的伦理问题
三、科技与伦理的博弈与融合
四、关于本书

第一篇 生命:科幻电影创意的社会层面
第一章 自然生命的伦理考察
第一节 变种人的伦理考察
一、变种人描写所依据的伦理定位
二、变种人叙事所涉及的伦理关系
三、变种人叙事所表达的伦理观念
第二节 电子人的伦理考察
一、电子人描写所依据的伦理观念
二、电子人叙事所涉及的伦理关系
三、电子人叙事所表达的伦理观念
第三节 类智人的伦理考察
一、人兽混淆与正义的族类定位
二、人兽冲突与正义的原则定位
三、人兽共生与正义的领域定位
第二章 人造生命的伦理考察
第一节 生化人的伦理考察
一、生化人描写所依据的伦理定位
二、生化人创意所涉及的伦理关系
三、生化人叙事所表达的伦理观念
第二节 克隆人的伦理考察
一、克隆人描写所依据的伦理定位
二、克隆人创意所涉及的伦理关系
三、克隆人叙事所表达的伦理观念
第三节 机器人的伦理考察
一、机器人描写所依据的伦理定位
二、机器人创意所涉及的伦理关系
三、机器人叙事所蕴含的伦理观念
……

第二篇 衍化:科幻电影创意的产品层面
第三篇 场景:科幻电影创意的运营层面
附录一:位置叙事视野下的《流浪地球》
附录二:科幻影视例析——美剧《西部世界》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