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股权激励从入门到精通
0.00     定价 ¥ 4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20809269
  • 作      者:
    张哲鸣
  • 出 版 社 :
    中国商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张哲鸣:

       北京慧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慧憬股权激励研究院院长

       中国股权激励实战专家

       从事中小企业的股权激励、股权设计、股权融资培训和落地服务工作,拥有丰富的咨询和实战经验。

       服务的企业类型跨越多个行业,包括地产、餐饮、服装、教材、农业、制造、教育、金融、工程、物流、超市、鞋业、百货、通信、酒店等。

       主讲的“股权激励落地方案班”课程受客户高度赞扬,经他辅导的企业,利润皆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展开
内容介绍

       股权设计就是公司组织的顶层设计。

       中小企业在实践中,忽视股权比例和股东权利的调整,就会在公司内部矛盾中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而这种局面也会将公司推向风险损失的边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合理的股权结构是公司稳定的基石。

       什么样的企业设计是*好的?答案就是合作型的企业。如今的企业运作已经完全不同往日,企业和员工的关系需要逐渐发展成合作关系,而这种合作关系的一大表现就是股权的设定和执行。

       如何进行股权设计、如何发放股权呢?针对这个问题,书中给出了答案。

       为了给各中小企业以帮助,我在服务客户多年的工作中收集了众多材料,取其精华,经过认真分析和概括,编撰成书。此书从股权的布局与设计、股权激励和股权融资三方面入手,提纲挈领,突出要点,给读者以提示。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  股权布局与设计
  神秘的股权
  究竟什么是股权
  2017年胡润研究院发布了《胡润百富榜2017》。马云虽然以2000亿元的财富屈居第三,但整个阿里系却有43位股东上榜,比2016年新增了25人,约50人身价超过20亿元。这一点,在全球多家企业中从无先例。那么,究竟是何种机制让阿里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成就了员工?
  时势造英雄,在阿里不断壮大的背后,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正如马云的成功离不开一直默默支持他的“十八罗汉”,阿里的成功同样离不开优秀的人才激励机制——阿里的股权激励成就了大批千万富豪。
  阿里巴巴上市后,员工分享了其400多亿美元的巨额财富,诞生了大量的千万富豪。这一结果出人意料,但在我们探究阿里成功之路的时候就会发现,是阿里在创立之初实行的股权激励制度让阿里大部分人受益。
  为了建立长效激励制度,阿里巴巴很早就设立了股权激励制度,授予员工及管理层股权报酬,包括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购股权计划和股份奖励计划等。员工每年至少可以得到一份受限制股份单位奖励,每份奖励的具体数量会因员工职位、贡献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在阿里的发展过程中,股权激励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股权激励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可是,说到股权激励,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股权。股权就是股东的权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股权,泛指股东能够向公司主张的各种权利;狭义的股权,则仅指股东基于股东资格而享有从公司获得经济利益,以及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综合来讲,股权就是投资者由于向合伙人和企业投资而享有的权利。
  从本质上来说,股权是由一系列的经济权和政治权组成的。经济权包括分红权、股份转让权、优先认购权和剩余资产分配权。政治权包括表决权、知情权、选举管理权和公司经营建议权或质询权。要想了解股权,就要关注下面几方面的内容。
  一、关于股权概念的不同观点
  关于股权概念的解释,理论界主要存在以下四种代表性观点。
  1.所有制说
  所有制说是我国特定经济阶段的产物,在特定经济体制下形成。这一观点众说纷纭,主要学说有所有权经营权学说、双重性学说、共有性学说、社员权学说等。
  (1)所有权经营权学说。该学说认为,股东对公司享有所有权和经营权。即所有者拥有企业的核心权力,在企业处于垄断地位。此股权理论的中心出发点是国家本位主义(即政府本位),以国家所有权和法人所有权进行区分,而不是个体本位法。后来此理论弊端逐渐显露,已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随着社会发展逐步被淘汰,于是便有了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的“两权分离理论”。
  (2)双重性学说。该学说认为,公司和股东都有所有权,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司之所以能够保持长远发展,主要原因在于所有权的双重性结构。其理论结构就是,股东凭借其所有权促使自益权和公益权发展,公司凭借其所有权依法进入民事流通渠道,享有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这一理论违背了大陆法系的物权法中“一物一权”的基本原则。
  (3)共有性学说。该学说认为,公司的全部财产仅归法人所有,所有权人由公司和股东共同组成,所有权由公司和股东共同行使。这种理论观点混淆了所有权权属,阻碍了公司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违反了“法人是以其财产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的概念定位。
  (4)社员权学说。该学说认为,股东基于其营利性的出资团体社员的身份而享有权利,属于社员权的范畴,股权是综合性权利,既能享有股息分红,公司解散时还能获得剩余财产;同时,还享有非财产性的表决权等权利,性质上都具有社员权利。该学说是大陆法系对股权性质的通说,但实际上社员权的很多内容都跟公司制度不相符。
  2.债权学说
  该学说认为,自公司法人资格获得之日起,股东对公司的权利仅是收益权,即按时获得股息和红利,使股东所有权向公司债权转化,公司是所有权的唯一主体,完全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公司财产,不受股东的左右和控制。而股东只会关心能否拿到股息和红利,无意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决策。
  随着公司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股权逐渐演变成了纯粹反映债权的关系,股票成为债的凭证。从发展趋势来说,股票和债券的区别也越来越小,股东收益权完全可以成为一种债的请求权。从这层意义上说,股权还具备某些请求权特征,但请求权并非债权所独有,还存在于物权之上。
  该学说不仅与《公司法》规定的股东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参与和制约相矛盾,还无法解释为何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尤其是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和制约。
  3.股东地位学说
  该学说认为,股权并不是物权、债权、专项权,而是股东投资所获得的多种权利和义务的集合,不能用单一的权利来说明股东因认购股份而产生的股权,而股份表现的是股东的法律地位,该地位直接决定着股东与公司之间的关系,因此股东股权实际上也代表了股东地位。
  股东地位学说由日本学者提出,其认为现代社会是权利本位的社会,权利运行和转化体现在社会各方面。在公司制度上,投资者的投资会让原先的财产权利转化为股权,原来的财产权利不复存在,投资者享有新产生的股权,成为公司股东;股东地位是基于股权的产生而形成的,股权决定了股东地位,股东地位反映了股东享有的股权。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股权布局与设计// 1
神秘的股权// 2
究竟什么是股权// 2
股东的权利及义务// 8
股权的作用和意义// 13
为何要进行股权设计// 15
股权设计的主体思路// 18
股权的路线图// 19
股权布局// 21
战略设计// 21
法律风险// 23
税务策划// 29
股权设计// 32
资金驱动型企业// 32
资源驱动型企业// 35
人力资本驱动型企业// 37
股权治理// 39
控制权维度// 39
持股形式维度// 40
股权设计的基本原则// 47
股权结构一定要干净// 47
利益优先,感情第二// 47
团队里一定要有真正的领导者// 50
动态的股权设计规则// 51
重视使命、愿景、价值观对股权的影响// 52
避免股权设计常见误区// 57
提供资源占股,甚至占很大的股份// 57
按出资额占股// 61
创业孵化平台模式利弊// 62
股权均分// 63
兼职创业占股// 65
第二部分 股权激励// 69
股权激励定义及特点// 70
什么是股权激励// 70
股权激励的作用有哪些// 72
股权激励的基本原理// 74
股权激励的基本原则// 75
股权激励(一):定目的// 78
激励员工,利益捆绑// 78
提升业绩,约束人员// 79
降低成本,分散风险// 80
稳定员工队伍,留住优秀人才// 82
股权激励(二):定对象// 84
确定对象// 84
股权激励对象确定需要遵照的原则// 88
股权激励(三):定模式 // 90
激励和奖励的区别// 90
激励方法// 92
股权激励的三大类型// 95
股权激励(四):定价格// 101
股权定价三大策略// 101
人在哪儿,心未必在哪儿// 103
钱在哪儿,心一定在哪儿// 106
确定股权激励定价主体// 108
股权激励的定价方法// 109
股权激励怎么定价合理// 111
股权激励(五):定量// 115
合理设定股权激励总量// 115
恰当分配股权激励个量// 117
股权激励(六):定机制// 120
进入机制// 120
考核机制// 122
约束机制// 123
退出机制// 123
回购机制// 126
股权激励(七):落地// 129
选择专业人士进行初步诊断// 129
尽职调查摸清家底// 130
设计股权激励方案// 131
设计配套制度及协议// 133
严格履行法定程序// 134
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 135
股权五步连环激励法// 135
第三部分 股权融资// 139
股权融资的方法// 140
什么是股权融资// 140
债券与股权的区别// 143
股权融资的原则// 146
股权融资的方法// 147
股权融资的顺序// 151
股权融资和股权转让的区别// 153
股权融资的原则// 156
融资结构要合理// 156
估值要准确// 157
融资规模量力而行// 159
将融资成本控制在最低// 160
企业要掌握控制权// 161
选择最适合的融资方式// 163
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 164
不同阶段的股权融资重点// 168
初创期:创始人掌握绝对控制权// 168
发展期:两权分离// 169
扩张期:完善治理结构// 170
成熟期:强化寡头地位// 17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