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市场与政府:以马克思主义所有制演进为视角
0.00     定价 ¥ 9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09664889
  • 作      者:
    韩东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韩东,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博士后。现任职于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本论》研究与实践,包括所有制、虚拟资本和信用、金融危机、人的发展等。先后在《政治经济学评论》《经济纵横》《改革与战略》《高校理论战线》(已更名为《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并有多篇论文被收录出版。
展开
内容介绍
  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核心关系之一,不同的所有制基础决定了这种关系具有不同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规律。
  《市场与政府:以马克思主义所有制演进为视角》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有制演进的视角,从技术和分工的发展出发,阐释了技术分工发展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所有制的演进,进而说明了不同所有制条件下市场与政府关系的演变,从而以所有制为中枢,将技术分工和市场与政府有机地连接在一起,由此建立起一个关于市场与政府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进而通过理清资本主义私人资本所有制条件下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发展演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为正确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
精彩书摘
  《市场与政府:以马克思主义所有制演进为视角》:
  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正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瓦解和私人资本的兴起,王权刚刚摆脱宗教的束缚而独立之时。资本与王权相互支持推翻了宗教统治,但是很快两者的矛盾就暴露出来。私人资本的兴起,一方面需要借助国家的力量为其扩张海外市场服务。另一方面,又迫切地希望实现自由的发展,减少和摆脱国家的干预。新兴的私人资本要求市场自由的呼声不断高涨。斯密的《国富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亚当·斯密开创了古典经济学的先河,也是古典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关于经济自由的思想被后来的西方经济学家奉为自由市场的圣经。“看不见的手”——自我调节的市场被认为是现代市场经济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人据此提出大市场小政府,甚至反对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
  一、古典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
  (一)亚当·斯密的思想
  斯密关于经济自由的思想主要是针对重农学派和重商主义提出的。熊彼特认为,整个重商主义体系是由有关出口垄断主义、外汇管制和贸易差额的学说构成的。其中外汇管制和贸易差额,特别是贸易差额是传统“重商主义体系”的核心①。重商主义认为王权与国家利益是一致的,因此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通过给予大的商业资本特许权证和垄断经营的权利,维护王权的统治和利益。同时重商主义将金银看作财富本身,认为金银的增加就是财富的增加,通过制定包括补贴和关税在内的各种贸易政策鼓励出口、限制进口,认为这样可以减少国内金银的流出,为国家换回更多的金银。斯密认为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妨碍了贸易自由,阻抑了国内产业的发展,减少了国内的产出和劳动使用量,也阻碍了新兴的私人资本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斯密在对重商主义进行批判的同时对重农学派的批判更加严厉,他认为重农学派“为了增进农业而特别重视农业,并主张对制造业及国外贸易加以限制的那些学说,其作用都和其所要达到的目的背道而驰,并且间接妨碍他们所要促进的那一种产业。就这一点,其矛盾也许比重商主义还要大”。
  斯密在批判重农学派和重商主义的同时指出,任何一种学说,如要特别鼓励特定产业,违反自然趋势……或要特别限制特定产业,违反自然趋势……那实际上都和它所要促进的大目的背道而驰。②因此斯密主张废除一切特惠或者限制制度,他指出:“一切特惠或者限制制度,一经完全废除,最明白最单纯的自然自由制度就会树立起来。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③这种自然自由制度也就是后来所谓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斯密强调的自由主要是指资本、劳动力和贸易自由。斯密认为针对手工业行会限制劳动力自由流动,妨碍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事情不止于此,因为这种限制也使资本的积累异常缓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没有办法建立起来。马克思就认为这种行会规章限制了手工作坊使用的人数,使作为工场手工业基础的分工无法产生,工场手工业没办法发展,资本家也不能产生。斯密认为重商主义限制贸易自由,实行关税壁垒和出口退税以达到独占市场的目的,违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自然趋势”,对于国家财富的增加是非常有害的。可以看到,斯密提倡的自由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是密切相关的,并不仅仅是从效率的角度出发的。但这点现在常常被市场自由的鼓吹者所遗忘,而只是单纯从效率的角度来考虑了。同时我们要认识到虽然斯密所言包括劳动和资本的自由,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真正的自由只能是资本的自由,劳动的自由实际是不存在的。关于这点马克思已经做了详细的分析。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对几个概念的认识
一、所有制
二、财产权、所有权与产权
三、分工的不同认识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历史唯物和逻辑分析的方法
二、比较分析的方法
第五节 研究内容
第六节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所有制演进和市场与政府关系演变的历史逻辑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技术、分工与所有制
一、技术与分工
二、分工演进的路径
三、分工与所有制
第二节 分工、市场与所有制
一、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二、分工与市场
第三节 所有制演进中的市场和政府
一、市场经济是什么
二、国家的产生与职能
三、市场与政府

第三章 私人资本所有制的产生和演进:从自由放任到政府干预
第一节 私人资本所有制的产生
一、私有制的起源和发展
二、私有制的完成形态——私人资本所有制
第二节 古典自由市场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历史作用
一、古典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
二、古典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历史作用
第三节 私人资本和自由放任的市场
一、什么是资本
二、资本积累和自由竞争
第四节 资本垄断与政府干预
一、垄断资本的形成
二、经济危机与凯恩斯主义的兴起

第四章 私人资本的国际化路径:跨国联合与全球危机
第一节 新技术革命与生产分工的新发展
一、新技术革命的产生与发展
二、生产与分工的新变化
三、生产演进与大企业的发展
第二节 私人资本的国际联合与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一、私人资本的国际联合与市场扩张
二、新自由主义思想及其影响
三、资本自由化与全球市场的形成
第三节 资本全球危机与治理
一、金融资本全球化
二、全球危机与治理
第四节 资本所有制与市场的未来
一、旧分工的消灭与市场
二、私有制的消灭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五章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与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科学发展
一、技术分工决定的所有制演进的趋势
二、社会主义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制度基础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生产调节
一、社会主义的计划调节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调节
第三节 新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
一、新技术分工与社会主义所有制
二、社会主义的未来

第六章 所有制结构调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调整的不同路径
一、强化所有制约束,不断提高公有制程度
二、放松所有制约束,允许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改革的实践和探索
一、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二、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探索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一、所有制改革与市场认识的深化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三、两种改革路径分析
四、国有企业私有化的逻辑分析

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与政府关系的构建和完善
第一节 市场化的界限和政府作用
一、商品的判断标准和市场化的界限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作用
第二节 构建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一、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二、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第三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调整和完善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一、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二、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正确认识市场规律
三、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四、经济发展与人民的发展相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