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书系
0.00     定价 ¥ 129.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20349208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9-01
收藏
内容介绍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书系》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服务经济理论的演进历程进行了多维度、广视角和深层次的阐释,立足国际学术前沿和中国服务业发展、改革与开放的实践,展望了服务经济理论研究的新趋势。新中国成立以来,服务业较长时间被边缘化,但如今,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却高达60%,中国正快速迈向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实践的大发展,催生了服务经济理论研究的日渐繁荣和服务经济学科的日渐成熟,我们正迎来服务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的春天。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新中国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研究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1978年之前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理论争论
第三节 1978年之后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争论
第四节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争论的实践意义

第二章 新中国服务业统计和核算研究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服务业统计和核算研究被忽视阶段(1949-1985)
第三节 服务业统计和核算研究向国际接轨的过渡阶段(1985-1993)
第四节 服务业统计和核算研究的全面探索阶段(1993-2013)
第五节 服务业统计和核算研究的新阶段(2013年至今)
第六节 研究展望

第三章 新中国服务业增长研究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服务业增长研究的初步探索阶段(1950-1990)
第三节 服务业增长研究不断拓展阶段(1992-2011)
第四节 服务业增长研究的深入和丰富阶段(2012年至今)
第五节 研究展望

第四章 新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研究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服务业生产率研究的孕育与萌芽期(1949-1978)
第三节 服务业生产率研究的争论与探索期(1978-2000)
第四节 服务业生产率研究迅速爆发期(2001-2012)
第五节 服务业生产率研究的深度拓展期(2013年至今)
第六节 研究展望

第五章 新中国服务业就业研究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非物质生产劳动的就业算不算干正事(1949-1978)
第三节 服务业就业功能研究(1979-1984)
第四节 服务业就业问题登入“大雅之堂”(1985-2006)
第五节 服务业就业研究的全新视野(2007年至今)
第六节 研究展望

第六章 新中国服务业空间协调发展研究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城市改革中第三产业作用的确认(1982-1987)
第三节 空间规律初探和对服务业地位的再认识(1988-2005)
第四节 空间规律的认识深化与研究视角的多维化(2006年至今)
第五节 研究展望

第七章 新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研究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研究的零星火花(1949-1978)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研究是吉光片羽(1978-1985)
第四节 生产性服务业研究逐渐被重视(1985-2000)
第五节 生产性服务业研究日渐深入(2000年至今)
第六节 研究展望

第八章 新中国消费性服务业研究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消费性服务业研究的萌芽期(1950-1978)
第三节 消费性服务业研究的起步时期(1979-1991)
第四节 消费性服务业研究热度高涨(1992-2006)
第五节 消费性服务业研究纵深推进(2007年至今)
第六节 研究展望

第九章 新中国社会服务业研究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社会服务业研究的孕育萌芽(1949-1992)
第三节 社会服务业研究的拓展深入(1993-2011)
第四节 社会服务业研究的创新突破(2012年至今)
第五节 研究展望

第十章 新中国服务业改革研究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服务业改革的初步探索(1949-1978)
第三节 服务业改革的再认识(1978-1984)
第四节 服务业改革思想大解放(1984-1992)
第五节 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的新探索(1992-2001)
第六节 服务业改革新突破(2001-2012)
第七节 服务业改革再出发(2012年至今)
第八节 研究展望

第十一章 新中国服务业开放研究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服务业开放研究的起步阶段(1978-1989)
第三节 服务开放研究的迅速发展期(1990-2000)
第四节 服务业开放理论研究全新突破(2001年至今)
第五节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