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2020)
0.00     定价 ¥ 8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09218990
  • 作      者:
    刘宇南
  • 出 版 社 :
    中国市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 国家信息中心 组织编写

■ 经济预测部专家团队 倾力奉献

■ 连续出版35年

■ 判断宏观经济形势、进行政策研究的案头书


展开
作者简介

刘宇南  国家信息中心主任。曾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国民经济综合司任职,长期从事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研究制定和宏观形势分析工作。为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起草小组成员;牵头起草《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等国家专项规划;多次参与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和领导人讲话起草工作。参与或牵头组织了二十余项重点课题研究,获国家发展改革委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1次,其他奖多次。已出版著作2部,在报纸和刊物发表文章数十篇。

 

张学颖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高级经济师。长期从事宏观经济、产业经济研究工作。牵头或参与组织若干项国家自然基金、社科基金、国家发展改革委重点研究课题,参与主持编撰《中国经济展望》《中国产业发展展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研究》等,在报刊发表宏观经济和产业经济研究文章数十篇。

 

张宇贤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二级研究员。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系统长期从事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研究,主持或参与重大研究课题50多项。曾获国家发展改革委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曾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中国宏观经济研究》等国家重要报刊发表论文60余篇。

 

王远鸿  经济学博士,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宏观经济、财政金融、数量经济模型和经济景气模型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或参加国家科技攻关、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政府部门、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社会和国际合作课题多项,获国家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1次、国家发展改革委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著有《中国经济内外均衡问题研究》《通货膨胀研究——分析与模型》等专著,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中国工业经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100余篇。

 

牛犁  副研究员,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主要从事国内外宏观经济、能源战略、国际油价等研究工作。曾主持或参加中财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家能源局、国家开发银行等单位有关“十四五”发展规划、“高质量发展”、“潜在增长能力”、“国家能源战略”以及国别规划咨询等研究课题100多项。在《中国金融》《经济日报》等刊物发表文章100多篇。曾获“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称号,国家信息中心“突出贡献奖”,国家发展改革委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信息中心优秀研究成果奖多项。被聘为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专家、绿色低碳发展智库伙伴专家委员等。


展开
内容介绍

■  六大板块:总报告、综合篇、产业篇、中国经济区域篇、世界经济篇、能源篇

■  64份报告:分析与预测2020年度国内外经济


展开
精彩书摘

03  2019年消费形势回顾及2020年展望

邹蕴涵

 

摘要:2019年,我国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趋缓的发展态势,国内消费充分发挥了经济稳定器作用,并呈现出基本生活消费走势分化、服务消费蓬勃发展、线下零售再次减速、出行类消费低位运行等特征。就业承压影响预期和收入、高负债对消费的挤出效应仍然存在、消费供给短板尚不能满足新需求、服务消费发展不规范影响潜力释放等问题不利于全社会总消费平稳增长。展望2020年,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在就业、收入形势总体稳定,互联网发展影响深化,促消费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消费短板加速补齐等有利因素支撑下,消费需求具备了保持平稳增长的条件,初步预计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8%左右。

关键词:居民消费支出 出行类消费 供给创新

 

一、2019年消费市场运行的主要特征

2019年,我国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趋缓的发展态势。国内消费充分发挥了经济稳定器作用,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5%,拉动经济增长3.8个百分点,仍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一)居民消费支出平稳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明显回落

1居民消费支出平稳增长

2019今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波动性增强,但整体增长态势依然较好。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8.3%,较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了2014年以来高点(见表1)。其中,三季度当季消费增速较快,扭转了之前累计增速下滑的态势。从城乡情况看,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4.7%,较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速为6.7%,高于城镇居民同期增速2个百分点,但较上年同期回落3.1个百分点,出现明显放缓态势。可以看到,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情况低位企稳,甚至较上年同期略有改善,但农村居民消费增速放缓较为明显,出现分化。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明显回落

在居民消费支出稳定增长的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态势明显放缓,增速较上年同期出现明显回落。前三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6.4%,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末出现短暂反弹,6月当月实际增速达7.9%,达到年内高点(见图1)。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随着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商品零售类消费放缓趋势更加明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缺乏服务消费统计带来消费低估问题。

(二)吃穿用类消费走势分化,服务消费蓬勃发展

1基本生活消费走势分化

前三季度,基本生活消费走势分化。一是吃类消费增势较好,规模以上粮油食品类和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0.6%、9.8%,较上年同期分别提高0.3个和0.6个百分点;烟酒类消费增速放缓,增长6.9%,增幅分别回落1.7个百分点。二是穿着消费增势明显转差,规模以上服装鞋帽和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仅增长3.3%,较上年同期回落5.6个百分点。从入户调查数据看,全国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仅增长3.8%,其中城镇居民此类支出已经降至1.8%。在市场消费人群更新迭代、综合成本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下,服装市场进入调整期。三是用类消费较快增长,规模以上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3.6%,较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2服务消费蓬勃发展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占比为50.6%,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7个百分点,各类服务消费支出增长较快。一是旅游市场需求旺盛。中秋假期和“十一”假期国内旅游收入分别增长8.7%、8.5%。二是文化消费持续提升。我国电影院数量和院线银幕总数持续扩大,2019年上半年在营影院超过10000家,全国院线银幕总数跃居世界第一;“十一”黄金周全国票房总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倍。三是餐饮市场增势较好。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增长7.3%,增幅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在商品消费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服务消费成为拉动我国消费市场的新动力。

(三)新兴消费增势略有放缓,线下零售再次减速

1网购消费略有放缓

2019年以来,网上消费,特别是实物网上消费增速出现一定放缓。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16.8%,较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20.5%,较上年同期回落7.2个百分点。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28.9%、18.6%和20.3%,较上年同期分别回落14.9个、4.7个、7.4个百分点。

2信息消费出现波动

2019年一、二季度,以通信器材为代表的信息消费增势良好,但二季度末开始,增速开始逐步下滑。前三季度,限额以上通信器材消费增长6.4%,增幅同比下降了4.3个百分点,其中,7月当月增速降至1.0%,较上年同期回落8.6个百分点,较6月当月增速环比回落4.9个百分点。

3线下零售再次减速

前三季度,全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仅增长4.1%,较去年同期下滑2.8个百分点,实体零售在经历了网上消费的冲击、一定调整增长出现回暖后,再次进入增长波动阶段。这其中,限额以上超市和便利店增长状况相对更好,专业店等业态增长态势还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

(四)出行类消费低位运行,住房相关消费持续偏冷

1出行类消费低位运行

一是汽车消费陷入低谷。2019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销持续低位运行,对总消费的下拉作用显著。根据中汽协统计,前三季度,销售整体下降趋势没有得到有效缓解,汽车销售下降10.3%,上年同期增速为1.5%。其中,乘用车销量下跌11.7%,较上年同期回落12.3个百分点;商用车销量下跌3.4%,较上年同期回落9.7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也不乐观,前三季度销量仅增长20.8%,特别是混合动力型新能源车销售低迷。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前9个月限额以上汽车消费下跌0.7%,较上年同期回落0.9个百分点,下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07个百分点。其中,仅5月和6月当月实现正增长,这主要得益于经销商降价促销。二是石油类消费持续低迷。前三季度,限额以上石油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7%,增速同比回落12.7个百分点。据测算,出行类商品拉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超过0.8个百分点。

2住房相关消费持续偏冷

2019年以来,由于房地产市场较为稳定,商品房销售情况没有明显趋热,对与购房相关的居民支出的带动作用明显趋弱,装修装潢、家具家电等销售情况持续偏冷。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单位的家具零售额以及建筑装潢材料类零售额仅分别增长5.9%和3.6%,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回落4.2个和4.2个百分点。

二、2019年消费市场运行的主要问题

当前,就业承压影响预期和收入、高负债对消费的挤出效应仍然存在、消费供给短板尚不能满足新需求、服务消费低质同质化影响意愿释放等问题不利于全社会总消费平稳增长,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就业承压影响预期和收入

2019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较为严峻,中美贸易摩擦谈判几经反复,对外向型制造业企业造成的冲击持续深化,部分企业已经陷入了生存困境,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就业指数表现不佳,制造业领域就业压力有所抬升。部分产品可替代性较强、劳动密集型外向型制造业裁员明显增多,企业产能外迁和机器替人的降成本选择令用工需求进一步减少。就业压力上升通过收入、预期等渠道对消费产生影响。

(二)高负债对消费的挤出效应仍然存在

当前,房地产市场严格调控没有任何放松,坚持“房住不炒”不动摇,全国商品房销售明显下跌,居民购房已经趋于理性,但是前两年透支购房对居民消费能力的影响依然存在,并未完全消除。房地产市场持续低位震荡、部分地区房价回调导致房地产的财富效应逐步趋弱,已经小于房地产对居民消费的挤出作用,从而消费增长缺乏足够动力支撑。这种高负债透支主要影响了可选消费或者升级类发展型、享受型消费,但在部分透支较为严重地区,对居民必需品消费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消费供给短板尚不能满足新需求

当前,我国消费市场正面临三个层面的新老交替。一是消费商品种类的新老交替。传统拉动消费增长的汽车等大件商品的发展势头正在趋缓,娱乐教育等代表发展型、享受型的新消费正在快速崛起。二是消费主力人群的新老交替。“90后”、“00后”等新一代消费者快速成长,正在深刻影响消费市场特征变化。三是消费地域的新老交替。增长较快的地区正从一、二线城市逐步扩大至三、四线城市乃至农村乡镇,特别是农村消费的快速崛起带动了消费增长。这些都要求消费市场供给端给予及时、足够的回应。但受制于中高端供给能力尚在培育、商业模式与信息匹配等因素尚需调整的影响,消费市场新老交替形成了较大空档期,造成了消费动力的阶段性不足。

(四)服务消费低质同质化影响意愿释放

当前,服务需求较快扩张拓展了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新空间”,但过度追求发挥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和吸纳就业的作用,导致服务业产能扩张和投资增长过度超过需求扩张和需求集成能力,加剧了服务业发展低端化、泡沫化和无效供给的问题,给稳定和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带来新障碍。2019年以来,洗浴、美容等生活服务业发展趋缓,相关投资意向明显衰减,消费者投诉明显增加,甚至成为中消协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些都反映出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普通服务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节点,影响居民消费意愿释放。

 


展开
目录

总 报 告

01 2020年中国经济展望和宏观调控政策建议

国家信息中心/

 

综 合 篇

02 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分析及2020年展望

胡祖铨/

 

03 2019年消费形势回顾及2020年展望

邹蕴涵/

 

04 2019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闫敏/

 

05 2019年物价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张前荣/

 

06 2019年就业形势分析与2020年展望

陈彬/

 

07 2019年财政收支形势分析与2020年展望

王远鸿/

 

08 2019年金融运行分析与2020年展望

李若愚/

 

09 2019年股票市场运行分析及2020年展望

徐平生/

 

10 2019年国际收支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范洋/

 

11  2019年利用外资回顾和2020年展望

邬琼/0

 

122019年对外投资回顾和2020年展望

邬琼/

 

13 2019年我国新动能发展形势分析与2020年展望

高辉清/

 

14 2019年我国创新创业形势分析与2020年展望

宋瑞礼/

 

15 2019年优化营商环境成效评估及2020年展望

丁邡/

 

16 201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分析及2020年展望

沈立/

 

产 业 篇

17 2019年工业形势分析与2020年展望

魏琪嘉冯利华/

 

18 2019年服务业形势分析和2020年展望

刘玉红/

 

19 2019年房地产市场分析与2020年展望

邹士年/

 

20 2019年银行业运行分析及2020年展望

刘鹏/

 

21 2019年汽车形势分析及2020年走势展望

祁京梅/

 

22 2019年钢铁行业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董静媚/

 

23 2019年5G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及2020年展望

徐斯/

 

区 域 篇

24 2019—2020年区域经济发展分析与判断

胡少维/

 

25 2019年西部地区经济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朱敏/

 

26 2019年北京市经济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奚春/

 

27 2019年天津市经济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方学敏徐滢张冬冬赵滨元肖哲牛立晴张理娟/

 

28 2019年河北省经济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刘静/

 

29 2019年山西省经济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贾岷峰田华冯健美/

 

30 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田晓明徐盼田洁/

 

31 2019年辽宁省经济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边茜姜健力于晓琳/

 

32 2019年黑龙江省经济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郭新梅/

 

33 2019年江苏省经济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刘伟良韩磊/

 

34 2019年安徽省经济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李红梅王莉莉王晓兰/

 

35 2019年福建省经济形势分析与2020年展望

蔡荣富余晓红张雪玲陈体珠/

 

36 2019年江西省经济形势分析与2020年展望

燕佳静/

 

37 2019年河南省经济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刘洋王季旻刘雷罗莉/

 

38 2019年广东省经济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蔡志敏蒙卫华王斌李昭琴/

 

39 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杨豫萍董大为张卫华/

 

40 2019年重庆市经济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易小光丁瑶余贵玲李丹妮罗丛生张超张佳等/

 

41 2019年四川省经济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吴敏程娟黄馨曹洋/

 

42 2019年贵州省经济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沈丽祖晓军/

 

43 2019年云南省经济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孔莉徐艾华/

 

44 2019年陕西省经济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聂东利田方马小宁雷仪江果/

 

45 2019年甘肃省经济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张帆/

 

46 2019年青海省经济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李秀阳韩锐/

 

47 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运行情况及2020年展望

杨晓庆徐力/

 

48 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运行分析及2020年展望

马天平/

 

49 2019年哈尔滨市经济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王岩松/

 

50 2019年青岛市经济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孙习武/

 

51 2019年宁波市经济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戴娜章源升李红英汪念萱刘青/

 

世界经济篇

52 2019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2020年展望

程伟力/

 

53 2019年世界贸易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王灏晨/

 

54 2019年国际金融市场分析及2020年展望

张鹏/

 

55 2019年国际油价走势回顾及2020年展望

牛犁/

 

56 2019年美国经济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赵硕刚/

 

57 2019年欧洲经济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王灏晨/

 

58 2019年日本经济形势分析与2020年展望

张晓兰/

 

能 源 篇

59 2019年能源行业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尹伟华/

 

60 2019年煤炭行业运行分析及2020年展望

刘明/

 

61 2019年电力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

肖宏伟/

 

62 2019年石油行业运行分析及2020年展望

袁剑琴/

 

63 2019年天然气行业运行分析及2020年展望

温志超/

 

64新时代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及策略应对

尹伟华/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