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中国周边外交学刊(2017年第一辑 总第五辑)
0.00     定价 ¥ 89.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20145909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石源华,江苏无锡人 。现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韩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朝鲜史研究会副会长,韩国国会图书馆谘询顾问、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特聘研究委员,韩国国家报勋处特聘研究委员、韩国大陆战略研究所特聘会员等。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韩国独立运动史、朝鲜半岛与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等。著有:《中华民国外交史》、《近代中国周边边外交史论》、《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中国共产党与韩国独立运动关系纪事》、《韩国反日独立运动史论》、《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关系论集》、《金若山将军传》等,主编有:《韩国独立运动血史新论》、《冷战以来的朝鲜半岛问题》、《东北亚国际关系30年》、《韩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新探》、《韩国独立运动党派与社团研究》等,发表论文14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周边外交学刊(2017年第一辑 总第五辑)》主要分为周边外交综论、“一带一路”研究、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周边国情分析、热点问题研究、书评、会议综述等几大部分,主要文章包括《中国的亚太安全合作政策》的基本内容和时代意义、“后TPP时代”的亚太区域一体化、“一带一路”与发展新理念、“一带一路”建设与中美关系、“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对印尼的投资、中国周边外交安全理念演进、中日关系跌宕起伏的深层原因及其发展态势、南海仲裁案“最终裁决”公布后的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发展态势、构建新型周边关系与中国的西亚外交政策、“新安保法”后日本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新动向、安倍政府推进日俄关系的动因及其前景、中国周边反恐形势等等。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周边外交学刊(2017年第一辑 总第五辑)》:
  从2014年底中日两国达成四项原则共识后,中日关系总体企稳向好,呈现缓慢改善的趋势。然而,这一改善势头在进入2016年后却戛然而止,双边关系再度趋于紧张,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曲折和反复。而这一切都是日本当权者出于遏华、反华心态的倒行逆施和恣意妄为引起的。日本当权者恶化中日关系的主要举措如下。
  第一,高调介入南海岛礁之争。日本不是南海问题的当事国。中方一再敦促日本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慎言慎行,对方却一直置若罔闻。从2016年1月起,日本政府明显加大了介入南海岛礁之争的力度。一是配合美国所谓的“航行自由作战”,将海上自卫队的舰艇和P-3C反潜巡逻机频频派往南海地区,除与美、菲等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外,还破天荒地在战后首次闯入越南的金兰湾刷存在感。日本防卫大臣稻田朋美于9月15日在美国战略与国际关系中心(CSIS)发表演讲时还透露日本将在南海争议水域与美军进行联合巡航及举行双边和多边军演。二是向菲律宾和越南提供巡视船和人员培训,增强其与中国缠斗的能力。三是借菲律宾前政权单方面策动的“南海仲裁案”抹黑中国。特别是利用东道主的身份先后将南海议题塞人2016年4月、5月分别召开的西方七国外长会议和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议程,在联合声明中含沙射影地攻击中国“无视国际法”“用实力改变现状”,在国际社会掀起了一股遏华、反华的恶浪。日本当权者在南海问题上高调介入,给中日关系发展制造了新的障碍。
  第二,蓄意升高东海紧张局势。中日两国在2007年就启动了有关在东海建立海上联络机制的谈判。2012年基本达成共识,在发生“购岛”风波后被迫中止。2015年重新启动后,双方决定将这一机制扩展为海空联络机制。但是,日方无理要求这一机制排除领海一领空导致会谈陷入了僵局。2016年6月9日,两国的舰艇在钓鱼岛毗邻海域发生对峙。明明是日方进入这一海域在先,日本政府却“恶人先告状”地向中方提出抗议。约一星期后的6月17日,日本航空自卫队的F-15J战机拦截在东海上空巡航的中国战机时启动火控雷达,酿成了一起双方在空中相互追逐的恶性事件。8月6~8日,日本外务省就中国渔船和海警船进入钓鱼岛毗邻海域连续3天向中国提出所谓抗议。随后,又多次就中方在东海所谓的中间线西侧建造海上钻井平台和在钻井平台上设置导航雷达问题向中国提出抗议。日方的所作所为导致东海海域出现了新的紧张。
  第三,搅局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2016年,日本在唱衰中国经济的同时,对中国倡导和推进的“一带一路”构想进行搅局。比较典型的事例是,日本加紧向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推销新干线技术。明知这些国家与中国在高铁领域有合作意向,或已经启动共同建设高速铁路项目,却仍然插上一脚,以低息贷款或提供相关技术为诱饵,与中国展开竞争,打乱中国倡导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互联互通”的进程。日本当权者还将触角伸到非洲,与中国拼“影响”。2016年8月,日本首次将历来只在日本举行的非洲开发会议(TICAD)挪到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安倍晋三在会上许诺将在3年内由日本政府和民间企业联合向非洲进行总额约3万亿日元的投资,其中包括充分发挥日本技术优势的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联系到日本媒体一贯贬低中国在海外的基础设施建设“低水平”“质量低劣”,安倍此番表态明显是冲着中国来的。《朝日新闻》在其社论中点名安倍这次到肯尼亚来“目的就是要和中国对抗”。日本共同社明确指出,基建领域将是日本与中国在非洲竞争的“主战场”,①
  2016年,受中日关系明显恶化的影响,两国民众对对方国家的好感度继续徘徊在历史最低水平。日本内阁府在2016年12月发布的外交舆论调查表明,日本国民对中国没有亲近感的比例虽比3月调查时有所改善,仍高达80.5%。②9月,由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和日本言论NPO共同进行的民调表明,日本国民对中国没有亲近感的比例达91.6%,比上年上升2.8个百分点;中国民众对日本没有亲近感的比例为76.7010,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仍属于历史最低水准。
  ……
展开
目录
卷首语 祁怀高 包霞琴

“一带一路”研究
“一带一路”与发展新理念 张蕴岭
试析“一带一路”建设与中美关系 赵明昊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对印尼的投资分析 吴崇伯

周边外交综论
《中国的亚太安全合作政策》的基本内容和时代意义 石源华 肖阳
中国周边外交安全理念演进
  ——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亚洲安全观 宫笠俐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
中日关系跌宕起伏的深层原因及其发展态势 吴寄南
构建新型周边关系与中国的西亚外交政策 郭锐 樊丛维

周边国情分析
“新安保法”后日本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新动向
  ——决策特征与制约因素 张晓磊
安倍政府推进日俄关系的动因及其前景 黄刚

热点问题研究
特朗普新政下的朝核问题与中国周边外交 张云
美国安全化宗教问题及其对华政策的影响
  ——从宗教自由到宗教恐怖主义转变过程的考察(1992~2008) 刘骞

书评
一部推动中国周边外交研究的力作
  ——读石源华教授的《中国周边外交十四讲》 钟飞腾

会议综述
“2016年中国周边外交的评估与展望”研讨会综述 李红梅 刘青尧
新中国历代领导人周边外交思想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高明秀
首届“跨界民族与中国周边关系”研讨会综述 赵颖 卢芳芳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宗教与中国周边外交”研讨会综述 邹磊 黄平 涂怡超
“中日关系的转型与东亚合作的前景”国际研讨会综述 陆诗怡

附录
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简介
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简介

《中国周边外交学刊》征稿启事
《中国周边外交学刊》稿件体例及注释规范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