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时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具备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功能,需要时将储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是基于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保护、解决我国城市雨水问题的重要途径。雨水中DOM的结构特征在LID设施中通常会发生结构特征的演化,并与共存物质相互作用,从而影响LID设施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因此,本书总结归纳了DOM在一些典型LID设施中的行为及其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将其奉献给环境保护领域的同行们,也希望给其他的城市管理者、学者、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荧光光谱分析具备在分析前不需要进行分离和富集等预处理、测试更加灵敏、快速、不破坏样品等多种优点,成为表征天然水环境中DOM特征的重要手段。三维荧光光谱可以检测出包括类腐殖酸荧光、类富里酸荧光和类蛋白荧光等荧光组分。这些荧光峰强度与有机质浓度关系密切,同时还受pH和共存物质浓度等因素的干扰。近年来,随着三维荧光技术的发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检测分析河湖水、海洋水等天然水系统水中的有机物,同时,它还被用来检测河流中有机质和石油类污染,评估饮用水处理的过程,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垃圾渗滤液和排入自然水体中的工农业废水或者检测杀虫剂、融雪剂等有机质。在分析检测各类水环境中DOM最常用的荧光光谱有三维荧光光谱(EEMs)和同步荧光光谱,EEMs是一类表达荧光强弱的等高线图,这种图是在一个区间范围内的发射波长扫描一组重复的激发波长;同步荧光光谱是在固定波长间隔的条件下,同时扫描激发和发射光。PARAFAC是一种数学三维线性模型的方法,可以将EEMs图谱分解成化学成分上有意义的组分,更加深入研究DOM的组成成分。PARAFAC在缺失有关激发发射光谱的假设情况下,可以从EEMs数据集中提取不同荧光组分的最小残差,将不同的荧光峰分离出来。二维相关光谱(2D-COS)可以通过沿着第二维度和提供关于结构变化的相关顺序和相对方向而延伸光谱,用来分析解决荧光光谱重叠峰的问题。
本书中,我们着重介绍了四种不同的LID设施:绿色屋顶、生态护坡、土壤渗滤装置以及植草沟对DOM的结构特征演化影响和不同功能区的径流雨水中DOM的分布特征。并对DOM与重金属及PPCPs的络合特征进行详细分析。此外,本书提供了关于LID设施对DOM及其他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影响的预测,希望能给读者一些不一样的启发。
本书编写团队从事海绵城市径流雨水污染研究十年以上,总结多人研究成果最终完成此书。本书第一章介绍了海绵城市的内涵及发展现状,并概述了雨水径流与LID设施;第二章分别对城市道路LID设施植草沟、渗透铺装、生态树池及城市开放空间LID设施绿色屋顶、生物滞留池、雨水花园及生态护坡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对可以与DOM相互作用的共存物质进行阐明;第三章城市不同季节地表径流中溶解性有机质的特征变化部分主要由研究生王家元负责实验和分析,第四章绿色屋顶对溶解性有机质与重金属的结合影响为研究生刘钰钦所进行的实验分析内容,第五章植草沟对溶解性有机质与重金属的结合影响也是刘钰钦所完成的实验分析内容,第六章生态护坡对溶解性有机质与重金属的结合影响则是博士生崔骏所进行的实验研究分析成果,第七章不同功能区对溶解性有机质与重金属的结合影响为研究生王昊天的实验研究分析进展,最后的第八章植草沟对溶解性有机质与卡马西平的结合影响则主要为研究生安烨辰进行的试验分析结果。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