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90后叛逆姑娘,写给每一个在充满仿徨路上、活在各自的天地里奋力成长的人。
2.作者用极其细腻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笑中带泪的故事。
3.石月以自身真实故事为牵引,具象化了一个女性生活中关于情感和成长的美妙体验,以小比大,引人共鸣,将会带给读者一场鲜活的阅读体验。
4.有人很喜欢问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也许他们未曾做对过什么。一生太短,一瞬很长,我们要勇于面对孤独,砥砺前行!
本书是一本散文体情感随笔,以当代年轻女性视角记录一个女生踏入20岁后的生活。作者讲述了一个20岁的女生对情感、幸福、奋斗和自由的体验和追求。
此时的你,无须再追究昨日的风云和浮沉;重新开始的你,自会知晓生命中有一次拥有本真的机遇,足以填满人生苍白的遗憾。因为每一次期待,都是另一种重生。
人生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所以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我问你要去向何方,你指着大海的方向
关于姥姥的故事,我听过很多个版本。
姥姥总共结过三次婚,那个年代,她学地质,走南闯北,最大的爱好是从各地的大山里捡各种各样的石头回来。姥姥是北方人,第一次结婚嫁到了上海。据说,当初她和那个上海男
人离婚的时候还大着肚子,肚子里怀的就是我妈。后来她没有再生过孩子。
姥姥的第一次婚姻终结的原因,总结起来大概就是那句已经被现在的文艺青年用烂的句子—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姥姥离婚后从上海跑到了重庆。至于去重庆的原因,现在已经没有人能说得清了。总之,我妈是在重庆出生的,并且在出生后就被姥姥送给一个朋友“暂时保管”,一保管就是三年。据我妈回忆,她的童年一直分不清谁是亲妈,同时还不会说普通话,被重庆人带了三年,她只会说重庆话。
后来,姥姥因为要离开重庆去天津,才从朋友手里把我妈要回来自己养。母女生分,再加上姥姥一到天津就又结婚了,直到后来我出生,我妈都十分怨恨姥姥。
我妈说,她印象最深的是,七岁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后都要第一时间烧水做饭,然后摆盘上桌,等待姥姥吃饭。那时候她还没有灶台高—姥姥是绝不干活儿的,她一点儿家务都不会做。
这一点我可以证明,因为她到老都是这样。
在我妈的少女时代,姥姥又离婚了。没有人知道姥姥的第二次婚姻是如何走向终结的。每次离婚,姥姥都会换个城市生活,于是她带着我妈继续北上,跑到了北京。
前几天,我妈给我讲了一个以前从没讲过的故事。
那时候,她们母女二人搬到北京生活,姥姥每天除了地质考察,就是遍寻上海男人的联系方式和地址。后来两个人取得了联系,姥姥就把我妈的照片寄给上海男人看,甚至还专门找来录音设备,让我妈朗读一些诗歌,再把那些录音都寄给上海男人。我妈说,那些诗歌有些是大家作品,有些是姥姥自己写的掺在里面。
目 录:
第一辑 被时光修正的自己
我问你要去向何方,你指着大海的方向 / 002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 010
被时光修正的自己 / 046
真想为了她跟谁拼了 / 086
第二辑 总是在黑夜里闪光
皇后娘娘头风发作啦 / 128
爱情阴谋论 / 143
爱不存在,只是幻想 / 147
你什么味儿啊 / 158
他们跳到井里去,我们把井盖上盖儿 / 164
与世界发生关系 / 167
终于,我丧失了羞耻心 / 179
像一块儿被一只特定的狗标记过的墙皮 / 193
租房一百年 / 218
Hello,加油鸭! / 224
第三辑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不如烤红薯/ 232
我是法国人/ 244
玉兰花开了/ 255
后记 写给未来的自己/ 268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