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孤筏重洋(诗人海子自杀时随身携带的四本书之一。畅销70年,被译介为156个版本,全球销量超过35
0.00     定价 ¥ 5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41156793
  • 作      者:
    托尔·海尔达尔
  • 出 版 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世界上Z著名的挪威人”毕生代表作。

作者托尔·海尔达尔是二十世纪Z杰出的挪威民族学家、探险家、作家。被誉为“世界上Z著名的挪威人”

◆有史以来挪威作家写的Z畅销的书,长销70年。

《孤筏重洋》出版,之后的70年中被翻译成75种语言,卖出了至少3500万册。这本书是有史以来由挪威作家写的Z畅销的书之一。

◆诗人海子自杀时随身携带的四本书之一

1989年,诗人海子在走向生命终点的时候随身携带了四本书:《圣经》《瓦尔登湖》《康拉德小说选》和《孤筏重洋》。

◆同名纪录片荣膺奥斯卡,改编电影卖座第YI名。

海尔达尔乘坐木筏在海上航行时用摄像机记录了自己的冒险经历,并且制作成纪录片《康-提基》,获得了1951年奥斯卡Z佳纪录片奖,这也是挪威历史上仅有的一次获得奥斯卡奖的影片。2012年这段经历被拍摄成电影《孤筏重洋》,成为挪威Z卖座的影片,并提名奥斯卡Z佳外语片。

◆入选联合国《世界记忆名录》

2011年,包含照片、日记、私人信件、论文等内容的“托尔•海尔达尔档案”作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文献遗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毛姆、阿乙、詹宏志、史航诚挚推荐

毛姆盛赞一部难以置信的冒险故事!


展开
作者简介

[挪威]托尔·海尔达尔THOR HEYERDAHL


二十世纪Z杰出的挪威民族学家、探险家、作家。被誉为“世界上Z著名的挪威人”。1947年,他策划组织并亲自参与的木筏横渡太平洋探险获得成功,震惊全球。

1948,记录这段传奇经历的书籍《孤筏重洋》出版,之后的70年中被翻译成75种语言,卖出了至少3500万册。这本书是有史以来由挪威作家写的Z畅销的书之一。

海尔达尔乘坐木筏在海上航行时用摄像机记录了自己的冒险经历,并且制作成纪录片《康-提基》,获得了1951年奥斯卡Z佳纪录片奖,这也是挪威历史上W一一次获得奥斯卡奖的影片。2012年这段经历被拍摄成电影《孤筏重洋》,成为挪威Z卖座的影片,并提名奥斯卡Z佳外语片。

海尔达尔的科学探险跨越了半个世纪,脚步遍及世界各地,并因其杰出成就而获誉无数。2002年,海尔达尔逝于意大利。挪威政府在奥斯陆大教堂为他举行国葬。2011年,包含照片、日记、私人信件、论文等内容的“托尔•海尔达尔档案”作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文献遗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展开
内容介绍

一觉醒来,不会游泳的我,发现自己躺在一艘简易木筏上,身边是5位同伴和1只鹦鹉,所处的位置是太平洋海域,而今天,已经是我们海上漂流的101天了。101天中我们曾独力面对凶猛肆虐的暴风雨,和数不清的鲨鱼奋战,也遭遇过食物危机和内部争执……

这一切,都是为了证明一个我信仰已久的理论,没有人相信,我就亲自去证明它。我下定决心,如果我死,我也要为了这个信仰死去:死在船帆上,像一个绳结。


展开
精彩书评

一部难以置信的冒险故事!

——毛姆


二十世纪最扣人心弦的冒险行动。这可说是一篇用肉身海上探险所写成的奇特“学术论文”。

——作家詹宏志

令人惊叹的一本著作!每一页都使你情绪波动,神经紧张,精神振奋。

——《芝加哥论坛》

一本让人着迷的书,称得上是当代最引人入胜的航海故事。

——《纽约时报》

海上漂泊并不是每个人的必修课,然人生起落不定,你我每次前行,又何尝不是一次等同于海上漂流的探险?孤独、危险、迷茫,这些都是追逐成功路上所必须承担的。功成名就终有时,颠沛流离又何妨?

——《海岸生活杂志》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触发 







有时候,你会突然发觉自己置身于一种怪异的情境中。起先,一切显得那么自然,当你逐步融入那种氛围之后,才一夕之间猛然惊醒! 然后,你便会问自己: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打个比方好了,假如你、一只鹦鹉,和五个同伴,一起坐上木筏出海。就这么在茫茫大海中航行了不知多少天,然后有那么一天,你睡得大概比平时要好那么一点点,早上醒来,你突然开始思考:这场航行到底是怎么回事?

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早晨,我在被露水打湿的航海日志上写道:

五月十七日。挪威独立纪念日①。顺风。海面有大浪。今天我掌厨,竟然在甲板上捡到七条飞鱼,在船舱顶找到一尾乌贼,还在托尔斯坦的睡袋里发现一条叫不出名字的鱼……


写到这儿,我手中的铅笔不由为之一顿,如前文提到的那样,我心里悄悄浮上一个念头:今天这个五月十七日真是够诡异的啊!说实在的,我思来想去,也找不出有哪天比今天还奇特。那这一切又是怎么开始的呢?

我的左边,是一望无际的蓝色汪洋,汹涌的波涛发出咝咝的声响,擦过我身边,追赶着不停远去的地平线;右边,一个留着络腮胡的男人,躺在阴暗的船舱里读着歌德②的书,他的脚指头精确地从竹编舱顶的格洞里一根根伸出来。这个低矮得要命的小船舱,平时就充作我们几个的家。

“班特啊,”我把那只一直妄想停在航海日志上的绿鹦鹉推开,“你说,我们这是发了什么神经,怎么会干这档子疯狂的事?”

那本歌德的著作慢慢往下移,班特金红色的胡子露了出来。

“我知道才有鬼!这不是你想出来的主意吗,应该是你自己最清楚才对啊!不过,我觉得这个点子挺妙的。”

然后,他把脚指头往上移了三格,继续专心读他的歌德。船舱外的竹制甲板上,有三个人在大太阳底下工作,他们打着赤膊,褐色的皮肤和胡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背上挂着一条条汗水淌过又晒干的盐渍。好像,他们这辈子就是专门为了撑着木筏向西横渡太平洋而生的。艾瑞克拿着六分仪和一迭纸爬进船舱,说道:“西经九十八度四十六分,南纬八度二分——兄弟们!我们昨天跑了好长一段路呢!”

他拿起我的铅笔,在竹墙上挂着的航海图上画了一个小圆圈;从秘鲁沿海的卡亚俄港①一路连下来,十九个小圆圈已经形成一条弧形的链。赫门、诺特和托尔斯坦也都爬进来看这个新增的小圆圈,大家都兴奋得不得了,因为这表示我们跟南太平洋群岛的距离又拉近了四十海里。

“看见没有,孩子们?”赫门骄傲地说,“这意味着我们离秘鲁海岸已经有八百五十海里了。”

“所以我们还得再航行三千五百海里才能到达最近的岛屿。”诺特谨慎地补充道。

“说得再精确点儿,” 托尔斯坦接着说,“我们距海底有一万五千英尺,离月球则有几万英寻的距离。”

好啦,我们现在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已经了解得清清楚楚,我可以进一步思索我们展开此行的理由了。当然,那只鹦鹉根本不在乎这件事, 它只是卖力地想霸占我的航海日志。我环顾着茫茫大海,天海相连,海天一色,我们周围尽是一片蔚蓝。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触发 

第二章 探险队诞生

第三章 前往南美洲 

第四章 横越太平洋(I) 

第五章 中继点 

第六章 横越太平洋(II)

第八章 与波利尼西亚人同乐 

尾声 追寻“康提基号”的船迹

附录 托尔·海尔达尔小传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