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生出的杂念》:
听了老刘的话,我心头一热,嘴唇嗫嚅着,讷讷地说,那也不能让你下岗啊!
“我下岗怎么啦?没事的,你放心吧!”正聊着,他的手机突然响了。是老刘在乡镇工作的一位老同学打来电话,说他们乡里缺一位专门跑市场的招商专员,问老刘能否屈尊大驾。老刘接到电话后,似乎有一种说不出的惊喜,赶忙回说,好啊,感谢老同学,我先考虑考虑!
随后几天里,我发觉老刘一直很兴奋,浮在脸面上的那股郁闷也不见了,又恢复了往日的热情和大方。见他这样,我心里也踏实了许多。那段时间,他全身心地处理着手头尚未了结的公务。看来他是铁了心准备奔走他乡,大干一场了。
然而,不知是哪位好事的主儿,将这个消息传到了单位主管领导的耳里。老刘被传去见领导,领导见到老刘后,很是和颜悦色、轻言细语地对老刘说,你工作很勤奋,能力强,我们正在考虑继续留用你,你不要着急,每一个同志的情况我们领导都心中有数,也不会屈才的,你就安安心心地干吧。
听了领导的话,老刘着实感动了好一阵子,当时的情景真可以用“热泪盈眶”来形容。老刘回到办公室,同事们自然都很关心此事的结果,纷纷询问。老刘说,领导说我工作勤奋,能力强,尚继续留用,不在下岗之列。同事们听了,都认为这是领导见到人才流失,良心发现。我也在心里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经过领导这一番谈话,老刘便犹豫了起来,没有退路时想退路,有了退路领导又挡着,怎么办呢?最终,为了领导说的那句话,老刘还是选择了留下来继续工作。
时间一天天过去,正式公布下岗人员名单的海报终于贴出来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老刘却榜上有名。当老刘看到自己的名字时,他只是微微一笑,轻轻地点了点头,便默默地离开了。同事们见状都愤愤不平,而领导的理由也很充分:这是组织决定,没有条件可讲。
开始几天,办公室的同事包括我在内都劝老刘,你还是去找找乡里的那位老同学吧,你应该可以的,相信你去那里比在机关更有作为。
听了同事们的劝说,老刘说,是金子在哪儿都能发光,你们不用为我担心。把自己的工作干好就是莫大的安慰!单位需要我我就留下,不需要我我就离开,我是一名党员,一切服从组织安排,这是很正常的。是的,老刘说得没错,从这些年来他所做的各种兼职及在成功处理很多复杂问题上来看,他在哪儿都能发光的。
那么,到底去不去找老同学呢?老刘经过一夜的思考,最终决定还是不去。他告诉我,为什么非要去老同学那里,把自己吊死在一棵树上呢?只要自己肯努力,无论在哪里,总会做出个样子来的。经过这件事情后,老刘忽然明白过来,自己不应该再盯着机关里四平八稳的工作了。机关里本来就人浮于事,已经有太多的人在无所事事中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浪费了国家的财力,有的甚至干了一辈子也没有自己的成果。作为一个大男人,总得干点自己的事情。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