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民国演讲第四编:国性与人性
0.00     定价 ¥ 69.8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03498367
  • 作      者:
    马相伯,等
  • 出 版 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本书收录了十余位人物在民国时期发表的演讲,马相伯是其中一位。马相伯(1840—1939),中国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震旦大学首任校长,爱国人士,耶稣会神学博士。杰出教育家蔡元培、民国高官于右任、邵力子为其弟子。

展开
内容介绍
  《民国演讲第四编:国性与人性》是“民国演讲”系列丛书的第四编。民国是我国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一个百花齐放、人才辈出的时代,那些远去的大师因其学养和风骨,至今仍在历史中熠熠生辉,他们曾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声音,也不应被历史湮灭。“民国演讲”丛书全套十编,收录了近二百位知名人物在民国期间发表的六百余篇演讲稿,此书为其中第四编。
展开
精彩书摘
  《民国演讲第四编:国性与人性》:
  一、“以道问学”,何谓也?西人科学,各有其所以然,问即问此所以然也。科各有所征用,问即问此所征用也。或由问而致学,或由学而致问,谓之问学也可,学问也亦可。研究也者,即研究此问之所得也。分言之:研则研所未知,究则究所已知,二者固不可偏废,而法国文之足为导师者,正以胎息拉丁故。希腊重致知,科分原言、原行与原性,而拉丁文最注重原言,所以法国文以得立言原则,见称于世。每论一事、一物、一理,其观念,其意想,其互视对望比拟,审量表里中边,必体与用之兼赅,凡《名理探》所谓十伦府五公称者,如数家珍焉。界说之严,条分之密,千端万绪而不容紊焉。文身句身,莫不暗藏三段之论,回光之照焉。今夫一国之文字,一国之灵光也。古人夏则囊萤,冬则映雪,或凿东邻之壁,或借明月之辉,凡以乞灵光究文字耳。今法国之文光万丈,初不禁吾人之凿取,一凿再凿,且将愈凿而愈长。研之究之,其文术之足以导吾问学者,形而上,形而下,无不包罗,致知科与所领之法律、政治等程度数科,与所领之理化、将作等科,科科有界说,有条分,本末后先,无不丝丝入扣,而一以贯之,诸君皆过来人也,身亲其境,不俟鄙人赘言。
  但龙子有言曰:人皆日好牛、好马、好人,不可不慎也,不可不思也。盖所为好者虽不同,而可以名好者又唯一,则必心目中见一共好焉。好无不备,而牛马人各得其分,分者得乎物之中,共者超乎物之外,外无可外,悉以心之所见为衡,而写其心之所见者则文学也。然则法国文者,法国人写其心之所见也。一人一见,自古及今,其为见也大矣!多矣!吾读其文,如见其心,其心又集古今众心以为见,故读一家之文,如读众家之文矣。今夫日月雷电之光,目之所见则同,而心之所见,专科与不专科则不同,不同之故,则学问为之也。然则写其所见之文,有足以导吾问学也何疑?
  二、“以尊德性”,何谓也?人皆知问学之要,在尊德性。德性之尊,在情感之正。而人为有情之品,有德性之情,血性之情。以血性之情操纵德性之情,则情不正,必反之而后得其正焉。人有神我、形我。形我由五官外征于物,得其分好,以贡于神我;神我以灵光反照所贡,超然物外,而标一共好。复由共好以心构意造想形容之力,匠成种种之好,外以言辞应会万物而咸宜,此牛马人所以各称为好也。天下无不爱好者,故传曰“可欲之为善”,善犹好也。《老子》曰“不见可欲”则心不动,心不动则情不生。神我以德性之可欲操纵血性,而后两性之情,由见可欲而生者,各得其正。夫文学者即以形象形容之力,使人人见以为可欲,可欲之等差虽万不齐,各就文所注重者鼓之舞之,以致其曲,以尽其神。而文中之情如一大磁石焉,不发电,能引种种顽铁,既发电,能引种种顽物,何况以电引电,以情引情,而情焉有不动者乎?
  人第知音乐之洋洋,可以淑吾性、陶吾情,而不知绘事之功,远胜于音乐。音乐过耳不留,而绘事则否。人有真山水而不愿一往,见山水画而购以多金者,设令无以动其情,与购画饼充饥者何异?昔米哈之刻摩西坐像也,眉宇英气,栩栩欲生,乃不禁锤其像膝曰:“曷不张口而言乎?”其锤痕今犹在,大有庄生梦蝶,蝶即庄生之概。此美术之美,不独以轻重疾徐者写其声,日在山在水而已;不独以阴阳向背者写其影,日范山范水而已;必于牝牡骊黄之外,宫商角徵之余,有以妙夺天工者在。诸君试思乐仅借耳,已如彼,画仅借目,又如此,而况文字固双借也乎!故法国称文艺日佩莱勒脱,亦黄绢幼妇,绝妙好词意也。然其为美也、术也,非以双借,正以双不借。双不借,故能人环中,超象外,不根于耳而有声,不根于目而有色。非如声与色之为美,美囿于物,似显非显,第能媚形我,不能媚神我,第能媚血性,不能媚德性。德性之胜血性,神我之胜形我,不啻九万里之风斯在下也。
  ……
展开
目录
马相伯
生平简介
北京法国文术研究会开幕词
九一寿辰演说词
国货展览会演说词
救国谈话
学术传教

严复
生平简介
读经当积极提倡

辜鸿铭
生平简介
中国人的精神
东西文明异同论

康有为
生平简介
在宁垣学界的演说

谭人凤
生平简介
在湖南同乡会上的演说
在山东民军欢迎会上的演说词
在北京各界追悼黄兴蔡锷大会上的演说

吴稚晖
生平简介
研究学问之方法
摩托救国论(一)
摩托救国论(二)

赵戴文
生平简介
孟子的学说

张一麐
生平简介
《孟子》大意

蔡元培
生平简介
我之欧战观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讲词
以美育代宗教说
在南开学校全校欢迎会上的演讲
大战与哲学
欧战后之教育问题
东西文化结合
北大十月二十五日大会演讲
中国新教育之趋势
整顿北京大学的经过

章太炎
生平简介
在长春各界欢迎会上的演说
在沪上名流欢送国会议员会上的演说
在槟榔屿益智书报社茶会上的演说
在吉隆坡青年益赛会的演说
在重庆各界欢迎暨祝寿会上的演讲
今日青年之弱点
说我
历史之重要
在孔子诞辰纪念会上的演说

钮永建
生平简介
对于民众教育之观念

梁启超
生平简介
在北京大学欢迎会上的演讲
1917年在南开大学的演讲
在中国公学之演说
“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
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
美术与科学
护国之役回顾谈
治国学的两条大路
知命与努力

陈去病
生平简介
论诗人当具历史地理两种之本领

黄兴
生平简介
在南京黄花岗之役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讲
在中国同盟会上海支部夏季常会上的演讲(二件)
在北京国民捐会欢迎会上的演讲
在湖南军警界欢迎会上的演说
在湖南政界欢迎会上的演讲
在湖南农工商界欢迎会上的演说
在湖南商务总会欢迎会上的演说
在美洲中国国民党支部召开“二次革命”纪念大会上的演讲
在旧金山民国公会宴会上的演讲
在欢送驻沪国会议员北上大会上的演讲

金松岑
生平简介
清代学术之变迁及其结果

陈友仁
生平简介
日本对华侵略与美国关系

范源廉
生平简介
招集全国商会联合会代表到部茶话时的演讲
在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上的演讲
在全国教育行政会议上的开会训词
在北京大学二十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讲
在交大沪校的演讲
在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上的演讲

郑洪年
生平简介
研究学术不可轻下断语

张伯苓
生平简介
南开学校的教育宗旨和方法
欲强中国,端赖新少年
旧中国新希望,旧南开新责任
访美感想
南开大学成立之动机
教育为改造中国之根本办法
中国之现状
中国的富强之路
南开的目的与南开的精神
三个问题

居正
生平简介
克敌救国重在实行
中华民族复兴之前途

徐特直
生平简介
对牛顿应有的认识

王国维
生平简介
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
宋代之金石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