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王蒙文集之:演讲录(上中下)
0.00     定价 ¥ 12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020149629
  • 作      者:
    王蒙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王蒙, 195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1979年调回北京作协,成为专业作家。

王蒙是与党、国家、民族共命运的作家,在同时代作家中,他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格外强烈,是当代不多见的全方位的大家。他的作品(不仅限于文学作品)直接地、客观地、艺术地反映中国当代的重大事件和各族人民的心路历程。他与新疆人民共同生活十六年,深受欢迎和信任,写下了大量反映新疆人民生活的作品。多年来他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睦做了大量实际有效、不可替代的工作,这在当下尤具特殊意义。王蒙还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做了许多有特色、有个性、深入浅出的研究阐释,是当代不多见的全方位的大家,对中国当代文学、文化、思想有重大的贡献。王蒙对党、国家和人民怀有一种切入骨髓、舍我其谁的情感和责任,这一切在他的各种作品中表露无遗。因此,他和他的作品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史乃至政治史、文化史、思想史有极其特殊的意义,不可多得,很难替代。

王蒙是新中国七十年以来*一获得共和国荣誉称号的作家。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为演讲集,共3卷。收入作者关于文学、文化等问题的演讲,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思路开阔,生动幽默。

 

《王蒙文集(新版)》共35种,收入王蒙1948年至2018年的主要作品。

包括长篇小说10部、系列小说1卷、短篇小说2卷,中篇小说3卷、微型小说1卷、散文随笔3卷、诗歌1卷、专栏文章1卷、论文学与创作3卷、演讲录3卷、谈话录2卷、《红楼梦》研读系列4部、孔孟老庄研读系列7部、自传及回忆录等4部。

 

展开
精彩书摘
  《王蒙文集之:演讲录(上中下)》:
  我们的责任
  我们是新中国的第一代青年。我们中的许多人从少年时代就参加了人民革命斗争。我们在黑暗中用斗争迎接光明,从黑暗走向光明,所以觉得光明更加光明。“太阳一出来,赶走那寒冷和黑暗”,这是我们当年最爱唱的歌,也是我们的心声。于是,我们拿起了笔,对我们,文学与革命是不可分割的,文学召唤我们为了真善美去向虚伪、邪恶和丑陋抗争,文学召唤我们走向革命。革命点燃了我们的青春,充实了和照亮了我们的人生,启示我们拿起笔。我们歌唱红旗和广场、志愿军和少先队员、治淮的民工和建设青藏公路的战士,我们也怀着深深的崇敬去礼赞南湖的船和延安窑洞里的灯。
  同时,随着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基于我们对党的赤诚的爱,当然也包含着年轻人的理想主义和不尽切合实际的要求,我们也正视了生活中的一些消极因素,我们也曾尝试着把自己的幼稚的观察和思索的果实交给党、交给人民。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也可能幼稚,冒失,甚至某些荒唐,但我们没有二心,没有市绘气,不懂得阿识奉承和投其所好,在党组织和领导同志面前,我们从不设防。
  我们那时是太年轻了,我们在还没有足够的经验和准备的情况下,在没有摆脱孩子气的情况下就拥到了反映现实、干预生活的前沿阵地去了。我们该责备的是,当时我们还不懂得一支笔的分量,不知道为了替人民说话,为了说真话,要经受怎样的考验,要付出怎样的代价,要具备怎样的钢铁一般的意志和水晶一般的品质。
  二十余年过去了,我们新中国的第一代青年作家仍然感到幸福,我们有幸两次体味到解放的欢欣,一次在一九四九年,一次在这三年。我们怎么能不怀着激动的心情来怀念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和朱德同志呢?我们怎么能不怀着激动的心情来感谢华国锋同志、叶剑英同志和邓小平同志呢?我们是被党的乳汁哺育成长的一代人,搞极左的人极力割断我们与党的血肉联系,说我们是反党的,是党的敌人,把我们驱逐出党……但是,我们与党的血肉联系是割不断的!我们属于党!党的形象永远照耀着我们!即使在最痛苦的日子里,我们的心也向着党。而当一旦重新允许我们拿起笔来,我们发出的第一声欢呼和呐喊,仍然充满了对党的热爱、信念和忠诚,我们所仇恨、所诅咒、所批判的正是党的敌人,正是危害党的病毒和细菌。我们对这样的敌人,这样的病毒和细菌也要跪下来“歌德”吗?那是痴心妄想!歌了敌人和病菌的德就是背叛了党!
  回顾过去,我们并无伤感或者私人的怨恨。我们把党的挫折看作自己的挫折,我们认为医治我们的母亲一—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党身上的创伤远远比抚弄着我们自身上的伤疤要紧得多。我们只是希望对历史和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还以本来的面目,一切经验将被记取,我们的父兄和我们这一代人付出的学费将不会白搭,我们有理由要求下一代青年作家、下一代读者和下一代中国人有比我们更好的命运。我们还要坚定地宣布,决不允许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重演。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二十年的风风雨雨教会了我们许多东西。
  我们当中的许多人这二十年来长期生活在农村,长期参加体力劳动,和贫下中农、和普通劳动者打成一片。我们一定要经得起新的条件下的新的考验,永远和人民在一起,做人民的代言人。
  ……
展开
目录
小说·文学(1979-2000)
我们的责任
文学的力量在于打动人心
热爱与了解
生活·思考·创作
在探索的道路上
漫话小说创作
漫谈短篇小说的创作
新时期的文学
漫谈小说创作
关于塑造典型人物
关于短篇小说的创作
小说创作要更上一层楼
变化中的生活和文学
当前文艺见解十题述评
关于小说的一些特性
从生活到小说
文学的新课题
最诚恳的呼号
文学的诱惑
中国文学的命运与作家的使命
我的几点感想
小说家言
人类共同目标的纽带
小说的可能性
新时期文学面面观
文学生活的新格局
清风·净土·喜悦
在《汴京梦断》研讨会上的讲话
小说面面观
三点建议
当代中国文学的新话题
小说的世界
我们是世界的希望和果实
小说的本原与还原
文学的歧义
关于九十年代小说
中国文学怎么了
作为艺术的文学
文学是必要的吗
小说创作与我们
写小说永远要有一种挑战

小说·文学(2001-2016)
挑战与和解
文学的悖论
关于小说鉴赏
在诗琳通公主获奖会上的讲话
对于价值的尊重
文学人生互证论
想起了詹姆斯·乔伊斯
文学的方式
历史、国情与文学
文学与社会的互动
文学与我们
我们的精神家园
可能性与小说的追求
汉语写作与当代文学
汉语的功能和陷阱
文学与人
文学的期待
文学的挑战与和解
我看儿童文学
想象与文学
文学与生活
文学的说法
小说漫谈
小说的可能性
文艺与异端
文学十讲
文学的启迪
在纪念萧平创作五十周年报告会上的讲话
漫话小说
文学的方式
当代中国文学的相关话题
泛漫与经典:当前文艺生活一瞥
从莫言获奖说起
青年与文学
永远的文学
在中国李商隐研究会第九届年会
暨唐代文学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的发言

文化·修养
关于北京话
关于转型期文化
文化性格漫谈
文化选择与中国的未来
世纪之交的华文写作
当代中国的文化价值歧义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文化走向选择
小说与电影中的中国人
从修齐治平到大公无私
不同文化间的对话
印度演讲中文稿
一要继承二要发展
在国家艺术院团中青年干部研修班的讲话
赴法国等四国演讲稿
这辈子哪本书是属于自己的
人文精神与社会进步
关于科学与人文
智慧也是一种美
快乐学习
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与中华文化
我的读书生活
报纸有点文艺副刊是非常可爱的
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文化
岳阳楼说忧乐
昆曲的青春
改善高校的人文环境
快乐学习
我对文化外交的几点理解
思想的享受
在《中国书画家》创刊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接受澳门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仪式上的答词
漫谈智慧
在首届两岸汉字艺术节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热瓦普恋歌》国家大剧院首演致词
对话与理解
充满信心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政治情怀与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中的三个问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珍惜并发展新疆的多民族文化
当前文化生活的繁荣与歧义
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建设
新疆的现代化焦虑与民族传统文化
放逐与奇缘
我们要的是珍惜与弘扬文化传统的现代化
中俄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