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文:聊城大学精品文学创作集/改革开放40周年高校纪念文库》:
戏剧
蔡元培
——纪念蔡元培先生150周年诞辰及五四运动100周年
秦治洲
时间:清末、民国、现代时期。
主要人物:
蔡元培——男,号孑民,民国与现代时期蔡元培。
青年蔡元培——男,字鹤卿,清末时期的蔡元培。
蔡铭恩——男,字茗珊,蔡元培的六叔父。
蔡铭恩夫人——女,蔡铭恩的夫人。
陈独秀——男,字仲甫,《新青年》主编,北大文科学长。
宋庆龄——女,中国民主保障同盟会主席。
辜鸿铭——男,字汤生,北京大学教授。
刘师培——男,北京大学教授。
黄侃——男,字季刚,北京大学教授。
吴炳湘——男,京师警察厅总监。
克德莱——男,北京大学英籍教员。
徐宝璜——男,北大教授,校长室秘书,新闻研究会主任。
陈宝泉——男,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
罗家伦——男,五四运动学生领袖,北大学生。
傅斯年——男,字孟真,五四运动学生领袖,北大学生。
匡互生——男,五四运动领袖,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生。
段锡朋——男,五四运动学生领袖,北大学生。
许德珩——男,五四运动学生领袖,北大学生。
钱中慧——女,五四运动学生领袖,燕京大学学生。
邓中夏、瘳书仓——男,北大学生。
程体乾、许有益——男,北大学生。
另有学生若干,高校校长四位,军警四位,报童两位,听差两位等。
【幕启】【音乐起】
(旁白)20世纪上半叶,中国知识界有位德高望重、领袖群伦的人物,他的外表看上去沉静如水,却着实引领了一种风气,影响及于教育、学术、思想、政治等多个领域。毛泽东主席评价他道:“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就是蔡元培。他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国际知名人士!他是永远的校长,永远的先生,永远的传奇!随着时间的流逝,先生的形象、声音没有磨灭,却愈发珍贵、鲜明!
(字幕)蔡元培——开出一种风气,酿成一大潮流,影响到全国,收果于后代。
第一场书山学海
(字幕)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蔡元培时年20岁。
人物:青年蔡元培、蔡铭恩、蔡铭恩夫人。
书房。墙上钟表指向晚上十二点。桌子上摆放《说文通训定声》《文史通义》《史记》《汉书》《仪礼》《周礼》《春秋公羊传》《大戴礼记》《章氏遗书》《日知录》《湖海诗传》《国朝骈体正宗》《绝妙好词笺》《癸巳类稿》《癸巳存稿》等十几部书。灯下臂佩黑巾的青年蔡元培正伏案读书。
蔡铭恩连续咳嗽,披着衣服上场。蔡元培持书起身迎接。
蔡铭恩夜已深,元培还未曾休息呀!
青年蔡元培(施礼)元培给叔父请安。——六叔,您又咳嗽了。
蔡铭恩不妨事,反正一时睡不着了,索性起来与你谈谈,听听你近来的读书心得。
青年蔡元培回六叔,我正在读《说文通训定声》《文史通义》二书。此二书甚好,对于训诂、治史皆有独到见解,使人耳目一新。朱氏《说文》纠正和弥补了汉、唐两代有关著作的不足,且检阅方便。章实斋先生“志属信史”之论甚好,对于搭空架子、抄旧话头的不清真的文弊,指摘很详。另俞正燮先生所著《癸巳类稿》《癸巳存稿》二书,其中语言典故、天文地理所涉考证详尽渊博,读来很有乐趣。书中蕴含的“男女平等”思想令人印象深刻。
蔡铭恩元培,你能读得如此透彻,又能讲得明白,甚好!你如此勤奋而又天分悟性极高,日后必成大器。
青年蔡元培侄儿自小在六叔家借书而读,多赖六叔面授提点。每日徜徉在这书山学海之中,实在人生大幸。
蔡铭恩是啊,书山学海永不厌,人生自有艳阳天。一个人要想求学问,绝不能浅尝辄止、流于浮泛,就是要不畏艰难,兀兀穷年!
青年蔡元培六叔教诲极是。天下之中,道理最大,当一生求之不怠也。
蔡铭恩元培,时光不居,转眼你到我这儿一年多了吧?
青年蔡元培一年又三十三日。侄儿感念叔父再造之恩,此生此世,没齿难忘。(行礼)
蔡铭恩(咳嗽。青年蔡元培忙上前为其叔捶背。)元培,我没事儿。一家人,不必客气。你坐。(蔡元培坐)唉,也是我们蔡家不幸。
你父亲一生乐善好施,兄弟四邻有求必应,对生活艰难的欠钱者又不忍索还,以至家资散尽,入不敷出。可怜兄长竞英年早逝,家中痛失顶梁之柱。(蔡元培开始抽泣。)多亏你母亲刚强周全,含辛茹苦,抚育你们兄弟成人。三人之中,她对你期望最大,一直盼望你博取功名以改命运。谁曾想,她夙愿未竟,还未看到你金榜题名便因操劳过度而西去。(长叹)
青年蔡元培人生无常,十一岁那年,先父见背,幼年失怙。家道中落,艰难痛楚。兼恨两位姐姐,因无钱治病而夭,有一幼妹,亦早殇。何其痛哉!严母慈爱,忧劳过度,苦撑八年,驾鹤而去——
蔡铭恩走近。
青年蔡元培我等兄弟惶然无恃,幸赖六叔、姨母众亲鼎力相助,方能生存进学。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