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照影留痕忆旧游
0.00     定价 ¥ 45.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45817720
  • 作      者:
    郑逸梅,沈建中
  • 出 版 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郑逸梅(1895-1992)出生于江苏苏州,17岁进江苏省立第二中学。开始为报刊写文史小品。32岁到上海,入上海影戏公司,参加南社。1913年,编辑《华光半月刊》、《金刚钻报》。1934年,任中孚书局编辑。1938年,在上海国华中学任副校长。国华中学停办后,在大夏大学附中、大同大学附中任教。1942年至1943年,在徐汇中学、志心学院、江南联合中学任教。1944年至1946年,在模范中学、诚明文学院任教。笔耕不辍,以“报刊补白大王”闻名。建国后,在晋元中学任教,任副校长。为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作很多,有近50种。


沈建中,金融界从业人员,长年利用业余时间致力于对近现代文化、学术和文献文物的研究,著有《施蛰存先生编年事录》、《遗留韵事:施蛰存游踪》,编选《从北山楼到潜学斋》等多种。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为“纸帐铜瓶室文丛”之“人物卷”。“纸帐铜瓶室”和“秋芷室”均为“补白大王”郑逸梅先生之斋名。郑逸梅先生自1913年起就在报刊发表文字,至耄耋之年仍然挥笔不辍,成就一段文坛佳话。其笔下著述,多以清末民国文苑轶闻为内容,广摭博采,蔚为大观,成为了解近现代文艺界情形的宝贵资料。郑先生早年作品多用文言,简练含蓄,饶有风致;晚年炉火纯青之作,则用白话间以文言,笔墨卷舒之中,人情练达之处,皆能融合知识性与趣味性。这些作品以别具一格的小品文体和雅俗共赏的风格,赢得了各界读者的好评。

展开
精彩书摘
  《照影留痕忆旧游》:
  梁启超的几件小事
  新会梁启超是历史人物,他的荦荦大端,早见各家纪载,毋庸赘言。古人说:“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我不贤自居,就谈谈他的几件小事吧!
  启超是南海康有为的弟子,他从康游,年为十九。喜读《瀛寰志略》,早有遨游五洲之想。当黎黄陂任总统时,拨款三万元,俾作瑞士之游。这时朱家骅适寓瑞士,设宴款接,知道启超不喜西餐,嗜本国风味,奈该处尚没有中国菜馆,便由其夫人亲煮鱼脍肉脔、黄齑白菜,虽寥寥数色,启超却朵颐大快。日长无聊,找些留学生作拉杂谈,有时打打扑克,藉以消遣。
  他书法秀逸,尤以行楷为胜,唐浏阳赠给他一方菊花砚,江建霞太史为之刻铭,他书兴飙举。写了很多楹帖,赠送朋好,以结墨缘。后来此砚失掉,他大为懊丧。
  他晚年在陈师曾的追悼会上,看到陈列的遗作中,有集姜白石的一副篆书联:“歌扇轻约飞花,高柳垂阴,春渐远汀洲自绿;画桡涵明镜,芳莲坠粉,波心荡冷月无声”,深叹其工丽。他受这影响,也就集词成联,不自珍秘,任人挑取。他的弟弟仲策挑的一副是:“曲岸持觞,记当时送君南浦;朱门映柳,想如今绿到西湖”。胡适之挑的一副是:“胡蝶儿,晚春时,又是一般闲暇;梧桐院,三更雨,不知多少秋声”。他最惬意的是赠徐志摩的:“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棹过环碧;此意平生飞动,海棠影下,吹笛到天明”。他自己也认为“这联能表出志摩的性格,还带着记他的故事,他曾陪印度泰戈尔游西湖,又尝在海棠花下做诗,做个通宵”。这个消息,传到外边去,要的人太多了,不克应付,他索性定了润例,公开卖字。我的谱弟赵眠云的心汉阁中也悬着梁启超的集宋词联,就是这个时候购来的。
  梁启超做诗,从过四川赵尧生(香宋)。又喜“人境庐”黄公度。他在《饮冰室诗话》中,竭力推崇黄氏。所以他的诗如:“青年心死秋梧悴,老国魂归蜀道难”,就是黄公度的风格。他治学很谨严,兼及版本目录,我藏有他的一纸手稿,写在红格的“饮冰室著述稿”上,字细如蝇头,列有《国史经籍志》六卷、《明艺文志》五卷、《千顷堂书目》三十二卷,各有识考。这是亡友谢国桢送给我的,谢是梁氏的弟子。我什袭珍藏,作为双重纪念。
  新会橙在水果类中称为珍品,市间所售的,裹以桑皮纸,标为新会橙,大都是赝伪的。珍品新会橙系梁氏家乡产品,他有一篇《说橙》:“新会橙,天下之所闻也。老农为余言,植橙之地,亩容百五十株,每株得橙二百枚,一枚重率在三、四两之间,五枚为一斤,每株年可得四十斤,每亩年可得六千斤,就橙地市橙,每百斤值九两,一亩之值,殆五百四十两有奇。橙五年而实,亩值五百四十两有奇者,六年以后之事也。新树畏烈日,自第二年至第五年,必间岁植蔗及瓜豆芋栗之属,以捍蔽之。植橙百亩者,六年以后,可以坐收五万四千两之利。尽吾县可耕之地而植橙,岁入可骤增一万一千元,埒国帑矣。余语老农,若胼而手,胝而足,终岁勤动,而惟于岁值六两之谷是艺,舍多就寡,舍逸就劳,抑何慎耶!老农语余,县官岁以橙贡天子,岁十月,差役大索于野,号为贡橙,罄所有乃去,百亩之橙,一日尽之矣。故今日新会橙,将绝于天下。”此篇可和白居易的《卖炭翁》并读。
  梁氏逝世后,上海的粤中寓公,与和梁氏有雅故的,设奠于静安寺,公祭之典,由陈散原、张菊生主持,陈叔通、李拔可分任招待,礼堂中悬梁氏小像,香花供奉、来客甚多。四壁都是挽联,出于李拔可、黄炎培、沈恩孚、沈商耆、高梦旦、王西神、张东荪等之手。最突出的,有杨杏佛联:“文开白话先河,自有勋劳垂学史;政似青苗一派,终怜凭藉误英雄”。杨皙子的联是:“事业本寻常,成固欣然,败亦可喜;文章久零落,人皆欲杀,我独怜才”。最近出版界罗致梁氏作品,拟刊《梁启超全集》,并附许多有关梁氏的照片,为外间所未见的,附印其中,确是一大贡献哩。
  ……
展开
目录

辑一/1

梁启超的几件小事/3

姚石子有功乡邦文献/6

章太炎趣事/10

太虚法师喜交诗友/12

南通状元张季直/14

杨味云摭忆/17

关于胡朴安/20

忆戈公振/26

恽铁樵奖掖后进/29

“文坛怪物”张丹斧/33

周瘦鹃生平四件得意事/40

陆士谔行医趣闻/43

张伯驹的《续洪宪纪事诗补注》/46

柳诒徵妙语讽世/50

才媛陈小翠/54


辑二/67

漱六山房主人张春帆/69

多才多艺的陆澹安/72

严独鹤的斋名及其他/75

耿直成性的陆丹林/82

钱化佛的奇怪行径/88

平襟亚趣事纪略/95

沈石友与吴昌硕/98

诗人朱大可友谊可风/105

瞿兑之学有师承/109

丁云亭创办尚古山房/113

书隐楼后人郭俊纶/116

钵水斋头韵事多/120

谢刚主二三事/124

一代艺人冯春航/128

汪优游演戏撰小说/131


辑三/137

邮票大王周今觉/139

海内收藏尺牍的巨擘周作民/143

梅花填词砚藏者徐行恭/145

宝寐阁主人蔡晨笙/147

印谱收藏家张鲁庵/151

鉴赏家钱镜塘/153

老健如虎的朱孔阳/155

丁福保的三种诂林/157

苏曼殊遗墨《莫愁湖图》/161

书家马公愚的伏虎小影/164

蒋吟秋的《载书返棹图》/167

诗才敏捷的邓粪翁/170

刻印巨擘陈巨来/173


辑四/177

写市招的圣手唐驼/179

八法草堂李丁陇/181

萧蜕庵的书艺/184

临摹曹全碑圣手潘勤孟/187

当代金文专家边政平/190

我所知道的江小鹣/193

擅画熊猫的胡亚光/195

画马名家赵叔孺/199

梅竹双清话石伽/201

贺天健与杨石朗/204

金闺国士周炼霞/207

蒲作英之九琴十砚斋/210

林琴南卖画/212

奇遇“郑逸梅”/214

朱梅村谈画艺/216

辑五/219

苏绣沈寿的《雪绣谱》/221

刻竹名家徐孝穆/224

细刻工艺大师薛佛影/227

刻碑名手黄怀觉/231

陈端友的琢砚艺术/238

雕纽后起之秀杨忠明/240

摔跤名手兼刻瓷家杨为义/244

徐忠明精雕鸟笼钩/247

装潢名手刘定之/249

但杜宇爱禽成癖/253

介绍跳舞给国人的先驱者徐傅霖/255

莫悟奇的灯彩和魔术/259

气功能手董世祚/262

徐棣山的筑园癖/266


编后小记 沈建中/26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