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驱内向、一统四海、整顿朝政、安抚流民
一统中原是历史赐予大清的机遇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剃发易服、文字狱案
没有这些昏招,大清的统治本可更加稳定
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杀,明朝灭亡。李自成虽占据了北京,但他对于如何掌管一个这么大的国家显然还没有头绪。这时,远在山海关的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军入关。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成为皇父摄政王,将全国军政大权握在手心里。孝庄和顺治母子生活在多尔衮的威慑下,随时有生命的威胁。多亏了孝庄察言观色,谈笑间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险。可惜的是顺治还是太年轻了,亲政后和母亲孝庄闹不愉快,最终自己和钟爱的董鄂妃都早早去世。
吴三桂虽然看起来很听话,但是他的表现却让人很诧异。他不光是带兵走,还把老百姓也迁走,模仿刘备那招“爱民如子”。如果只是正常的迁徙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时候,皇帝的脑袋都快保不住了,你还带着五十万的老百姓慢悠悠地往回赶,人多物多,行军速度非常慢。吴三桂这么做也有他的理由,一方面他的家人还在北京,如果他不回去勤王,崇祯可以把他全家人的脑袋全部砍下来。但是,如果真的急行军回去,他不过几万兵马,而面对的是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实力悬殊,吴三桂这么精明的一个人,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做亏本生意的。
七月初一,清军开始攻城,陈明遇是一介文官,将城中防守的任务交给有经验的官员阎应元。到了八月中秋,江阴城还没有被攻破。阎应元还给军民们发赏月钱,危难当头,大家一边赏月一边抗战,颇有古希腊人的风范。据说当时,江阴城有人作《五更转曲》,听后,就连城外的清兵都流泪:
宜兴人一把枪,
无锡人团团一股香。
靖江人连忙跪在沙滩上,
常州人献了女儿又献娘,
江阴人打仗八十余日,宁死不投降!
第一章 多尔衮摄政 001
英“熊”出场 001
裙带政治 007
机会是别人给的 010
第二章 逐鹿中原 017
三桂起兵 017
闯王李自成 026
历史的关口 030
李自成的败亡 034
第三章 南明的那些事儿 043
弘光政权 043
南明三大谜案 053
政权如走马灯 059
落魄王孙——坎坷一生的隆武帝 067
左良玉“叛变”与史可法殉节 074
马士英下落之谜 080
第四章 清军入关——规模空前的大屠杀 085
大屠杀 085
遗民与贰臣 092
第五章 清朝政治的操盘手 099
难人多尔衮 099
权力男人 104
第六章 大西政权的没落 111
张献忠之死 111
末路英雄李定国 116
第七章 孝庄与多尔衮的往事 123
这对男女很微妙 123
太后下嫁之谜 131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