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大海商
0.00     定价 ¥ 4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11378422
  • 作      者:
    陈子铭
  • 出 版 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明朝海禁时期合法的出海贸易港口,16-17世纪中叶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起航,开启了闽南人的大航海时代。历经两个世纪兴衰,为我国海外交通史和贸易史谱写了浓墨重彩的漳州篇章。
展开
作者简介
  陈子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漳州传》《历史转折时期的漳州月港》《生活在故乡》《时光之书》《天涯歌仔》等作品,多部大型电视人文纪录片总撰稿。其作品往往以垒球化视野,呈现历史叙事,并赋予特殊的地域文化色彩。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一部从历史的角度,阐述关于“一带一路”的思考。
  作品将一个隐藏于历史背影下的特殊群体的光荣与梦想重现于世,试图在精神层面超过500年来东西方商业文明交汇中遗留的东方悲情,包容地看待文明冲突对社会历史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展示中华民族多元文明的熏要组成部分——海洋文明怎样影响一个区域的发展走向,并且塑造出相应的入文性格。
展开
精彩书摘
  《大海商》:
  在他们看来,漳州人是好水手。在亚洲水域,如果有他们同行,将会省去不少麻烦。
  同时,他们也是天才的工匠,无论是欧洲的自鸣钟,还是日本的天鹅绒,一到漳州人这儿就能被迅速仿制……一种产自安达卢西亚的花布,在这里被仿制,比出自原产地的还漂亮。
  最重要的是,他们是出色的商人,如果今年你和他们做了一笔赚钱的买卖,哪怕是一个木头鼻子,明年或许他们会运来一船同样的东西。如果他们驾船出海,停靠在某个港口,货卖光了,而有人愿意出个好价钱买他们的船,他们干脆把船也卖了,然后搭别人的船回家。
  他们知道英国人需要多少商品,荷兰人需要多少商品,在日本可以卖多少货物,就像他们的裁缝,一旦见一个人,就知道这个人做衣服需要多少布料,并不需要拿把尺子在这个人身上比比画画。
  当然,他们还十分抱团,如果一条商船发现了一个好的去处,接下来,成群结伙的漳州船便越洋而来。
  有迹象表明,西班牙人曾经试图直接航行漳州,和这儿的人建立直接的贸易关系。但是,先到的葡萄牙人似乎从中阻挠他们,葡萄牙人告诉他们,中国皇帝禁止自己的臣民与外国人交易。这种情况直到一个偶然事件的发生才有所变化,一条西班牙船因为飓风漂到漳州,船员受到不错的接待,可能他们被当成朝贡的使节,或者这儿的人天生好客,尽管在海禁时期,漳州官员依然很热情地接待他们,请他们到家中做客,还允许随船神父在自己的房间做弥撒。据说,官员中的一些人暗中违背皇帝的命令,纵容手下的人出洋贸易,有些人甚至亲自驾船出海,和他们治理下的百姓一样。
  但是,最终西班牙人把最重要的据点建立在马尼拉,从马尼拉到中国一线,留给漳州商人做。因为在业已形成的华商网络中,漳州商人是这个时期的主角,企图避开他们去获取可靠的货源是疯狂的想法。
  为了完成这些路途遥远、危险重重的买卖,西班牙人在1575年编写出《中文西译闽南语西班牙文对译字典》。1604年,耶稣会士契林诺又在菲律宾编写了《闽南方言与西班牙卡斯蒂利亚语对照字典》,今天,这部经历了无数双手摩挲过的字典被收藏在意大利国家图书馆,400年时间相对于它需要见证的那段历史的确有些漫长。至于当年那些翻着字典、打着手势开始最初交易的中国闽南漳州人和西班牙卡斯蒂利亚人,他们的财富、荣耀和冒险,则永远留给了今天在我们看来充满疏离感的电影故事。
  跟着来的是英国人,他们的到来结束了西班牙海洋帝国的辉煌历史。
  英国对被罗马教廷认可的海上霸权积怨已久。
  这个国家在成长的过程中存在比较明显的道德问题,但这并不妨碍它在日后成为一流强国。从它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如何解决300万镑债务的方式上探寻,他们的确发明了一种合法的海盗证书,凭借这种证书,即使最臭名昭著的海盗也可以一夜间成为体面的军人,而体面的军人同样有理由成为杀人不眨眼的海盗。凭借这个,他们横扫海上的强权。而女王,从这些人充满爱国正义感的掠劫中提取相应的红利,在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满足了自己对于时装和珍宝的爱好,而又不至于让国家财政在经济上陷入窘境。
  就这一点来看,他们日后在亚洲将造成巨大伤害的强盗行径,同样适用于自己的欧洲近邻。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风帆远来
全球化序幕
古典的东方贸易
奔流人海
南岛语族
河流的走向

第二章 皇家秩序
海禁,海禁
16世纪的血色残阳
洪迪珍之死
巡抚朱纨的战争
白帆远去的时候

第三章 东方月港
隆庆元年
月港驶出的商船
大明海商
月港香尘
饷馆码头的日光
白银时代
大帆船贸易
海赋

第四章 海峡烟云
国际博弈
阿姆斯特丹拍卖会上的漳州瓷
历史文献里的隐秘商人
贸易与战争之间的商业法则

第五章 拾荒年代
北回归线
笨港的1621年
雾峰林家:一个家族的史诗
板桥林家:百年商族
平民吴沙:开兰始祖
昨天今天明天

第六章 风雨南洋
遭遇东方
椰风蕉雨
岁月深处的天一旗
林文庆和他的时代
故乡与他乡的故事

第七章 广州遗事
黄埔帆影
世界商人
风雅洋商
洋务先行者
国家对决

结束语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