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宁夏农垦史
0.00     定价 ¥ 9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20157438
  • 作      者:
    廖周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宁夏农垦史》着重叙述当代宁夏农垦事业的创立、改革与产业发展历程,重点研究国营农场、军垦时期的农建十三师和农五师、知青在农垦、农工商一体化、生产责任制改革、农业分区建设、场办工业、土地管理、农业产业化、历史经验等问题:当代宁夏农垦在保障自治区农副产品供给、示范现代农业、安排城乡就业、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在宁夏先建成现代奶牛养殖场,产出牛奶;建成啤酒厂,产出宁夏的啤酒;引进酿酒葡萄种植与加工技术、出品宁夏的干红葡萄酒;开发沙湖,打造宁夏的一个5A级景区;领先发展设施农业,为港澳市民献上宁夏的第—箱优质菜;等等。宁夏农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
精彩书摘
  《宁夏农垦史》:
  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建立经营业绩与收入相匹配的收入分配制度,突出子公司经营业绩,实施目标责任效能考核,子公司在完成经营目标后,对超额利润部分,拿出一定比例用于经营层和职工绩效奖励。对于条件成熟且发展潜力较大的业务板块或下属公司,本着增量激励为主的原则,支持鼓励通过核心团队(员工)持股、收益分红、模拟股份、关键技术折股、期股期权等方式,建立有竞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
  鼓励农垦通过收购、兼并、合资等方式在境外、区外开展农业和经贸合作。加大农垦与市、县(区)在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特色园区建设、商贸等领域合作,建立土地有偿使用、税收分成、投资利益共享机制。农垦土地上的合作合资企业及农垦子公司在各市、县(区)注册创办的各类企业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由各市、县(区)和农垦集团按照一定比例分成。
  支持农垦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发挥农垦机械、技术等优势,为周边农户提供农机作业、农资供应、农产品加工和购销等社会化服务。坚持草畜一体发展,打造饲草生产供应、科学养殖、鲜奶生产、畜产品、奶肉制品研发和精深加工全产业链。推进旅游产业提档升级。支持农垦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等新业态、新模式。
  在剥离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方面。利用两年时间,采取分类分步分项方式,逐步移交属地政府,不搞一步到位,做到办公设施、人员和职能同步划转。对具备整体移交条件的环卫绿化、土地执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民政优抚、就业培训等社会职能,彻底分离,一次性移交属地政府。对“三供一业”公益性职能,按照自治区政策规定,推进分离移交,实行市场化管理。暂不具备移交条件的社会职能,采取政府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赋予国有农场相应管理权限,提供公共服务。对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形成的债务进行甄别,属于政府应偿还的债务纳入政府债务统一管理,符合杲坏账核销条件的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农垦职工房屋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本着尊重历史、着眼现实、分类处理的原则,摸清农垦职工住房占用土地、建成年代、产权来源、出资购买等情况,明确登记范围,逐步推进房产确权颁证。对农垦集中新建翻建的职工住房或小区,由农垦集团提供土地、房产权属资料。对没有土地权属来源资料的,由国土资源部门会同农垦集团集中补办。对没有房产权属来源资料的,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农垦集团集中统一补办竣工验收等手续。在此基础上,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农垦集团统一申请,不动产登记机构审核颁证。对农垦职工转让住房土地产权的,在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有偿使用费用后,依法办理登记变更手续,颁发不动产权证。对暂不具备确权条件的分散居住等老旧房屋,按照场镇规划建设,推进集中安置,逐步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意见》强调,国家和自治区推进国企改革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对农垦全覆盖。将农场场镇及生产队、居民点建设、城乡社区建设、主干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管理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并同步组织实施。已移交的农垦国土资源局、农垦沙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和农垦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要保证人员力量,继续为农垦服务。自治区财政支持农垦发展资金扶持政策以及对农垦集团所属企业所得税的地方留成部分的减免政策执行到2018年。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宁夏农垦史文献述评
第二节 宁夏历代垦殖开发的特点
第三节 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关于农垦的重要论述

第二章 当代宁夏农垦事业的开创
第一节 组建宁夏省灵武机械农场
第二节 成立农建一师开发西大滩
第三节 屯垦开荒新建一批农场
第四节 浙江支宁人员在农垦
第五节 成立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十三师
第六节 知识青年到农场
第七节 县市农场与机关企事业农场
小 结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宁夏农垦
第一节 农五师的成立与撤销
第二节 简泉农场和西湖农场纳入农垦序列
第三节 从贺兰山军马场到农牧场
第四节 "评工记分"在垦区的推行
小 结

第四章 垦区各项事业的改革探索
第一节 经营管理体制机制的初步改革
第二节 妥善解决知青遗留问题
第三节 垦区工商业的蓬勃发展
第四节 三个农林场纳入农垦系统
第五节 农业分区和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建设
第六节 垦区教育卫生和科技改革
第七节 改革初期的垦区经济与社会
小 结

第五章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垦区改革发展
第一节 垦区工业的困难及应对
第二节 自营经济的突起与垦区工农业体制改革
第三节 从渔湖到5A级景区
第四节 连湖模式与宁夏供港蔬菜产业
第五节 从工程队到西夏苑房地产开发公司
第六节 生猪产业与"灵农"品牌建设
第七节 垦区社会职能的分离改革
第八节 从场镇建设到小城镇建设

第六章 深化农垦体制改革与加快产业调整
参考文献
附 录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