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尔巽与清末奉天政局(1905-1907)》: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稳定的货币金融秩序,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否则,会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甚至导致经济停滞。清末货币体系混乱,各省都有自己的地方货币,币值不同,给贸易往来以及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私票的流通。这种私票,是在清代银钱兼行的货币制度不能充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情况下出现的一种私人信用产品,信用薄弱,且各分畛域不利于流通,惟恃大小银圆流通周转。东三省钱币尤为淆杂,制钱短缺,银币不敷兑换。奉天地方官商各种纸币、南省汇票、俄国卢布、日本金圆、朝鲜小钱,杂沓并用,局面极为混乱。①为稳定金融,历代盛京将军均试图铸造地方货币。对于日俄战争后的奉天而言,此项工作尤为急切而必要。因此重新铸造通行货币,自然同样成为赵尔巽主政奉天期间整顿金融秩序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奉天的通货市场
由于奉天地方金属铸币严重不足,钱帖等私人信用产品遂成为必要的补充,其流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信用薄弱,隐患重重。为整顿金融,赵尔巽之前的几任盛京将军都做出了各自的努力:光绪二十年(1894),盛京将军裕禄奏设华丰官帖局,发行官帖,终因办理不善而亏累商民,两年后裁撤;光绪二十二年(1896),为整顿钱法,稳定市场,继任者依克唐阿奏请购买机器设备设立银圆局,并将开出钱帖陆续收回销毁,谕令殷实铺商多开凭帖。然而,“自裁撤官局以来,商帖旋出旋收,不敷周转。现钱既绌,用帖必加帖利。致市面钱法壅滞,贫民日用艰窘,铺商交困”,遂另设华盛官钱局,恢复印刷官钱。②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六月间,银圆局建成投产,试铸大小银圆,产品以小银圆及铜圆两种货币为主。③光绪二十六年(1900),俄国占领奉天,银圆局倒闭,同样未能起到稳定地方金融市场的作用。光绪三十年(1904),盛京将军增祺仿内地各省试造当十银圆。①至赵尔巽主政奉天之际,铸造金属货币、整顿金融秩序,依然是其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
奉省原有铸币短缺而且质量低劣,不但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令伪造者有机可乘。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末,铁岭等处即出现伪造货币。据银圆局总办王曾俊禀称,该假币上虽有“奉天省造”字样,但轮廓粗砺,沙纹极多。龙纹、字体均十分模糊,似用流通银圆翻印沙模倾熔铜汁铸成,属私铸制钱。此等沙板铜钱虽与该局所造铜圆相似,但仿照水平不高,易于辨认,于地方金融尚不易造成太大影响。惟事关私铸,有碍圜法。而且外间既有私铸,必非一处。作俑之始,如不加以制止,将来私铸货币充斥市面,必将导致地方金融秩序更加混乱,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极为不利。所以,赵尔巽札饬铁岭县严密查拿究办之余,通饬各属一体速行访查严拿,以绝根株。②这些假币的出现,实为奉天地方金融秩序进一步混乱的危险信号,如不及时地加以整顿,必然会妨碍地方金融秩序的稳定,不利于奉天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日俄战争以来,日本军用手票大行其道,与动荡的地方局势一起,共同导致奉天地方金融秩序的进一步混乱。日本军用手票是日俄战争期间日本为征用战争物资在奉天地方发行并强制流通使用的一种战时货币。为了保证流通,光绪三十年(1904)七月初三日,日本营口军政署曾布告埠民:日本发行的军用手票,在流通中与大洋同值,拒绝使用者,严惩不贷。整个战争期间以及战后一段时期内,日本军用手票充斥奉天市面,估计总量达60,000,000之多。③日俄战争之后,日本战时所发之军用手票依然到处流通,遍地皆是。以其一张纸币,套取大量现银,无疑会在更大程度上导致市场通货紧张,造成金融秩序混乱。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底驻营口日军撤走之际,日商乘机以其大量军用手票换走炉银,造成现银奇缺,其时又恰逢年关结算,银荒愈甚。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