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南京政府的覆亡
0.00     定价 ¥ 45.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20510899
  • 作      者:
    孙宅巍,丁永隆
  • 出 版 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全书收录了抢占抗日胜利成果、施放和平烟幕、镇压人民反内战运动、发动内战、加强独裁统治、经济恶化、残害群众、转入防御、内外交困中的闹剧、辽沈大战惨败、淮海决战大败、平津会战失败、经济崩溃、国民党求和、众叛亲离、军事溃败、南京政府覆亡。
  全面解读论述南京政府为什么会覆亡?南京政府息样一步步走向覆亡?南京政府高层如何看待政权的覆亡?
展开
作者简介
  孙宅巍,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江苏省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长期从事民国史、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主编《民国大迁都》《蒋介石的十大战将》《南京大屠杀》,著有《南京保卫战史》《蒋介石的宠将陈诚》等。
  
  丁永隆,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曾任《江海学刊》编辑、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人员、南京中华民国史学会理事,长期从事民国史、中共党史研究,参加编著《中华民国史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稿》《中华民国史文集》《南京政府崩溃探索》《江苏史论考》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南京政府的覆亡》是一部文史读物。全书以南京政府的活动为基线,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叙述了这个政权自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强而弱,直至崩溃的全过程。全书以史料为基础,立论客观、公允,实事求是。
展开
精彩书评
  ★冬天饮寒水,雪夜渡断桥。
  ——蒋介石
  
  ★瞻前顾后,不觉百感丛生,悲愤无已。
  ——李宗仁
展开
精彩书摘
  《南京政府的覆亡》:
  1949年4月21日,随着毛泽东、朱德《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的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一举攻破长江天堑,国民党军千里江防崩溃于一旦。24日凌晨,主攻南京的人民解放军先头部队,冲进凌乱不堪的总统府,将一面战斗的红旗升上门楼。红旗在晨曦中迎风招展,南京政府垮台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南京政府的覆亡,经过了多年的酝酿,它内部的分崩离析和国内的天怒人怨经过了多年的积聚。然而,要说起来,它覆亡的开端,却应该从抗战胜利时算起。
  抗战八年中,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时,国民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抗战的经济和文化政策。这些顺应历史潮流的措施,当然有助于国民政府统治的稳定和巩固。但是,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制定的“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及其一手制造的一系列反共摩擦,则使其背离了人民和民族的利益。尤其丧失人心的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势力和国民政府各级党政军人员,利用手中的特权,通过种种手段大发“国难财”,使自身迅速地腐化。连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自抗战末期以来,“我们国民革命军内部所表现的贪污、腐败的现象和实情,真是光怪陆离,简直令人不能想象”。自此,国民党政权开始衰败。
  1945年8月,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国民党统治集团自身的腐败和大失人心的反共,不仅没有收敛,而且愈益发展,自此,南京政府逐渐走向覆亡。
  利用日伪军
  1945年8月15日正午12时,日本天皇裕仁向全体国民广播了《停战诏书》,正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主力舰“米苏里”号上,由外相重光葵、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向盟国签署降书,中国政府军令部部长徐永昌出席了受降仪式。9日上午9时,中国战区的受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中央军校礼堂举行。中国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接受了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的降书。至此,中国的八年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中国人民取得了近百年来反对外国侵略者斗争中的第一次完全的伟大胜利。
  按照盟国规定,中国战区受降的范围是:中国本土(除东北归苏军受降外)、台湾岛(包括澎湖列岛)、越南北纬160以北地区。日军投降的兵力为:华北方面军326244人,华中第六方面军290367人,京沪地区第六、第十三军330397人,广东第二十三军137386人,台湾第十方面军169031人,越南北纬16°以北地区第三十八军29815人,共计1283240人。伪军投降的总兵力达50余单位、60余万人。
  面对这支数量庞大的投降军队及其武器装备,谁来受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经过以国共两党为主的各种抗日武装力量共同斗争,才取得最后胜利的。国民党以正面战场为主,尤其是在抗日战争的初期,对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做出了贡献的。共产党发动人民群众,在敌后战场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夺回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解放了一万万以上的人民”,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因此,抗战胜利的成果应当共同分享,一切抗日武装力量都有资格受降。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重庆国民政府,为了重建在中国的独裁统治,却不允许中国共产党人受降。
  1945年8月10日,蒋介石从东京英语国际广播中获悉日本侵略者乞降的消息后,当天晚上,就匆匆对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发出训令,“命令敌军驻华最高指挥官维持现状”;“警告辖区敌军,除按政府指定之军事长官的命令之外,不得向任何人投降缴械”。次日,蒋介石在命令中央军“加紧努力作战”“积极推进”的同时,致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十八集团军,内称:“所有该集团军所属部队,应就原地驻防待命,其他各战区作战地境内之部队,并应接受各该战区司令长官之管辖。政府对于敌军之缴械,敌俘之收容,伪军之处理,及收复地区秩序之恢复,政权之行使等事项,均已统筹决定,分令实施。为维护国家命令之尊严,恪守盟邦共同协议之规定,各部队勿再擅自行动为要。”以后,重庆国民政府又垄断中国战区的受降权,把整个中国战区划分为16个受降区,并全部由国民党军事长官担任受降主官。
  可是,此时的国民党军队,大多远在滇西、缅北的崇山峻岭之中。要到达前线受降,还需要相当的时间。于是,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国民党当局便利用日伪军来抢夺抗战胜利成果。
  ……
展开
目录
一 抢占抗战胜利成果
二 施放和平烟幕
三 镇压人民反内战运动
四 发动内战
五 加强独裁统治
六 经济恶化
七 残害群众
八 转入防御
九 内外交困中的闹剧
十 辽沈大战惨败
十一 淮海决战大败
十二 平津会战失败
十三 经济崩溃
十四 国民党求和
十五 众叛亲离
十六 军事溃败
十七 南京政府覆亡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