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新编语用学研究与运用
0.00     定价 ¥ 95.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11737823
  • 作      者:
    罗国莹,刘丽静,林春波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3-01
收藏
作者简介

罗国莹,玉林师范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长期从事现代汉语、语用学、普通话、教师口语艺术等课程教学,先后著有现代汉语、语用学、普通话和教师口语教材五套,主持或参与省部级、厅级、院级课题十多项,发表省级以上学术论文三十多篇。曾获“中国教育界2007年度时代人物”称号。目前主持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教师口语艺术》建设项目。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两大部分。理论篇详细介绍了语用学的定义、内容、发展、核心系统、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分别从语境、言语行为、会话含义、语用预设、指示信息、话语结构与信息六大方面深入进行探讨,语用学的框架基本形成。实践篇主要呈现了不同学者将语用学与中学语文教学相结合的具体实践。

展开
精彩书摘

言语行为的特征

(一)主体性

主体性从本质上说是活动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是活动主体区别于活动客体的特殊性。从奥斯汀最初将话语分为行为式和表述式,及行为式的满足条件、得体条件、显性行为式和隐性行为式,到“言即行”的认识,再到发声行为、出语行为、表意行为的区分与表意行为、语旨行为、语效行为的提出与区分及对语旨行为的分类等都是奥斯汀在言语行为理论中主体性的表现。

主体性是言语行为最基本的性质。言语行为中,言语行为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于言语行为双方对所说的话语及其言语语境等的认知、分析、理解与反应,涉及话语的形式结构、指称与意义、功能等的解析与判断。

例如:古时候有个不学无术的人,好不容易用钱买了个县官,却不会“官话”,上任之后,照例要去拜访顶头上司——知府,在闲聊中知府问:


“贵县风土怎样?”

县官答道:“并没有大风,更少尘土。”

又问:“百姓怎样?”

答曰:“白杏只有两棵,红杏不少。”

“我问的是黎庶。”

“梨树很多,结的果实很小。”

知府动气了:“我不是问什么梨树,我是问你的小民!”

县官见上司生气,急忙站起来回答道:“卑职的小名叫狗儿。”


从县官对“风土”“百姓”“黎庶”“小民”的理解等可以看出,言语行为主体性与言语行为双方的知识、涵养、意欲等都是紧密相关的。由于县官认知能力的限制,他无法理解知府话语指称的意义。


(二)施为性

根据言语行为理论的观点,话语有两种不同的意义,一是命题意义,也称表述意义,二是施为性意义,也称施为力。命题意义表示话语的基本字面意义,而施为意义表示话语对听话人/读者的影响。如,当某人说“太热了”时,话语的命题意义是表述说话人“热”这种感觉,而它的施为性意义(施为力)则是讲话人希望说这句话后听话人理解他讲这句话的目的、意图,给他提供一些降温的方法。如果这个话语对听话人实现了某种效应,这便成了“成事性效应”。一般说来,“言语行为”是用来指既有命题意义又有施为力的话语。含有这两种意义的话语称为言语行为,而没有施为力的话语通常就不被看作是言语行为。

(三)目的性

目的性是人与动物行为的标志。但是人与动物的行为目的又是有差别的。动物只有消极地适应环境,受环境所支配,在环境前是被动的、盲目的。而人的活动一般带有预定的目的、计划、期望,这就使人不但能适应环境,而且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图,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来改造环境。就这一点来说,言语行为也是具有目的性的。每一次言语行为,言语使用者都是怀着一个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并为自己一方带来利益的直接而实际的目的。

言语行为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语言运用的效果。这种效果不仅仅表现为语词的华丽动听,更主要表现为语用行为的得体和真切。所谓得体,就是指语言的选择运用与语用环境相适应(即适时、适情、适势、适机,概而言之就是以适度、恰如其分为原则);所谓真切,就是真实而确切地再现语言表达对象特征和本质。

检查语用是否达到了目的效果,就看其是否产生一定的语用效力。所谓“语用效力”,就是指语言运用应当具有改变或影响听读者的思维方式、精神状态、情绪活动的力量。

《史记·滑稽列传》有这样一个故事:楚庄王死了一匹最钟爱的马,很伤心,下令按大夫的礼节为马举行葬礼。大臣们屡屡劝谏,庄王不但不听,反而下令:再谏者处死。宫中有一个以机灵滑稽著称的艺人叫优孟,闻此消息后跑入王宫仰天大哭。楚庄王非常惊讶地问:“你为何如此伤心?”优孟说:“大王最爱的马死了,只按大夫之礼服丧,未免太寒碜了,我看应当以君王之礼来安葬。”楚王一听,非常称心地说:“你看应该怎样安葬才好呢?”优孟说:“我请求能雕玉做棺,刻梓为椁(棺外之棺),好让齐国、赵国陪祭的官员在送殡队伍前面,让韩国、魏国的陪祭官员担任后卫。给马盖祠堂,用大牢来祭祀。这样,各诸侯就能知道大人是如何贱人而贵马的。”楚庄王一听,犹如熟梦惊醒,说:“寡人之错,竟至如此地步吗?”于是便改用六畜之礼葬之。

优孟的目的是劝阻楚王贱人而贵马的行为,在“再谏者处死”的严峻形势下,他能顺应语境(适时、适情、适势、适机),先是投其所好,大谈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获得楚庄王的好感与信任,致使楚王在毫无觉察其真实意图的情况下,将交谈继续下去。最后在相当融洽的气氛下,优孟毫不费力地扭转话题方向,使楚王终于认识了自己重马轻人的错误。

(四)差异性

言语行为的差异性首先表现为个人之间的差异性。造成个人差异的原因是语用者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等原因。思想性格是主要原因。思想性格可以包括许多内容,比如,世界观、语言观、美学观、文化素养、语言修养,等等。例如:


1一位沉浸在爱河中的中年数学家和女友在月下花间散步。

女友:我满脸雀斑,你真的不介意吗?

数学家:我一生最爱跟小数点打交道。

2蔷薇:有人说:“生活是一条江,它是美丽的,然而总是曲折的,可我说,因为它是曲折的,所以才是美丽的!你说呢?”

付尔:要我说,生活就像马路一样,它是美丽的,又总是需要打扫的。

(剧本《付尔》,注:剧中付尔是清洁工,蔷薇是电视台女演员。)


以上两例可见,说话人的话语内容、形式与说话人的生活经历、性格爱好、文化修养、语言修养等有密切关系。

此外,在民族、时代方面也会显出差异。个人风格也是时代风格、民族风格的个别体现。

(五)可塑性

人的行为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言语行为作为人的行为也同样具有可塑性。这种可塑性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一是为了语用目的之达成,常常可以变换语码。语码选择是一种很明显的动态语境转换手段。有意识的语码转换取决于交际者,交际者可以为达到某一交际目的而选择某一种语码,构建一个有利于自己的语境,掌握和控制整个对话。例如:一个墨西哥裔美国青年在求职面试时发现主考官也是墨西哥人,于是,这位青年首先用墨西哥语向主考官打招呼,但主考官却用英语向他提问,青年犹豫了一下,只好用英语回答了主考官提出的问题。

青年发现主考官和自己是同族后,无疑想利用说同一母语这一点来帮助自己达到获职的目的,因此他用墨西哥语打招呼,试图暗示主考和自己均属墨裔。这样,在他建立的语境中,就有意地想利用同胞这种特殊关系沟通感情,消除隔膜,得到优待。这位主考官肯定懂墨西哥语,因为他听懂了青年的问候,但他拒绝接受这位青年建立的话语语境,而改用英语提问。毫无疑问,考官构建了对自己有利的语境,暗示这位青年,现在我是主考,要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能因同胞关系而违反考规。在这种语境中他可以不接受青年的暗示,而青年却不得不接受他的暗示,重又回到应试者与主考的关系上去。随着语码的转变,交际者创造的语境也随之转变,说话人从对方那里接受到信息反馈后,构建有利于达到自己交际目的的语境,并用它来影响会话含义,话语特征也因此而得以显现。

二是语用可以通过学习或训练而改变。一个人从一开始学说话就是语用行为的开始,而且通过不断的学习、训练,语用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而且许多人的语用活动都是在非理性的指导下进行的,言语行为理论将对人们的言语行为起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
目录

上篇 理论篇


绪 论


 理论知识


  一、什么是语用学?


  二、语用学的由来及其发展


  三、语用学的系统、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方向


  四、语用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关系


  五、语用含义以及语用含义的重要价值


  六、语用活动过程


 案例分析


 思辨和训练


 参考资料


第一章 语境


 理论知识


  一、语境的含义及其特点


  二、语境的范围和类型


  三、语境的构成因素


  四、语境的功能


  五、如何调动语境策略


  六、语文教学、文学研究的重要思路


 案例分析


 思辨和训练


 参考资料


第二章 言语行为理论


 理论知识


  一、言语行为的基本概念


  二、言语行为的类型


  三、言语行为的特征


  四、言语行为的条件


  五、关于间接言语行为


  六、如何提高言语行为的能力


 案例分析


 思辨和训练


 参考材料


第三章 会话含义


 理论知识


  一、格赖斯的“会话含义”学说


  二、合作原则


  三、“会话含义”的推导


  四、“会话含义”的特征 


  五、礼貌原则


  六、从灰色系统理论看合作礼貌原则的运用


  七、其他原则


 案例分析


 思辨和训练


 参考资料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