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诗歌与世界的对话。
展现世界诗歌前沿的创作风貌。
对国外诗歌更加立体、深刻的理解。
在汉语中窥见多元而复杂的世界面貌。
《光年3》专注译介世界现当代诗人作品,提倡诗人与诗人互译,以翻译视角构建当代诗歌阅读视野,邀请国内著名诗人唐晓渡、杨炼、王家新等,著名翻译家高兴、谷羽、汪剑钊、傅浩等参与,力求以最准确凝练的语言展现世界诗歌前沿的创作风貌。本辑收入尼古拉˙马兹洛夫、迪克·冯·彼得斯多夫等世界知名诗人作品,除诗作以外,亦收入随笔、诗歌理论、诗人采访录等文章多篇。
一滴会说话的血
——斯特内斯库诗选
高兴 译
尼基塔·斯特内斯库
(Nichita Stanescu,1933—1983)
尼基塔·斯特内斯库,出生于罗马尼亚石油名城普洛耶什蒂。从小酷爱音乐。中学时,对文学发生浓厚兴趣。1952 年考入布加勒斯特大学语言文学系。毕业后,他曾在《文学报》诗歌组担任编辑,结识了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诗人,形成了一个具有先锋派色彩的文学群体。他们要求继承二次大战前罗马尼亚抒情诗的优秀传统,主张让罗马尼亚诗歌与世界诗歌同步发展。在他们的努力下,罗马尼亚诗歌终于突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进入了被评论界称之为“抒情诗爆炸”的发展阶段。斯特内斯库便是诗歌革新运动的主将。
斯特内斯库 1960 年发表第一本诗集《爱的意义》。之后又先后出版了《情感的幻象》(1964)、《时间的权力》(1965)、《绳结与符号》(1982)等 16 部诗集和两本散文集。发掘自我,表现自我,为思维和感情穿上可触摸的外衣,是他诗歌的一大特色。他非常注重意境的提炼,极力倡导诗人用视觉来想象。在他的笔下,科学概念、哲学思想,甚至连枯燥的数字都能插上有形的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任意翱翔。尼基塔·斯特内斯库被公认为罗马尼亚当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
哀歌第十一首
进入春天的劳作
一
我的心脏大于身躯,
忽然从所有方向跃出,
又从所有方向回落,
至它上端,
犹如一阵毁灭性的熔岩雨,
你,大于形式的内容,瞧
自我认识,瞧
为何物质在痛苦中会从自身诞生
为了能够死去。
唯有了解自我的人才会死去,
唯有自我见证的人
才会诞生。
必须奔跑,我对自己说,
但为此,我首先必须
将灵魂转向
那些一动不动的先辈,
他们犹如骨髓
隐居于骨塔之中,
仿佛事物抵达尽头
陷入静止。
我可以奔跑,因为他们就居于我内心。
我将奔跑,因为唯有在内心
静止的事物
才会运动,
唯有内心孤独的人
才会得到陪伴;他明白,心灵,不知不觉中
将会更加有力地坠入自己的
中心
抑或,
碎裂于星球,它将被生物
和植物包围,
抑或,
躺在金字塔下,
就像躺在一副陌生胸膛的后面。
二
一切都是简单的,如此的简单,以至于
变得难以理解。
一切都是贴近的,如此的
贴近,以至于
投奔眼睛后面
不再看得见。
春天里,
一切是如此的完美,
以至于唯有用自身围绕
我才能感觉到它,
就像由说出词语的嘴巴,
由心脏的嘴巴,
由果核的心脏宣布的
一棵草的破土发芽,
那在自身静止的事物,仿佛
大地的核心
在四周伸出
无穷无尽的万有引力的臂膀,
将一切收拢于自身,突然
一次拥抱,如此的有力,
以至于运动从臂膀中间跃出。
三
于是,我将同时朝所有方向
奔跑,
遵循自己的心脏,我将奔跑,
恰似一辆战车
同时从所有方向
被一群遭到鞭笞的马儿拽动。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