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新媒介视觉语言论
0.00     定价 ¥ 69.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62199878
  • 作      者:
    赵战
  • 出 版 社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赵战,美术学博士,西安美术学院教师。长期从事数字艺术设计相关的创作、教学和科研活动。著有《数码图案设计》一书。翻译和写作了《艺术家的自我》《“我走过克里姆特之路”——埃贡·席勒早期艺术历程》《皮影能够留下什么?——对传统技艺保护的一些思考》《文化空间的争夺——涂鸦是怎样变成一门艺术的》等视觉艺术理论文章,发表于《西北美术》《文化发展论丛》等专业期刊。
  自攻读博士学位开始,专注于数字技术对视觉艺术的影响研究,在《装饰》《美术与设计》等各类核心期刊及“新媒体时代艺术研究的新视野”等学术论坛上公开发表了《新媒介不是新媒体》《“互动”对纯粹视觉观念的颠覆》《具身观看——视觉设计的新媒介变革》等多篇有关新媒介的学术文章,从各个角度系统探讨和阐述了数字技术对视觉艺术的影响,提出了互动观看过程是一个具身观看过程,新媒介视觉语言是动作图像等创新的学术观点。
展开
内容介绍
  《新媒介视觉语言论》以我们的自觉、理解、视点、方法和专业智慧,以圆融仰望天空与捡田螺一体化的方法,审视和探讨艺术文化,力图呈现我们在当代做出的艺术文化认识论、本体论、方法论、实践论、未来论之结果。
展开
精彩书摘
  《新媒介视觉语言论》:
  鼠绘尽管还不足以成为与传统经典绘画相比肩的艺术门类,但它以一种传统视觉艺术家们比较容易理解的方式展示了数字技术在传统绘画艺术创作方面的潜力。作为与图形设计联系最为紧密的视觉艺术门类,绘画艺术很快就注意到了图形设计师的这个新技能。大批绘画艺术家,尤其是年轻的绘画艺术创作者很快就投身其中,开始探索数字绘画的可能性。矢量软件特别的绘画方法首先出现在插画艺术作品中,进而在其他类别的绘画艺术作品中纷纷出现。在绘画艺术家们对矢量软件绘画日渐升温的关注的推动下,压感笔、三维软件等各类绘画硬件、软件随之大批出现,且升级迅速。
  除了图形制作软件之外,图像处理软件也从另一个角度开始影响传统视觉艺术。由于图形设计中进行图文混排时必须进行图像处理,在矢量图形软件出现之后,图像处理软件也很快出现,以替代传统的手工暗房后期处理。与矢量图形软件的情形非常类似,尽管图像处理软件完全按照手工暗房的制作工序和观念进行功能设置,但很快就形成了图片拼贴、照片合成、叠加滤镜等不同于传统摄影作品的独特视觉样式。新视觉样式的影响迅速超越图形设计的范畴,改变了传统摄影艺术的原有样貌。
  与绘画和摄影艺术不同,影视艺术的数字技术进程相对独立,但数字技术进入的方式却是十分相似的。首先是动画软件及电影剪辑、特效等后期处理软件纷纷替代传统的手工操作,进而逐步形成诸如三维动画、数字二维动画、数字后期、数字特效等与传统迥异的新视觉样式。
  从图形设计艺术开始,到绘画艺术、摄影艺术、影视艺术所形成的这些新的视觉样式,它们以共同使用的创作工具而被统称为计算机图形(Computer Graphic),这就是风靡一时的CG。
  CG的出现是传统视觉艺术创作工具全面数字化的标志。数字创作工具对传统创作工具的全面替代使得数字技术在视觉艺术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即使最不关心数字技术的视觉艺术家也无法完全忽视它。但是,尽管影响不断扩大,数字技术对视觉艺术的改变却并非根本性的。甚至从受到最大影响和改变的视觉艺术创作工具的角度来看,数字创作工具所起的作用也只是辅助性的,而非主导性的。究其原因,乃是因为数字技术还没有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视觉媒介。尽管个人电脑拥有自身独立的呈现系统——显示器,但在整个视觉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这一呈现系统只是即时呈现创作中间过程的临时性呈现物,而非最终的视觉媒介,其存在目的和价值是为了模拟原有的视觉艺术结果,以便尽量准确地控制在最终视觉媒介上进行的传统视觉艺术语言运用。这使得数字技术自身的视觉形态在这个阶段一直未被关注。
  这种情形在最早开始数字技术进程的图形设计艺术当中表现得尤为典型。
  观看者最终看到的是呈现在纸张这一视觉媒介上的视觉形态,因此,对图形设计创作过程中的数字技术来说,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始终都是如何与纸张这一视觉媒介以及印刷这一生产工序相衔接,即使那些使用电脑制作出来的新视觉样式的图形和图像有着鲜明的数字技术视觉特征,最终也还都是要印刷到纸张上的。无论是图形设计师创作过程中的显示器,还是制版过程中的显示器,即使技术再完善,都不可能改变处在创作焦点中的是怎样构造纸张上的视觉形态,而不是电脑显示器上的视觉形态的现实。这意味着,在创作过程中,图形设计师主要考虑的是电脑显示器上所呈现的图形与纸张上的最终视觉形态的相符程度,而不太会考虑如何构造图形才更能显示出电脑显示器本身的视觉特征。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视觉艺术中的新媒介
第一节 新媒介不是新媒体
第二节 “互动观看”看到了什么?——新媒介给视觉艺术提出的难题
第三节 来自技术的观念转机

第二章 新媒介,作为视觉媒介的数字技术
第一节 数字技术的角色演变
一、作为辅助性创作工具的数字技术
二、作为视觉媒介的数字技术
第二节 数字视觉媒介的视觉特性
一、具有反馈机制的技术整体
二、在艺术观念中的整体性存在
三、新的视觉特性

第三章 曼诺维奇的困惑
第一节 身体的互动与心理的互动
一、身体意识
二、心理活动观察角度
第二节 曼诺维奇的困惑
一、曼诺维奇的结论:cinegratography
二、cinegratography,同义反复的视觉语言建构
三、曼诺维奇的困惑
第三节 两种视觉观
一、纯粹视觉观念的欧洲文化源头
二、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身体和图像
三、皮影艺术中的身体动作和图像

第四章 动作图像
第一节 驱动
一、驱动——另一种相互关系结构
二、人一机互动中的互动和驱动
三、“交互被动性”中的主动和被动
第二节 纯粹视觉的格式塔-一传统媒介中的观看活动
第三节 动作图像
一、被身体动作觉知污染的视觉识知活动
二、被身体动作驱动的图像
三、动作图像——具身观看过程中的视觉对象
第四节 动作图像的实践意义

第五章 基于动作图像的视觉语言
第一节 动作图像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 动作图像中的身体动作要素
一、身体动作要素在动作图像中的作用
二、动作感——身体动作的向内表现力
三、输入性身体动作及其动作感
四、输入性身体动作的表现性
第三节 基于动作图像的表现
一、输入性身体动作的可控要素
二、动作图像中的图像及其组构关系
……

第六章 数字技术的时代想象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