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晓燕,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创新经济学、科技政策。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科学学研究》、《中国科技论坛》、《中国软科学》、《科技日报》、《学习时报》、《经济参考报》等刊物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并被多次引用。主译《经济思想史》、《美国经济史》等经典教材,专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支持政策研究》1部,参编及合著《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的理论研究》、《中国创新发展报告(2016)》、《创新绿皮书:中国汽车企业创新报告(2017)》等多部。
李新男,研究员,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技术创新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兼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国家科学技术部政策法规司原巡视员等。长期从事科技与经济结合理论、决策科学化理论、科技评估、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政策研究,是数十项国家重大软科学研究项目的负责人,研究成果多次为宏观决策所采纳。曾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
刘东,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技术创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科学学研究》编委,同济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科技战略与政策、体制改革、技术创新。出版专著4部,主编或共同主编著作20多部,主要代表作:《中小企业与技术创新》(合著1998)、《大国崛起与产业创新》(2019)、《星火计划二十年探索与实践》(2006)、《中国创新型企业发展报告》(2009-2014,共五卷)、《产业技术创新研究系列丛书》(2019,共6部),等。曾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