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区域综合廊道空间规划控制技术与方法
0.00     定价 ¥ 4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112252312
  • 作      者:
    孟庆,刘亚丽,黄芸璟,董海峰
  • 出 版 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孟庆,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乡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参与的《重庆市一小时圈城乡总体规划》获得重庆市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曾获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每两年在全国城市规划年会期间举办一届“求是理论论坛”2010年度论文奖;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局课题《山地城乡规划标准体系研究》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 参与《重庆特色城乡规划标准体系研究与实践》获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颁发的重庆市发展研究奖三等奖。在国内专业期刊和规划年会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或负责《重庆市区县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导则》、《重庆市区县新农村村级规划导则》、《重庆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2011年修订》、《重庆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获得2015年度市规划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重庆市工业用地规划导则》、《重庆市社区规划编制指引》等地方规范的编制研究。作为项目组负责人出版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发行的《山地城乡规划地方标准评估与体系建设》一书。作为参与人出版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发行的《重庆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综合廊道空间的规划经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廊道空间使用单一,综合控制标准缺乏,对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缺乏预见性等,是综合廊道复合利用不足和预留预控技术缺乏的主要原因。本书重点结合空间规划对空间管治的诉求,系统梳理了综合廊道空间的概念体系框架,为区域综合廊道空间控制技术的细化创造了条件。本书还对不同廊道间复合利用空间关系模式进行了分类研究。从功能划分和等级划分两个角度对区域综合廊道空间规划复合利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初步的规划原则和建议标准。 从空间规划理论上,提出了为不可预见的各类廊道空间预留廊道的空间规划技术,对综合廊道空间进行系统化的空间概念描述,提出了清晰的定义,为综合廊道空间管控的精细化创造了条件。从空间规划技术上,提出了为区域基础设施廊道预留发展空间的控制原则,对按等级划分的综合廊道空间规划线形选择和划分的控制方法提出了具体建议。在综合廊道空间规划标准方面,基于多案例的实证研究的基础,分析了不同等级空间规划中,区域廊道的具体控制标准幅度值。还从理论组合的角度对不同组合形式的综合廊道空间控制宽度进行论证,为开展各层级国土空间规划中,涉及区域综合廊道空间预留预控的关键技术提出了重要参考指标。还从政策机制上提出了应对不可预见的区域廊道空间需求,建立相应的空间管治机制,限制在规划预留的综合廊道空间内的建设行为,提出了综合廊道空间内建设行为许可的管治要求。 研究成果还提出了实用性的规划控制技术建议标准《区域综合廊道空间规划技术导则》(建议稿),方便规划技术人员在开展综合廊道空间规划时参考使用。

展开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区域综合廊道控制的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析
2  现状与趋势分析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2  国外相关实践简介
 2.3  国内相关实践简介
 2.4  区域廊道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5  廊道空间综合利用与独立使用的差异分析
 2.6  区域廊道综合发展的趋势分析
3  区域综合廊道的分类与概念体系构建
 3.1  综合廊道的城乡地域分类
 3.2  区域综合廊道的功能分类
 3.3  区域综合廊道的空间等级
 3.4  不同廊道间综合利用的空间关系模式分类
4  区域综合廊道的规划关键技术
 4.1  按功能划分的区域综合廊道规划技术
 4.2  按等级划分的区域综合廊道规划技术
5  区域综合廊道规划管控的建议
 5.1  完善区域综合廊道的管控机制
 5.2  处理好区域综合廊道选线与“三线”的关系
 5.3  分类做好区域综合廊道的空间管控
6  结语
附件  重庆市区域基础设施综合廊道规划导则(征求意见稿)
附表
条文说明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