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公司与非公司企业法基本问题研究
0.00     定价 ¥ 9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216099929
  • 作      者:
    雷兴虎
  • 出 版 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雷兴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商法研究所所长,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论文荣获国家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双一流’建设文库”是“双一流”建设的特色项目和重要学术成果的展现。
  文库首批遴选、出版二百余册专著,以区域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创新治理、中国经济发展、贸易冲突、全球治理、数字经济、文化传承、生态文明等十个主题系列呈现,通过问题导向、概念共享,探寻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内在复杂性与合理性,阐释新时代中国经济、法治成就与自信,展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过程中所呈现的新生态体系,为解决全球经济、法治问题提供创新性思路和方案,进一步促进财经政法融合发展、范式更新。
展开
精彩书摘
  《公司与非公司企业法基本问题研究》:
  尽管这两个公司都是为了殖民扩张的需要而成立的,在对殖民地国家的掠夺中,留下了臭名昭著的历史,但就其组织形式而言,毕竟是开了股份有限公司的先河。继英国、荷兰组建东印度公司后,法国、瑞士、丹麦等国也相继仿效,成立了许多海外贸易公司。这些新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为西方国家的殖民掠夺和扩张、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为国际商贸活动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股份有限公司的形成,大大加速了社会资本的集中过程,为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正是由于在它问世之后,资本主义进入了发展的巅峰时期,在不到100年的时间内,创造了比以往一切世代的总和还要强大的生产力。所以,国外的一些经济学家和法学家便把股份有限公司的形成说成是新时代的伟大发明,认为它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蒸汽机和电力,没有它,大规模的现代化生产和经营是不可想象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假如必须等到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
  股份有限公司的形成在公司的演进过程中产生了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西方国家进行的“产业革命”实现了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在这历史的转折时期,股份有限公司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为实现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提供了一种理想的企业经营组织方式。在此过程中,股份有限公司自身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其内部管理体制日臻成熟。到了现代,虽然它在绝对数上并未居各类公司的首位,但就其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而言,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的公司形式,制造业、采掘业、运输业、保险业、银行业和证券业中的许多大型企业大都采用了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它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企业形式。股份有限公司之所以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主要是由它筹资能力强、投资风险分散和适合大型企业采用的优越性所决定的。
  初期的股份有限公司,带有较为浓厚的公法色彩,必须依据国家、政府的特许或批准才能成立。因为当时的统治者认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完全有限责任制会对社会公众利益造成威胁,而特许和批准就是对其消极作用的一种限制。由于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必须经过特许和核准,因此,要组建股份有限公司颇不自由和方便。为了规避国家的特许和核准程序,于是,股份两合公司便于18世纪末在法国产生和形成了。
  无限公司是典型的人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是典型的资合公司。曾经试图把人合公司的凝聚力强与资合公司的集资力强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两合公司、股份两合公司,经实践的检验,没有多少生命力。因为负无限责任的股东收益少、风险大,两种负不同责任的股东在一起经营的结果不是吸收了两类公司的优点,而是失去了两类公司的优点。于是一种股东人数有限、股东均负有限责任、不发行股票、股东联系较为密切的公司形式——有限责任公司便应运而生了。有限责任公司形成最晚,它产生于19世纪末期的德国。这种公司并非在实践中产生,而是由1892年4月20日德国颁发的《有限责任公司法》所创制的。有限责任公司是取无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之所长,舍其所短,并使人合公司与资合公司之优势熔为一炉的公司形式。它既吸收了股份有限公司专由有限责任股东组成的一元性的长处,又在组织结构、设立程序上吸收了无限公司之简便性的优点。因而,它十分适合中小型企业采用。
  (3)公司的发展时期。公司产生和形成的历史比较悠久,但公司的充分发展却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时期开始的。因为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社会奉行的是以个人为本位的原则,就连体现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商品交换本质特征的《法国民法典(1804年)》,也没有关于法人制度的规定。垄断产生以后,生产的集中、资本的积累,使公司这种企业形式得到了空前规模的飞速发展,公司已经成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形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脊梁。特别是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对于资本的聚积集中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大的推动作用,使公司进入了充分发展的黄金时期。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公司与非公司企业法的基本范畴
第一节 商事主体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公司与非公司企业的法律形态
第三节 公司与非公司企业法的体系

第二章 公司法的基础理论研究
第一节 公司法的性质、地位与作用
第二节 公司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公司法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
第四节 公司法的修改完善与现代化改革

第三章 公司的法律地位
第一节 公司的营利法人性质与地位
第二节 公司的名称、住所与负责人
第三节 公司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与责任能力
第四节 公司的社会责任
第五节 公司法人的独立人格与人格否认

第四章 公司的权利样态
第一节 公司的产权关系
第二节 公司的介入权与损害赔偿请求权
第三节 目标公司的反收购权

第五章 公司的基本制度
第一节 公司的资本制度
第二节 公司的治理制度
第三节 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

第六章 公司的设立、变更与终止
第一节 公司的设立
第二节 公司的变更
第三节 公司的终止与清算

第七章 有限责任公司法律制度
第一节 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界定
第二节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
第三节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
第四节 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
第五节 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
……

第八章 股份有限公司法律制度
第九章 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第十章 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