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五辑,第一辑为现代文学评点,第二辑为当代文学观察,第三辑为西方文学摭谈,第四辑为比较文学与中西文化反思,第五辑为新性灵主义诗学纲要,总计四十六篇批评文章,对徐志摩、陆小曼、周作人、沈从文、张恨水、胡风、艾青、钱锺书等现代文人,对李敖、余光中、白先勇、莫言、余秋雨、严歌苓等当代作家,对《奥赛罗》、《戆第德》、《瓦尔登湖》、《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西线无战事》等西方文学名著,作了简约评论,同时探讨了最受国人喜爱的中外小说、影响中国的十大西方思想家等问题。
陆小曼在《爱眉小札》中的一段话,可以说是自辩词。她辩解说,她与王庚的婚姻,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后一年多,她才稍懂人事,明白“两性的结合不是可以随便听凭别人安排的,在性情和思想上不能相谋而勉强结合是人世间最痛苦的一件事。”徐志摩的意外出现,像一道“神辉”,让她认明了心中的隐痛,并自信找到了真爱。
可是,在与徐志摩如愿结婚后,陆小曼并未恬然自得地沉浸于夫妻酬唱的静好岁月,而是依然喜欢受人追捧,依然热衷跳舞、喝酒、打麻将、逛戏院。她那颗不安分的心,并没有因为找到如意伴侣而宁定。徐志摩曾经在写给陆小曼的信中调侃说:有莲时吃莲,有鸡豆时吃鸡豆,有爱时“吃”爱,再过几时,时新换样,又该吃蜜桃,吃大石榴了。的确,陆小曼是一个“吃”爱的女人,而不是以真爱为生命的小龙女。(《真爱与“吃”爱》)
海子在《梭罗这人有脑子》一诗中俏皮地称颂道,“梭罗这人有脑子/看见湖泊就高兴”。的确,梭罗作为深思自然生存对俗世意义的思想者,的确很有脑子,但他的言说脱不了宗教宣传的惯性思维,所以有些布道味。纵观古今中外,以自然为启迪灵性或安顿性命之地的哲人、诗人所在多有。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是庄子,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大声叫嚷以自然为师,是浪漫主义,为一朵野花心旌摇荡,是洛夫的自然宗教。孔子也说,“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梭罗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自然信仰有着超验主义(transcendentalism)的底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刻画一个具体的物象,不如刻画氛围和中介。问题在于,氛围是什么?中介是什么?梭罗没有解答。这和画法里的气韵生动无关。山间湖畔的静谧,是氛围,雨后的彩虹,云中射下的阳光,是中介,让人感悟到天意或超灵(oversoul)。(《“看见湖泊就高兴”》)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