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语言生活动态(2017-2019)》:
1.3.6 摩尔多瓦:议会委员会支持摩官方语言改为罗马尼亚语
摩尔多瓦议会委员会就此前提出的修宪草案给予积极回应,支持修改摩尔多瓦宪法第13条,将摩尔多瓦的官方语言确立为罗马尼亚语而非摩尔多瓦语,且文化、教育、研究、体育和传媒领域都应使用罗马尼亚语。此份宪法修正草案已经自由民主党人士、自由党人士和众议院联名签署并呈交摩尔多瓦议会登记,摩尔多瓦宪法法院也在上月底对此项目给予了积极评价。早在2013年,摩尔多瓦宪政法官就通过“摩尔多瓦共和国国家语言的正确名称为罗马尼亚语”,摩尔多瓦《(独立宣言》文本中也规定了其官方语言是罗马尼亚语。这一做法几年后才被接受。
1.3.7马其顿:议会批准阿尔巴尼亚语为第二官方语言
11月15日,马其顿共和国议会通过草案,将阿尔巴尼亚语设为第二官方语言,扩大了该语言在全国的使用范围。多数党和反对党争论十分激烈,但该草案的通过有利于促进马其顿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机构、医院和法院之间的交流。同时,能够使用阿尔巴尼亚语也是各政党加入佐兰·扎耶夫总理执政下的马其顿社会民主联盟的主要条件。然而,该法案也遭到了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民族统一民主党的反对,他们认为该法案歧视马其顿语,违反马其顿宪法。马其顿总理扎耶夫在法案通过后表示,新政府会竭力整顿和改善马其顿境内使用的语言。
1.3.8 摩尔多瓦:摩议会议长认为罗马尼亚语为国家官方口语
摩尔多瓦议会议长安德里昂·康杜近日表示,摩尔多瓦共和国的官方口语就是罗马尼亚语。他希望宪法第13条能够得到修改,从而使罗马尼亚语取代摩尔多瓦语,成为国家官方语言。在Prime TV一档Replica节目中,这位议长先生谈道:“如果我没弄错的话,摩尔多瓦超过60%的人都认为他们说的是摩尔多瓦语。但是对那些出生于90年代以来的年轻一代来说,他们觉得自己说的是罗马尼亚语。”
1.3.9 法国:法语联盟近三成高管宣布辞职
继法国小说家阿兰·马班库拒绝为法语改革做出贡献后,近日法语联盟基金会管理层的重大人事调整又为马克龙总统的“振兴法语区”计划蒙上了一层阴影。1月18日,法语联盟机构近三成的管理层人员宣布辞职。根据一份官方通告,6名高管辞职的原因是,基金会面临严峻的资金紧缺,难以制定2018年度预算并维持其经营活动。究其深层原因,主要是由于基金会总部和巴黎法兰西大区支部之间关于租金问题出现长时间的争议拉锯。而法国外交部分析人士指出,基金会的难题不只在于拖欠租金,也在于内部结构的脆弱性。据了解,基金会已近十年未募集资金,这是明显的衰退征兆。在马克龙总统雄心勃勃的“法语区振兴计划”背景下,这所致力于传播法语语言文化的非营利性组织究竟何去何从,我们尚不得知。
1.3.10 法国:蒙田智库提议在公立学校开设阿拉伯语课程
法国智库蒙田研究所在9月的一份报告中提议,应在公立学校开设阿拉伯语课程,以防止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想灌输。报告的作者哈基姆称,在学校开设阿拉伯语课程,可有效避免学生前往清真寺或其他教授阿拉伯语的宗教场所。法国教育部长布朗凯对该提议表示支持,并表示阿拉伯语课程不应和其他语言一样,从初中阶段开始开设,而且该课程不仅面向阿拉伯学生,同时也面向所有法国学生。但该提议引起法国左派和极左派政党的不满。法国耸立党(DLF)主席尼库拉称,“这是一个以应对宗教极端化之名实行法国阿拉伯化的计划。”
1.3.11 挪威:语言委员会呼吁政界使用更清晰的政治语言
近日,在挪威克里斯蒂安桑市的一次政府会议上,一位年轻政客指出会议讨论的文件语言晦涩难懂,希望文件以更简单的语言书写。这引起了挪威语言委员会的注意。委员会指出,如今很多政府文件与公告语言含糊、抽象,令人费解。语言不清会导致一系列后果,比如造成下级人员理解偏差,影响政策的传达与执行,或导致公众难以理解政府发布的信息,阻碍公众在政治领域的民主参与。委员会还指出,明确、易懂的政治语言有利于提高讨论、决策和执行过程的效率和效果,部分城市(如斯塔万格市)已经开始推动政治语言的清晰化,每年在语言培训等相关措施上花费数百万挪威克朗。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