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译英工作者、学者及学生参考、研究、学习用书,尤其适合考研、考级、考证学子作为复习资料备考汉英翻译。
· 本书内容基于作者多年来在联合国的汉译英工作经验,主张翻译意思而不是字词。
· 本书案例丰富,向读者展示真正符合英语逻辑,忠实传达汉语意思,能让外国读者看懂的英语译文。
《汉英翻译二十讲》,每讲内容含原文、译文、讲评三个部分。汉语原文选用的是丰子恺、沈从文、夏丏尊、余秋雨等文人学者的经典散文;英语译文地道,由经验丰富的蔡力坚老师翻译。
每一讲的翻译讲评围绕一个话题展开,比如用词、结构、语境等,并通过对重点例句的多版本译文的对比、分析和探讨,讲解汉译英的难点,提示要注意的问题,指导读者在汉英翻译时走出中式思维,译出地道的英文。
【例句】日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地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
【讨论译文】Where there was sunshine, there we would move our chairs. When the cold wind came, however, we would scamper indoors like refugees, each carrying a chair or stool and hastily closing the doors behind us.
第一句的译文据称是模仿下列成语的句式:“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可是这两者的结构不一样,后半句用了“there we would move our chairs”,与前面不对应,与成语用法也不对应,失去了该成语的组合特征,无法引起译者所希望的联想。正常套用该成语的例子(后半句也用there's ),如:“Where there's life, there's hope.” “Where there's love, there's courage.” “Where there's wildfire, there's smoke.” “Where there's tea,there's hope.” “Where there's light,there's darkness.” 等等。所以讨论译文是不通的,如果要把它说得通,那应该是:“We would move our chairs where there was sunshine”。
另外,译者将“逃难似地……逃入室中”译成scamper indoors like refugees,可是不想一想refugees真的是这样逃的吗?虽然中文里确实用了“逃难似地”,似乎相当于“像难民那样”,也就是译者翻译的like refugees,但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进入室内的速度快,而不是说其他方面如同难民。笔者反复说过,翻译最忌讳的就是只看字面,而不看实意,只看局部,而不看整体。中文里用“逃难似地” 来表示逃跑速度快是正常用法,但在英语里说scamper indoors like refugees就非常莫名其妙,因为速度不是难民逃跑的特征,难民逃跑可以快也可以慢,其特征是流离失所,背井离乡,无家可归。那么,人家跑进自己家里怎么可能会like refugees?这就是不加思索、照搬原文用法带来的荒唐结果。
【参考译文】As the sun moved across the sky, we would have to move our tables and chairs around also and always stay where we could soak up the sun. When it suddenly became blustery, we would rush to seek refuge indoors.
第一讲
原文 原始的媒妁
译文 The Ancient Art of Match-making
原文 白马湖之冬
译文 Winter at Lake Baima
讲评 什么叫翻译
第二讲
原文 中年人的寂寞
译文 Midlife Loneliness
讲评 翻译基本要诀
第三讲
原文 泰山日出
译文 Watching the Sunrise on Mount Tai
讲评 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第四讲
原文 我过的端阳节
译文 How I Spent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讲评 翻译中的词语搭配
第五讲
原文 翡冷翠山居闲话
译文 A Sojourn in Florence Mountains
讲评 “健忘”作为有效翻译决策的积极手段
第六讲
原文 国粹与欧化
译文 National Character versus Europeanization
讲评 语境与相关性
第七讲
原文 背影
译文 Dad’s Disappearing Silhouette
讲评 译文表达的合理性
第八讲
原文 渐
译文 Incremental Change
讲评 行文连贯的重要性
第九讲
原文 美术与人生
译文 Fine Art and Life
原文 艺术三昧
译文 The Key to Art Appreciation
讲评 翻译的选词
第十讲
原文 我若为王
译文 If I Were King
讲评 字面含义与语境含义
第十一讲
原文 中国人的病
译文 A Disease That Ravages Chinese Society
讲评 保持译文逻辑性的策略
第十二讲
原文 沉默
译文 Silence
讲评 中英文的差异
第十三讲
原文 时间
译文 Time
讲评 经典概念的翻译
第十四讲
原文 论文人
译文 On Men of Letters
讲评 尽量保留原文风味
第十五讲
原文 论翻译
译文 On Translation
讲评 以钱锺书翻译论为出发点谈翻译
第十六讲
原文 废墟
译文 Ruins
讲评 对仗结构的处理
第十七讲
原文 中秋
译文 Mid-Autumn Festival
讲评 如何保持翻译忠实性
第十八讲
原文 过崔西峡
译文 Tracy Arm
讲评 翻译效果对等
原文 解构乡愁
译文 Homesickness Deconstructed
原文 水乡人素描
译文 A Sketch of Waterside Farmers
讲评 自然过渡
第二十讲
原文 心既能安处处家
译文 Home Can Be Anywhere Your Heart Doesn’t Wander
原文 陶志明
译文 Tao Zhiming
讲评 文学翻译中注意细节的重要性
鸣谢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既有可圈可点的灵活译笔,也不乏值得称道的严谨译法,力坚的译文在文学语言和普通文字间艰难地寻找恰到好处的那一点,规避过度自由的弊端,同时也力避死守原文的通病。——叶子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