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以中国开发性金融的资源配置问题为研究对象,基于资源配置视角,完善了开发性金融理论框架,研究了其产业、地域、社会和国际四个维度上资源配置机理、效率等问题,并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的思路。
开发性金融理论体系由金融本质论、目的论和方法论组成,逻辑完整,内在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组成部分。开发性金融在产业、地域、社会和国际四个维度的资源配置都有不同于其他金融形态的原理和特点。开发性金融资源配置机制包括的核心机制、合作机制和产品机制。通过DEA模型分析显示,开发性金融在社会领域的配置效率高于产业和国际领域。从地域看,开发性金融的地域配置效率,呈现东部地区**,中部和西部无较大差异,东北地区**的趋势。
针对开发性金融资源配置的现状及问题,建议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配置,加大对东北振兴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民生金融和生态金融,提升国际资源配置的价值观。政府管理层面要创新开发性金融监管方式,构建中国特色开发性金融体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