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新结构经济学教研参考》
0.00     定价 ¥ 35.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040543841
  • 出 版 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林毅夫,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教授、院长,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原第三世界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并担任主任一职。2008年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成为担此要职的发展中国家第yi人。2012年任满返回北大,继续教学研究工作。现任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参事,国家“十三五” “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副主席,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主席。2018年荣获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改革先锋称号,并被誉为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探索者。
  
  付才辉,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研究员,教材课程与报告案例研发中心主任。2014年起协助林毅夫教授创办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现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开展新结构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智库建设工作。除了该书之外,还与林毅夫教授合著或主编了多部新结构经济学学术著作以及一些影响广泛的智库报告。每年春季学期在北京大学开设“新结构经济学导论”公共课程、秋季学期在清华大学开设“新结构经济学分析”通识课程。
展开
内容介绍
  《新结构经济学教研参考》是首部专门系统论述新结构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著作,记录了第一届新结构经济学教学研究师资培训班的成果,可谓“集百家之所长,融百家之所思”。由林毅夫教授领衔海内外资深专家与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以及广大师生一道,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号召,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理论创新、新文科建设、经济学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经济学大发展的背景下,深度探讨了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学术研究、学科体系,课程建设、教材体系、人才培养等学科建设的关键内容。该书也专门介绍了如何做新结构经济学的学术研究,如何使用首部学科通论教材《新结构经济学导论》进行教学,以及分享了众多同仁宝贵的新结构经济学教研心得和同学们的学习体会。
  《新结构经济学教研参考》可供广大有志于推动新结构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同仁参考,特别有助于青年师生开展新结构经济学的教学和研习。
展开
精彩书摘
  《新结构经济学教研参考》:
  回顾过去这40年的发展,基本上可以划分成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49年到1978年,那段时期是计划经济时期;第二个时期是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到现在,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期。在计划经济的时代,指导我们的理论是马克思的理论以及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我们参考的经验是苏联计划经济的经验,这个经验当中强调由政府直接动员资源、配置资源来发展一些当时认为关系民富国强的现代化的重工业,目标是希望能够在一穷二白的经济基础上,十年超英,十五年赶美。当时经济学的理论跟西方没有直接的交流,不过当时所用的理论和采取的发展的方式,跟西方主流的经济学是不谋而合的。我们知道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主流的经济学是凯恩斯主义,比如说萨缪尔森的第一本现代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学》里谈到,我们现在都是凯恩斯主义者。凯恩斯主义强调在经济运行当中的市场失灵,主张应该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来克服市场失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原来的殖民地国家纷纷摆脱殖民统治,开始追求他们自己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这就从主流经济学当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子学科,叫发展经济学,而第一代的发展经济学叫结构主义,他们的目标是想帮助发展中国家能够实现民富国强,建立现代化的资本密集的、技术先进的大产业,但他们发现这个大产业在市场经济当中不能自发地发展起来,所以认为有很多市场失灵。因此,也就是依据当时的凯恩斯主义思潮一样,他们主张由政府直接动员资源、配置资源,以进口替代的方式来发展这些产业,因为工业产品主要是从发达国家进口,而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农产品和资源产品,现在他们要自己能够建设工业产业生产工业产品,所以叫进口替代战略。
  因此,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我们跟西方经济学界没有多少参考借鉴,但是经济理论、思想和政策主张基本是相同的,那么这样的理论和政策主张的好处是什么?在国内看得非常清楚,原来我们是贫穷、落后的农业经济,在这样的基础上,靠政府的强力动员资源、配置资源,我们很快就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这就是我前面讲的20世纪60年代原子弹就能释放,70年代人造卫星就可以上天这些成果。但它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存在的问题是经济效率非常低,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在1978年之前经常用很多顺口溜,比如你穿的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当时我们的三大件,手表、缝纫机、自行车,现在看起来都是很简单的东西,但当时是一般家庭所追求的梦想。
  我们的国际地位呢?有了原子弹、有了人造卫星我们就不再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地位,但是在国际上的影响实际上还是非常有限的,因为经济是基础。在1949年的时候,中国的经济规模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占全世界的4.7%,到1978年的时候逐步增加到4.9%,提升非常有限。而那段时间我们人口从大约6亿人增加到10亿人,代表什么?我们人均收入水平跟世界的差距继续在扩大。
  这个情形在中国是这样,在其他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国家也是一样,在政府强力推动下,确实可以建立起完整的现代工业化体系,但是经济效益都非常低,人民生活水平跟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其他推行进口替代的非社会主义的拉丁美洲国家、南洋国家、非洲国家等发展中国家其实也跟我们一样,他们取得政治独立以后在他们国家第一代领导人的推动下,按照进口替代战略的结构主义的思想,确实可以建立起钢铁厂、汽车厂、机械制造业等。但是建立了以后效率普遍非常低,因此外国也专门给这些工厂取了一个词叫作“white elephant”(白象)。它们看起来很大,但是效率很低,需要政府不断地保护补贴才能生存,导致的结果当然也是同样的,这些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明显改善,跟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新结构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意义与建议
吴岩:新结构经济学与新文科建设的相互关系
杨丹:新结构经济学与经济学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董志勇:中国经济学的回顾与展望及新结构经济学的传承
苏雨恒:新结构经济学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
林毅夫: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讲话与新结构经济学

第二部分:新结构经济学与我国经济学的理论、学科和教材体系创新
林毅夫:新中国70年与我国经济学理论、学科和教材体系创新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现代经济学的结构革命
林毅夫:如何做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

第三部分:新结构经济学课程教材建设与《新结构经济学导论》教研指南
刘清田:经济学类专业核心课程结构变迁与新结构经济学的课程定位
付才辉:新结构经济学课程教材建设规划与《导论》的教研指南
付才辉:新结构经济学学科建设初探——走过的路与要走的路

第四部分:资深教师新结构经济学教研心得分享
平新乔:新结构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三点体会
周皓:新结构经济(金融)学——知其难而为之
龚强:新结构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体会
曹淑江:新结构经济学的跨学科教研心得体会
周端明:我与新结构经济学二十多年的教学故事

第五部分:青年教师新结构经济学教学实践展示
斯丽娟: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发展经济学教学设计
王冬:我们在海外教授新结构经济学的体会
熊德斌:一个土行孙的新结构经济学案例教研心得
郑飞虎:新结构经济学教学推广的心得和建议
赵秋运:从北大学习再到兰财教授新结构经济学之路的感想

第六部分:新结构经济学教研与人才培养座谈会录要
颜建晔:新结构经济学博士研究生项目简介
秦涛: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要怎么做?
林毅夫:什么是世界一流学科?
于明:新结构经济学教材体系建设
尹应凯:新结构经济学在上海大学的应用实践
张一林:新结构经济学研究型人才的前置化培养
朱永华:学生如何学习新结构经济学
龚强:如何教学生学习新结构经济学
韩永辉:新结构经济学学科教育建议的两个“鼓励”
刘名远:新结构经济学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
邵汉华:关于新结构经济学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刘名远:新结构经济学课程建设一点建议
柳江:新结构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几点建议
齐睿:新结构经济学在地质大学的应用
座谈会书面发言稿
刘丹:学习运用新结构经济学的心得
彭李科: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结构经济学教学推广建议
……
第七部分:新结构经济学精彩感悟分享录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