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l章 钢的热处理<br>1.1钢的热处理原理<br>1.1.1热处理基本理论<br>1.1.2热处理基本工艺<br>1.2结构钢热处理<br>1.2.1优质碳钢热处理<br>1.2.2合金结构钢热处理<br>1.2.3超高强度钢热处理<br>1.2.4结构钢热处理常见缺陷及预防补救措施<br>1.3不锈钢热处理<br>1.3.1 不锈钢热处理的分类与特点<br>1.3.2奥氏体不锈钢热处理<br>1.3.3马氏体不锈钢热处理<br>1.3.4沉淀硬化不锈钢热处理<br>1.3.5 不锈钢热处理常见缺陷及预防补救措施<br>1.4弹簧钢热处理<br>1.4.1弹簧钢热处理分类与特点<br>1.4.2弹簧钢热处理工艺<br>1.5钢铸件和焊接件热处理<br>1.5.1钢铸件热处理特点和工艺<br>1.5.2钢焊接件热处理特点和工艺<br>1.6工模具钢热处理<br>1.6.1刃具钢热处理<br>1.6.2高速钢热处理<br>1.6.3冷作模具钢热处理<br>1.6.4热作模具钢热处理<br>1.6.5量具钢热处理<br>1.6.6工模具钢热处理常见缺陷及预防补救措施<br>第2章 高温合金热处理<br>2.1 高温合金的强化和热处理基础<br><br>2.1.1 高温合金分类和主要强化方法<br>2.1.2高温合金中的常见相<br>2.1.3加热和冷却时的转变<br>2.1.4热处理类型<br>2.1.5热处理操作和气氛<br>2.2铁基变形高温合金热处理<br>2.2.1常用合金牌号和典型用途<br>2.2.2热处理工艺<br>2.3 镍基变形高温合金热处理<br>2.3.1常用合金牌号和典型用途<br>2.3.2热处理工艺<br>2.4钴基变形高温合金热处理<br>2.4.1常用合金牌号和典型用途<br>2.4.2热处理工艺<br>2.5铸造高温合金热处理<br>2.5.1常用合金牌号和典型用途<br>2.5.2热处理工艺<br>2.6高温合金热处理缺陷及预防补救措施<br>第3章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热处理<br>3.1铝合金的热处理<br>3.1.1铝合金热处理分类与特点<br>3.1.2铝合金热处理原理<br>3.1.3变形铝合金热处理工艺<br>3.1.4铸造铝合金热处理工艺<br>3.1.5美国铝合金的热处理工艺<br>3.1.6铝合金热处理缺陷及预防补救措施<br>3.2镁合金的热处理<br>3.2.1镁合金热处理分类和特点<br>3.2.2镁合金热处理原理<br>3.2.3镁合金热处理工艺<br>3.2.4镁合金热处理缺陷及预防补救措施<br>3.2.5镁合金热处理的安全防护<br>3.3钛合金的热处理<br>3.3.1 钛合金热处理的分类和特点<br>3.3.2钛合金热处理原理<br>3.3.3钛合金热处理工艺<br>3.3.4钛合金热处理缺陷及预防补救措施<br>3.4铜及铜合金热处理<br>3.4.1铜及铜合金分类<br>3.4.2铜及铜合金的热处理概述<br>3.4.3铜及铜合金的热处理制度<br>3.4.4铜及铜合金的热处理设备和介质<br>3.4.5铜及铜合金的热处理操作<br>第4章 精密合金及贵金属合金热处理<br>4.1 精密合金及贵金属合金的应用特性<br>4.2软磁合金热处理<br>4.2.1软磁合金应用及分类<br>4.2.2软磁合金热处理目的及特点<br>4.2.3软磁合金热处理原理<br>4.2.4软磁合金热处理工艺<br>4.2.5软磁合金热处理常见缺陷及预防补救措施<br>4.3永磁合金热处理<br>4.3.1永磁合金热处理目的及特点<br>4.3.2永磁合金热处理原理<br>4.3.3永磁合金热处理工艺<br>4.3.4永磁合金热处理常见缺陷及预防补救措施<br>4.4磁滞合金热处理<br>4.4.1磁滞合金热处理目的及特点<br>4.4.2磁滞合金热处理原理<br>4.4.3磁滞合金热处理工艺<br>4.4.4磁滞合金热处理常见缺陷及预防补救措施<br>4.5弹性合金热处理<br>4.5.1弹性合金热处理目的及特点<br>4.5.2弹性合金热处理原理<br>4.5.3弹性合金热处理工艺<br>4.5.4弹性合金热处理常见缺陷及预防补救措施<br>4.6膨胀合金与贵金属合金热处理<br>4.6.1膨胀合金与贵金属合金分类<br>4.6.2膨胀合金与贵金属合金热处理工艺<br>4.7记忆合金热处理<br>4.7.1记忆合金应用及分类<br>4.7.2记忆合金热处理目的及特点<br>4.7.3记忆合金热处理原理<br>4.7.4记忆合金热处理工艺<br>4.7.5记忆合金热处理常见缺陷及预防补救措施<br>第5章 真空热处理<br>5.1真空热处理的特点<br>5.2真空热处理的基本理论<br>5.2.1气体与金属表面的作用<br>5.2.2真空状态下金属元素的蒸发<br>5.2.3真空状态下金属表面与氧的反应<br>5.2.4真空度、残存气体相对含量与露点<br>5.2.5真空的度量与单位换算<br>5.3真空热处理工艺参数的选择<br>5.3.1真空度的选择<br>5.3.2加热速度和加热方式的选择<br>5.3.3加热时间的确定<br>5.3.4冷却方式与淬火压强的选择<br>5.4钢和合金的真空热处理工艺<br><br>5.4.1合金结构钢与超高强度钢真空热处理工艺<br>5.4.2弹簧钢与轴承钢真空热处理工艺<br>5.4.3工模具钢真空热处理工艺<br>5.4.4不锈钢与高温合金真空热处理工艺<br>5.4.5钛合金真空热处理工艺<br>5.5真空热处理常见缺陷及预防补救措施<br>……<br>第六章 保护热处理<br>第七章 化学热处理<br>第八章 其他热处理方法<br>第九章 航空典型制件的热处理<br>第十章 热处理设备和仪表<br>第十一章 热处理质量控制与检验<br>附录 <br>参考文献内容摘要
《航空制造工程手册:热处理》作为一本工具书,对航空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工艺方法、工艺参数和控制方法、生产过程和操作、质量控制与检验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介绍,并列举了飞机、发动机和机载设备典型零件热处理工艺要求和方法,还对相关的热处理工艺装备、仪器仪表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手册再版时,注重总结我国航空工业热处理近20年来的科研与应用成果、先进经验,吸收先进技术,增加了大量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数据。<br> 本手册不仅是从事航空热处理工程技术人员的实用手册,而且可作为从事产品设计、生产、检验、维修和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还可供其他机械行业人员借鉴。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南大学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