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成因矿物学--原理方法应用(精)
0.00     定价 ¥ 328.00
湖南大学
此书还可采购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030663122
  • 作      者:
    编者:李胜荣//申俊峰//董国臣|责编:刘翠娜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9-01
收藏
荐购
内容介绍
作者结合自己数十年的教学和研究成果,系统总结了最近30多年来成因矿物学在理论、方法和应用方面的新进展;以矿物发生、发展、消亡和变化为主线,阐述矿物个体和系统演化的过程和条件;依据不同条件下形成不同的矿物组合、矿物种属和矿物特征,论述矿物标型的科学内涵,并提供大量最新研究资料;从成分、结构、流体包裹体和矿物相平衡等多个维度,介绍最新开发出来的矿物温度计和压力计;以不同自然作用中矿物分布为基础,全面归纳各种内生、外生和变质作用中的矿物共生组合;基于吉布斯相律,介绍开放和封闭两类体系矿物共生分析的数学方法;在矿物成因分类框架下,以成因矿物族和找矿矿物族的方式,展示辉石族、角闪石族、云母族和长石族按成因和矿化属性分类的最新研究成果;此外,还展示了成因矿物学在地质找矿、珠宝鉴赏和生态环境研究方面的应用成果。 本书适合从事地质学、地球化学、宝玉石学、矿物材料、生态环境、地质资源、地质工程等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的参考教材。
展开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内容及学科体系
(一)成因矿物学概念
(二)成因矿物学研究内容
(三)成因矿物学学科体系
二、理论基础
(一)自然作用理论
(二)晶体化学理论
(三)物理化学理论
(四)地球化学理论
三、研究方法
(一)思想方法
(二)工作方法
(三)矿物学填图
四、学科发展史及未来展望
(一)成因矿物学起源
(二)学科体系的形成
(三)地质找矿实践
(四)在多领域的广泛影响
(五)未来发展展望
五、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矿物发生学
一、矿物发生学概念
二、矿物个体发生学
(一)矿物个体发生的主要介质
(二)矿物成核(发芽)作用
(三)矿物单体的生长
(四)矿物晶面的发育
(五)矿物单体的变化
(六)矿物单体的规则连生
(七)矿物集合体
(八)不同介质条件下的矿物个体发生学
三、矿物系统发生学
(一)矿物系统发生的层次和矿物演化
(二)矿物系统发生的作用场
(三)地球不同圈层矿物系统发生史
(四)陨石及地外星系矿物系统发生史
四、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矿物标型学
一、矿物标型概念
二、标型矿物组合
三、标型矿物种属
(一)高压相标型矿物举例
(二)其他标型矿物种属举例
四、标型矿物特征
(一)形态标型
(二)成分标型
(三)结构标型
(四)物性标型
(五)谱学标型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矿物温压计
一、矿物温压计概念和类型
二、矿物成分温压计
(一)元素分配温压计
(二)类质同象温压计
(三)溶线温度计
(四)稳定同位素温度计
三、矿物结构温压计
(一)同质多象温压计
(二)元素占位温压计
四、流体包裹体温压计
(一)均一温度计
(二)爆裂温度计
(三)流体包裹体压力计
五、其他温压计
(一)多相平衡温压计
(二)热力学相平衡模拟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矿物共生组合
一、概念及意义
二、元素分布与矿物组合关系
三、内生矿物共生组合
(一)岩浆成因矿物组合
(二)伟晶作用矿物组合
(三)热液成因矿物组合
四、外生矿物共生组合
(一)矿物的抗风化能力
(二)沉积成因矿物
(三)成岩和后生矿物
五、变质矿物共生组合
(一)接触交代变质矿物组合
(二)接触热变质矿物组合
(三)区域变质矿物组合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矿物共生分析
一、封闭和开放体系相律
(一)封闭体系相律
(二)开放体系相律
二、矿物共生分析步骤
(一)野外观察
(二)薄片鉴定
(三)组分分析
(四)矿物共生图解
三、矿物共生图解方法
(一)矿物化学成分共生图解
(二)施赖因马克线束
四、矿物组成向量空间与坐标轴变换
(一)矿物(或岩石)组成向量空间
(二)坐标轴变换
五、封闭体系矿物共生分析(戈尔德施密特-艾斯柯拉分析)
(一)矿物共生与化学组成的关系
(二)矿物共生与物理条件的关系
六、开放体系矿物共生分析(柯尔任斯基分析)
(一)组分分析
(二)相律的应用及单变反应的确定
(三)单变反应方程式配平
(四)μK2O-μNa2O坐标中单变线的斜率计算
(五)μK2O-μNa2O矿物共生图解
七、矩阵投影分析
(一)投影分析的基本原理
(二)六元泥质岩体系中矿物共生关系的矩阵投影分析
(三)图解分析的优缺点
八、线性回归和线性规划法在变质作用分析中的应用
(一)组成简并关系及其确定
(二)“额外”组分的处理
(三)线性回归模型化
九、附录
附录一 矩阵方程A·X=Y的求解
附录二 线性代数在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方面的应用
附录三 矩阵关系MV=(Vox)–1Mox的求证
附录四 X=(ATA)–1ATY的求证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矿物成因分类
一、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矿物成因分类沿革
(二)成因矿物族
(三)找矿矿物族
三、拉扎连科成因分类简介
四、辉石成因与找矿矿物族
(一)辉石族概述
(二)辉石对夕卡岩型矿种的标识
(三)AlⅥ-AlⅣ对温压条件的指示
(四)对氧逸度及酸度的指示
(五)对岩浆化学性质的指示
(六)小结
五、角闪石成因与找矿矿物族
(一)角闪石族概述
(二)不同成因角闪石的标型特征
(三)角闪石对矿化作用的判别
(四)小结
六、云母成因与找矿矿物族
(一)云母族概述
(二)不同成因云母族标型特征
(三)与成矿有关的黑云母标型特征
(四)小结
七、长石成因与找矿矿物族
(一)长石族概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南大学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