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七十年与戏剧舞台
二十世纪戏曲现代化的迷思与抵抗
中国戏曲七十年的成就与经验
新中国话剧七十年:映日荷花别样红
舞台上的新中国——中国话剧七十年回顾
新中国七十年话剧创作观念探析
从传统到创新:军旅话剧七十年
年度回顾
丰赡与匮乏
——2019年中国话剧观察
话剧2019:新热闹与老问题
2019年中国戏剧热点现象述评
2019戏曲回顾:探索讲述中国故事的新样式
期待更多释放活力和激情的作品
——2019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述评
深度观察
关于新时期话剧的断想
百年“戏改”
戏曲表演三虑
《赵氏孤儿》与“跨文化戏剧”
从密茨凯维奇到陆帕
——波兰戏剧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热剧点评
《缂丝箭衣》的“跨界”意义
“舞台写作”的加减法
——评北京人艺《名优之死》2018年演出版
做好悬疑“剧”而不是案件再现
——评舞台剧《回廊亭杀人事件》
一个真实不走样的《谷文昌》
《叶甫盖尼·奥涅金》:溢出舞台的诗
一出充满深刻寓意和浓烈情感的现代戏
——河北梆子现代戏《人民英雄纪念碑》观感
《奥德赛》:当“尤利西斯”成了“戈多”
真相是什么?千万别自以为真
《三湾,那一夜》:变化和革新
《茶馆》:一地卑微而又神圣的瓦砾
被颠覆与解构的《茶馆》
把《茶馆》封存在经典里,那是为它“下葬”
青年望见《天边外》
舞台上的《安娜·卡列尼娜》:“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寻求现实题材戏剧的突破口
——评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
2019年北京市戏剧演出信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