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性别书写历史与本文讲述/性别批评丛书
0.00     定价 ¥ 136.00
湖南大学
此书还可采购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0359061
  • 作      者:
    编者:屈雅君|责编:顾世宝|总主编:屈雅君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性别批评始于对文学文本、文学史的女性主义关注和解读,而后才逐渐向艺术和文化领域拓展。本书以时间顺序为主,地域分布为辅。论题中既包含对女性文学史书写的研究、中国女神研究及文学文本的研究,也涉及现代文学史上重要女作家的个案研究和与性别相关的文学母题研究。特别是对中国大陆网络耽美小说的研究,将视线移向一个学界很少关注的领域——耽美文学世界。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女性文学史的书写立场及策略
第一节 寻找传统——中国女性文学史书写的发展历程
一 命名意识:于混沌处走来
二 理论自觉下的兼容与颠覆: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文学史书写
三 多彩的旋律:21世纪初女性文学史书写的蓬勃发展
第二节 中国女性文学史书写的性别立场
一 力求客观的中性书写
二 抒情色彩浓郁的自我解读式书写
三 立场鲜明的女性主义书写
第三节 女性文学史书写的性别立场及策略
一 西方女性主义的认识论
二 中国女性学者对立场及策略的反思
三 女性文学史书写的历时性向度与共时性向度
四 女性文学史书写的人文价值追求
结语
第二章 中国女神“他者”形象研究
第一节 中国女神的世界
一 女神前的中国神话表达
二 中国女神的世界
第二节 两性同体神话
一 中国神话对两性同体观念的表述
二 阴阳同体神话的消退
第三节 女神“他者”形象
一 男神神话的涌现
二 中国女神“他者”形象的形成
第四节 女神“他者”形象的文化阐释
一 农耕文明的到来
二 文字的创造与传承
三 礼制的兴盛
四 女神的“他者”形象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章 “五四”启蒙与文学中的女性主体意识
第一节 启蒙与女性主义的关系
一 启蒙与中国的启蒙运动
二 启蒙与女性主义
三 启蒙与女性文学
第二节 女性话语权与公共空间
一 前启蒙时代女性的沉默
二 “五四”启蒙与女性作为“国民”的声音显现
三 公共领域女性言说之缺憾
第三节 女性人的解放与个性的解放
一 反礼教中“人的觉醒”
二 解除束缚后的自主选择
第四节 女性的发现与女性性别话语的呈现
一 社会层面的女性觉醒
二 女性体验中的主体写作
结语
第四章 张爱玲现象批判
第一节 “爱中的伤逝”与“伤逝中的爱”
一 她们那一代的“怕”与“爱”
二 新语抒“伤逝”
三 霸王别姬还是姬别霸王
第二节 情爱中的“律”与“法”
一 张爱玲的爱情理念
二 张爱玲的叙事策略
三 “律”与“法”的冲突
第三节 张爱玲现象的现代性意义
一 中西城市理念的差异性分析
二 张爱玲现象形成的学理依据
三 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第四节 张爱玲现象的都市化倾向批判
一 张爱玲的精神——体验结构
二 张爱玲现象重构
第五章 消费文化语境中的中国当代女性身体写作
第一节 消费语境下的当代女性作家
一 转型与失落
二 不安分的多重身份
三 网络中的自由身
第二节 消费语境下的女性身体写作文本
一 女性身体写作的主题之一:都市生活
二 女性身体写作的主题之二:身体欲望
第三节 消费语境下女性身体写作的接受
一 女性身体写作作品的传播
二 读者对女性身体写作的影响
结语
第六章 中国内地网络耽美小说文化研究
第一节 关于耽美
一 耽美及相关概念
二 耽美现象的研究
第二节 日本的耽美文化
一 日本本土文化中的耽美元素
二 英美颓废主义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第三节 耽美文化在中国的兴起
一 耽美文化在中国的起源
二 中日耽美小说的区别
三 亚文化性
四 亚文化遮蔽下的主流化倾向
第四节 网络耽美小说的持续发展
一 意识形态收编
二 商业收编
结语
第七章 中国内地网络耽美同人小说文本叙事研究
第一节 中国内地网络耽美同人小说的文本重构
一 文本类型的重构
二 文本构成方式的重构
三 文本情节的重构
第二节 中国内地网络耽美同人小说的性别叙事
一 性别权威与叙事声音
二 性别认同与叙事视角
三 性别主体与叙事交流
第三节 中国内地网络耽美同人小说意义探寻
一 网络文学背景下的性别意义
二 中国网络文学空间的意义追寻
结语
第八章 语言与革命:玛格丽特.杜拉斯在后1968
第一节 以五月风暴为代表的20世纪60年代文化背景描述
一 1968年文化的假亢特征及其亢之为亢
二 1968年文化假亢特征及其亢之为假
三 杜拉斯在革命的第二天
第二节 文本中的杜拉斯主义——革命性的重复
一 1968年文化的民主化倾向与后1968主题上的唯自我论
二 1968年的泛欲化倾向与后1968主题上的欲望彰显
三 语言表现上的杜拉斯主义
第三节 是电影还是杜拉斯——将革命进行到底
一 叙述的可转移性与叙述的不可转移性
二 认同与疏远
三 透明性与突出性
四 封闭的单个虚构世界与开口的多个虚构世界
五 虚构与现实
结语
第九章 美国现代小说女性复仇书写
第一节 复仇母题与美国现代小说
一 复仇母题溯源
二 复仇书写中的女性
三 美国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南大学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