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绪论和结语外,本书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从职能定位、组织形式、职责构成三个维度对选举机构的概念进行解构,将职能意义上的“选举机构”与组织意义上的“选举机构”剥离,澄清了选举机构相关职能与职责的关系。第二章从“体制初建”“机构调整”“恢复发展”三个阶段,对我国人大代表选举机构从专职主义模式向兼职主义模式转型,最终形成专职主义与兼职主义并行模式的历史逻辑进行梳理,从而勾勒出“选举机构模式”的中国元素。第三章围绕“选举机构模式”的域外元素,对“政府部门型”“独立机构型”“混合型”三大机构模式进行比较分析,阐释域外选举机构的普遍价值原则。我国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管理和监督的核心在于公民政治权利的保障,间接选举管理和监督的核心带有权力监督和制约的色彩。鉴于人大代表直接选举机构和间接选举机构的结构性差异,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就直接选举机构和间接选举机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分别提出完善建议。第六章从人民代表大会政治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和代表机关功能定位的角度,阐释其对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选举机构组织和选举工作要求的影响,为我国选举机构模式及其制度完善提供明确的改革依据和方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