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双循环新格局下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研究
0.00     定价 ¥ 88.00
湖南大学
此书还可采购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3668859
  • 作      者:
    作者:王满仓//韩锦绵//刘希章|责编:贺静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提供各类技术装备的战略性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科技进步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加速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发展,是提升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关键。关于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目标定位、发展思路以及实现路径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陕西制定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发展方面的政策具有很强的持续性的现实参考价值。

展开
作者简介

王满仓,男,教授,经济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西安丝绸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西北大学公共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在《管理世界》等国家*权威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与教材12部;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50余项,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主要从事金融政策与制度问题、公司金融与治理问题研究。
韩锦绵,女,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兼任陕西证券研究会副会长。在China Economic Review等权威与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20余项,研究成果获多项省部级奖励。主要从事金融理论与政策、宏观经济问题研究。
刘希章,男,经济学博士,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致力于金融理论与政策、民间金融与宏观经济方面的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阐释了“双循环”新格局下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的理论机理,指出装备制造业与作为供给侧的科研机构、作为中介侧的高技术服务业和作为需求侧的金融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和发展路径。基于此,本书从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现状出发,深度分析当前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证检验了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借鉴国内外经验与模式,提出关中地区应以“产业集群”为建设方向,以“协同发展”为战略方针,以“融合共进”为发展目标,打通经济大循环中的“制造内循环”,实现装备制造业和科技融合,并应顺应“五链融合”政策号召,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困境。本书有助于陕西省关中地区现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增长。本书的研究为陕西省打造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打通经济大循环中的制造“内循环”以及提升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发挥经济大循环中的交流“外循环”提供了现实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握优势,乘势而为,做强、做优、做大”。装备制造业也是关中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地区经济和财政收入的贡献巨大,贡献率仅次于能源化工行业,其发展水平业已成为衡量关中地区现代化程度、科技进步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装备制造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平台,是制造企业科技投入成果转化的桥梁,也是科技创新成果从理论阶段转变为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关中地区高校资源丰富,科技创新能力较强,但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仍未有效建立,科技资源就地转化率不高,科技研发创新与装备制造业的关联度还比较低,因此当前加速推进关中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发展尤为迫切。
该书聚焦于“双循环”新格局下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发展问题的深度研究,首先,从理论上系统剖析了“双循环”新格局下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主要内容、内在机理以及底层逻辑;其次,通过梳理国内外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的经验与模式,总结归纳出可供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发展参考的可移植可借鉴的先进经验模式;再次,从分析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现状出发,深入挖掘当前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明晰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病因”,并依据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科技发展的实际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等方法实证检验了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状况;复次,结合关中地区实际,并依据前文研究结论,提出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的发展思路、目标定位以及政策建议;最后,该书还分专题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具体包括关中地区国有装备制造业企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关中地区民营装备制造业企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新路径研究、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以及数字经济助推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新发展的路径研究五大专题。总体上看,该书体系完备、论证严密充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以及极强的实践指导价值,特别是该书关于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目标定位、发展思路以及实现路径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陕西制定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发展方面的政策具有很强的持续性的现实参考价值,极其有助于形成“双循环”背景下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西北大学校长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展开
目录
0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装备制造业发展思路研究
1.2 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研究
1.3 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
2 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的理论分析
2.1 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内涵
2.2 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主要内容
2.3 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机理分析
2.4 新发展格局下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逻辑
3 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的国内外经验与模式研究
3.1 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的国外经验与模式研究
3.2 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的国内经验与模式研究
4 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现状
4.1 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4.2 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的科技发展现状
5 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之间存在的问题
5.1 集群效应不显著,装备制造业“内循环”体系亟待形成
5.2 对外开放程度较低,装备制造业“外循环”不畅
5.3 平台化转型较慢,装备制造业资源整合效果较差
5.4 供需错位,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价值链“低端锁定”,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5.5 数字化转型较慢,装备制造业实现智能制造任重道远
5.6 人才机制不完善,数字政府建设不成熟,市场环境不够宽松,
6 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的实证研究
6.1 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科技发展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6.2 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的实证分析
7 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的发展思路与目标定位
7.1 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的发展思路
7.2 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的目标定位
8 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科技融合的政策建议
8.1 打造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打通经济大循环中的“制造内循环”
8.2 提升关中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助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8.3 探索云服务新模式,打造“云技术+制造业”新格局
8.4 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困境
8.5 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创造数字化制造业新生态
8.6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助力创新与科技融合
专题一 关中地区国有装备制造业企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专题二 关中地区民营装备制造业企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专题三 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新路径研究
专题四 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专题五 数字经济助推关中地区装备制造业新发展的路径研究
参考文献
重要术语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南大学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