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脑擅长“习惯成自然”
1 大脑的基本设计是“通过少量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
2 精神状态不稳定的原因——大脑也是波动的
3 大脑擅长“习惯成自然”
4 被输入老年小鼠血液的年轻小鼠大脑会衰老
5 “蔡加尼克效应”记忆的性质
6 知识的实践对大脑来说更重要
7 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会带来各种困扰
8 不知为什么大家都认为“记忆力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退”
9 人类是通过失去某些能力而演化的
10 人脑还没有习惯城市生活
11 通过分析“活生生的大脑”来探索治疗方法的“大脑活动图计划”
12 警报响起时,大脑会不自觉地解释为误报
13 锻炼专注力的方法
14 通过移植“AI芯片”开发大脑潜能
第2章 人们偏好“因果报应”?
1 人们偏好“因果报应”?
2 沉迷游戏也能促进自我管理?
3 O型血的人自杀率低?
4 意念训练对减肥有效?
5 女性不擅长表现自己?
6 彼得原理——公司高层会被无能的人占据?
7 精英人士对不平等更宽容?
8 星座并不是毫无道理的?
9 警犬和缉毒犬——“狗狗的嗅觉比人类灵敏一亿倍”是真的吗?
10 证明科学假说“无法复现”的研究
11 科学正确与社会正确是两码事
12 为什么科学数据和事实无法战胜人的情感?
第3章 用数学证明“村八分”的本质
1 用数学证明“村八分”的本质
2 队列研究——对团体进行跟踪并充分利用获得的数据
3 集体智能——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
4 “多样性”是真的有益,还是只是一种肤浅的口号?
5 什么是富裕?——降低幸福感的“时间贫困”
6 “悠闲的生活”幸福吗?——反不劳而获效应
7 有钱人会变得更有钱的“马太效应”
8 是谁引发了潮流?
9 对艺术价值进行量化的挑战性研究
10 缓解交通拥堵的最优和次优策略
11 电子烟真的有益吗?
12 新人教师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发挥其能力?
第4章 尝试提高心理推测能力吧
1 高心理负荷的读书活动有助于提高心理推测能力
2 凭直觉做出的判断偏好更稳定,也更利他
3 目标不清晰,心情也会不好
4 人在受到关注时更愿意做好事
5 参加会议和演讲时应该坐在会场的什么位置?
6 有焦虑症的人应该“把心中的不安写下来”
7 人的选择非常感性且没有逻辑
第5章 基因是高密度的信息仓库
1 可用于人类的“基因编辑技术”
2 引发争议的“人类基因组编写计划”
3 “DNA鉴定”会造成冤案?
4 对于未知的东西,人们并不知道自己有多么无知
5 “转基因蚊子”能成为新的灭蚊手段吗?
6 有害菌、有益菌——人体内居住着数百万亿个细菌
7 “体内菌群”会影响大脑
8 DNA会成为存储数据的优质媒体吗?
第6章 人脑与AI
1 AI抛出的问题:到底什么才是人?
2 AI所隐含的“安全漏洞”
3 超越人脑的“计算机将棋程序”所预示的未来
4 让顶级人类专家与AI协作会如何?
5 AI自动翻译会如何影响日本人?
6 所有汽车都自动驾驶的话,市中心的交通网络会发生剧变
7 复原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文书的AI
8 可以自主辩论的AI的实力
9 能鉴定古典绘画的AI的惊人能力
10 人造AI艺术家“艾达”的存在意味着什么?
11 拯救临床的诊断AI的实力和准确性
12 引领AI前沿的中国的强大实力
13 我们必须面对一个哲学问题:人类独有的能力是什么?
14 社会偏见会如实地传导给AI
15 比人类更善于决策的“深度Q网络”
第7章 “环保”难题
1 为什么“健康饮食”并不环保?
2 人类活动在自然波动面前是微不足道的
3 漂浮在全球地表的数十万亿个“微塑料颗粒”
4 生态系统每年会为人类带来高达20万亿美元的收益
5 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遵循“维尔赫斯特-皮尔方程”
第8章 互联网的“功过是非”
1 百家争鸣下互联网的“二宗罪”
2 社交媒体促使人们的观点两极分化
3 推特在科研领域的有效运用
4 求职者与企业之间围绕“私密账号”进行的猫鼠游戏
5 Mechanical Turk——兼顾速度和成本的“网络众包”
6 令人震惊的中国新型量子计算机研究成果
7 线上会议需要重视听觉传达
8 如果能将数字信息搬运到大脑中,人类的存在方式将迎来巨大的变化
9 远程办公让总工作时间增加了10%
第9章 探索“健康”而非“疾病”的原理
1 根据个人“基因组信息”制定最优的治疗方案
2 个性和癖好也算疾病?
3 对疾病名称进行战略性宣传的“贩卖疾病”
4 饱受争议的“唐氏综合征产前教育法案”
5 即便罹患癌症,生存的可能性也比死亡要高
6 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正在下降?
7 人类研发的疫苗大幅降低了埃博拉出血热的死亡率
8 至今依然没有被消灭的“鼠疫”
9 最为世人所熟知的疫苗
10 和新冠病毒类似的“冠状病毒OC43”
11 爱睡觉的人不易感冒——免疫力与睡眠之间的密切联系
12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