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敬(明嘉靖三十七年至崇禎十二年,一五五八至一六三九),字仲輿,號楚望,湖北京山人。三十一歲中進士,曾任縉雲縣知縣、户部給事中、江陰縣知縣。著述數百卷,傳世作品爲《九部經解》和《山草堂集》。《明史》《明儒學案》,皆有其傳記。黄宗羲稱郝氏爲官『不爲要人所喜,考下下再降。遂掛冠而歸,築園著書,不通賓客。《五經》之外,《儀禮》《周禮》《論》《孟》各著爲解,疏通證明,一洗訓詁之氣。明代窮經之士,先生實爲巨擘。』清初學者陸世儀説:『楚望議論顛倒縱横,大約三王(王陽明、王龍溪、王心齋)之餘,李卓吾之次耳。此書後必有喜之者,其力量亦甚可畏。』(《思辨録輯要後集》卷十一)萬斯同《明史》卷三百八十五稱:『敬居諫垣,數有論奏,而爲要人所惡,謫知江陰縣。偃蹇不得志,投劾歸。自是杜門謝客,專務著述,《五經》及《周禮》《儀禮》《論語》《孟子》咸爲之解。超然朗詣,不襲先儒陳説,窮經者盡宗之。又著《山草堂》二十八種,皆談經緒論。自古儒者釋經之勤,未有若敬者。』章學誠則贊曰:『明代湖北人士著書之富,莫過于應城陳士元,敬則其亞者也。然陳氏于諸經之外,旁及二氏百家,蓋以博雅爲宗,非敬例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