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还只是11岁大的孩童,我陪同父亲和他的几个艺术家朋友,踏上了他们一年一度去往马萨诸塞州卡普安的旅途。我不但被他们允许同行,还被允许可以画自己的画 , 不过只是在小小的20厘米×25 厘米的油画板上。那次旅行对我来说最记忆深刻,而且常常想起每天结束时艺术家们相互讨论、评论的情景。
那时,我们会把画作靠在石头上或者用捕龙虾器撑起来。我记得当时他们讨论的不是关于画作的主题,而是并非实物的内容。评论常常是“我喜欢你的做法,让我们的目光从左边所有的物体被吸引到右边那一小点颜色上”,或者是“我认为为了突出底部那一小块东西,你在那块区域使用大片的深灰色块的方法起效了”,又或者是“整个背景太过于复杂,以至于我被牢牢吸引在那块地方,不能让注意力回到画面中”。
那就是他们思考绘画创作的方式。我认为那也是所有娴熟的具象派的画家思考绘画创作的方法。不管怎样,这就是我所学到的怎么去思考的方法。并且我认为也是我如何来写这本书的方式。
多年以后,当我开始教户外风景绘画讲习班的时候,我仍旧会组团去普罗旺斯、托斯卡纳、缅因州和塔奥斯等地,或者去一些相当有写生潜力的风景地。我发现最有趣的是,特别是在欧洲,绘画的“对象”,柏树、薰衣草田(最醉心的)、山边高处宏伟的古老村庄,这些景色是那么地迷人。一开始,每个人都画得像明信片一样。他们画的是“普罗旺斯”,我没法告诉你在画上看到了多少街边的铁制路灯。
在绘画旅行起初的一天或者两天,我们每到一个新地方进行绘画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迫不及待地跳下货车架起画架就开始作画,他们都擅长在画布上使刷子。但是作为老师,我这会儿会让学生们尽可能地慢下来并且思考绘画主体“背后”的东西,先想想物体形状,它们在画面上的排列,以及画面上呈现出的视觉律动,这也就是本书中考虑的问题。这本书原本也许会叫《形状、形状、形状》 ,配以副标题“和它们在画面上的排列,相互作用以及律动”。显然我认为这样起名有点笨。
当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不得不更加深入地思考这个我思索多年的问题。我将这些问题分类,并且创建一些练习,这样你就可以更加直接又方便地了解我的想法。我所不能预料的是我到底学了多少,这些知识点会影响我自己原来的理解到何种程度,并体现到我自己个人的画作中去。
绘画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可以伴你终生,并能让你不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想法,从而引领你的方向。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给你一些额外的知识启发。当然这也能帮助你创作出更加成功的画作以及更加统一的画风,这样你就会兴奋地鼓励自己想要画更多的画。同时,会使你更有洞察力并且有突破性的进展,还能使你更有灵感,会让你画出更好的画作,就会使你……好吧,你了解我想说的了。在一生中按你特有的想象力追求你想要的灵感。或许你能做得比那更好!
目录
引言
构图是什么?
怎样运用本书
第一章
画面的架构
学习大师作品·四种最重要的构图线·八种常见的画面架构·水平线和垂直线·十字形架构·十二种构图的基本原理·强化轮廓的速写·示范:发展一套完整的绘画流程
第二章
抽象化体块:裁剪与取景
用明暗体块来创造兴趣点和戏剧性·考虑抽象体块,而不是物体·找寻主要的抽象体块·取景框的使用·参考较好的照片来着手绘画·找出满意的构图·改变你的视角·临摹你喜欢的画作·最大限度地利用每一次参观美术馆的机会·一天一幅构图·素描小窍门·缩略图·示范:当你绘画的时候,规划一下大体块
第三章
色块
所有你看到的是色块·颜色的三种属性·理解色彩·色轮 :3D立体化思考·扩展你的色彩词汇·色彩温度·过渡色·调色板和颜料·掌握绘制绿色的技巧·控制边缘·边缘的控制是成功的基础·笔法:你的个性笔迹·画面质地和底色·笔刷是不会思考的·示范:聚焦于抽象化色块
第四章
将视线引领到画面中
将你的构图当一个整体来揣摩·调整对比度来更好地引导视线·视觉干扰是什么?·向学生们的作品学习·示范:将视线引领到画面之中·示范:考虑画面上的流动感
第五章
伟大画作的展示
近距离看一下19世纪和20世纪绘画大师们出众的构图范例
第六章
表达你的艺术语言
好好欣赏一下伊恩近期的画作,并且学着启发你自己在处理绘画时的艺术语言
总结
索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南大学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