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弗洛伊德家书(精)
0.00     定价 ¥ 59.00
湖南大学
此书还可采购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1690047
  • 作      者:
    作者:(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编者:(德)米夏埃尔·施罗特|译者:刘颖//傅琪
  • 出 版 社 :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认为,弗洛伊德长年沉醉在心理学研究中,很少有时间像常人一样关心家庭和子女。其实,弗洛伊德是一位非常有责任心的父亲、祖父。每当子女们需要的时候,总是能得到他的帮助。
  他通过书信的方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给予子女们许多建议,不仅让他们渡过难关,而且维系了家庭的团结。《弗洛伊德家书》首次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给子女们和孙儿们的500多封书信结集出版,向世人展现了一位关心子女的父亲和祖父的形象。
展开
精彩书摘
  《弗洛伊德家书》:
  马蒂尔德·霍利切尔,本姓弗洛伊德(1887—1978)生平简介1886年9月13日,弗洛伊德与他相恋了4年多的新娘玛莎·贝尔奈斯结婚。次年10月16日大女儿出生。
  她的名字得自与弗洛伊德有忘年之交的老师约瑟夫·布罗伊尔的妻子马蒂尔德。名字是弗洛伊德自己取的,就像对所有孩子一样,都要根据这样的原则,即女孩的名字要源自出身维也纳犹太市民阶层的友好家庭,并让弗洛伊德觉得适合她。而男孩子要按照科学和政治的大家来取名。第一个孩子的出生通常会让父母分外精心,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弗洛伊德在这个问题上也不例外:不仅给他的岳母和妻妹寄发详细的报道,就连朋友和同事威廉·弗赖斯他也连写了两个月的信讲述这令人高兴的事:“我的小宝贝棒极了,她能睡整宿的觉了,这是每个父母最大的骄傲。”这个宝贝女儿直到1909年出嫁,都是他最喜欢的孩子。
  马蒂尔德上过一段时间学,但1896年4月可能因病退学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是家庭教师来给她上课。从1898年秋天起,她上了一个私立女子学校,毕业后会成为教师(安娜也是走的这条路),但是没有大学文凭—那时在奥地利尚无正规的女生可以参加的高中毕业考试。
  从1902年起,她继续参加私人组织的补习班;1903年起,她开始在一个专为妇女和女孩开设的教学知识课程联合会中听讲座。她频繁去听歌剧、音乐会,看戏剧、艺术展,而且大量阅读。尽管她喜欢定期举行的妇女社交小聚会和舞会,那些是未婚女性群体社会生活的集中体现,但她还是很抱怨:决不被允许单独出门的“女孩”的命运。
  从一封她写给年轻朋友的信中可以看出,马蒂尔德不能忍受精神活动的匮乏。有段时间她打算将一本书从英语翻译过来。她对父亲的理论很感兴趣,比如她熟知日常精神病理学,校对了父亲一本最流行的新作,并想为他做更多的工作。“但是他可能不需要我。”她喜爱学习,尤其是医学。汉斯·兰佩尔回忆道:“马蒂尔德是除小姨米娜外,弗洛伊德教授最常与之交谈的人。”她与妹妹安娜一样,都对精神世界感兴趣。姐妹俩都于1915年上过父亲大学的讲座课,在此前一年,当弗洛伊德的争论性报告《精神分析运动的历史》出炉后,马蒂尔德急忙要了一本,以了解关于各个时代的一些知识,“那时我还太小,你也不能给我讲解什么”。但不同于安娜,马蒂尔德的存在就是为了结婚的;小她8岁的妹妹已经有了工作机会,她还没有,这既与精神分析的不同发展状态有关(安娜已经作为1919年成立的精神分析出版社的英语翻译,开始了她相关行业的职业生涯),也与妇女学习和女性工作等职业行为的广泛的社会变化有关。不过弗洛伊德发现,他的小女儿确实不同于她的姐姐,可能远不止对精神分析感兴趣和有纯粹的女性工作这些了。
  一个幸运的偶然,让马蒂尔德在维也纳停留的几个月期间,找到了未来的丈夫。我们从父亲写给她的信中,能够得知很多她选择伴侣的标准和弗洛伊德对此的看法。很明显,她那时就一心想着结婚,忧心忡忡,弗洛伊德不得不用父亲的权威和爱的全部力量来安抚她。一个已经交往了很长时间的男朋友是一个慕尼黑医生的儿子,最终也未能成婚,因为那个年轻人不是犹太人。而1908年春天在梅兰长达几个月的疗养中,他找到了一个新的男朋友,一个大她13岁的维也纳犹太商人,他们相识已经两年多了。她对这个人的感情坚定不移,尽管父亲并不欢迎他。弗洛伊德认为,马蒂还太年轻,新郎又虚弱多病,况且弗洛伊德信中已经有了女婿的中意人选,那就是他的一个学生,出色的匈牙利小伙儿,桑多·费伦斯齐,一个与弗洛伊德家联姻的表兄,恩斯特·瓦尔丁格回忆道:“一个商人在那里(柏格街)不被完全接受,人们更愿意马蒂尔德找一个学者当丈夫。”但是弗洛伊德并没有反对女儿的决定。
  被选中的人叫罗伯特·霍利切尔(生于1875年8月4日),是一个贸易机构的业务主管,说得更确切些是“一个大的外国丝绸工厂的代理人”。就像马蒂尔德补充的那样,与心理学家完全不搭界。他不是很富有,马蒂尔德的嫁妆也没能让他重视,从这个方面讲,马蒂尔德并不是一个好的结婚对象,但他也不顾家里提出的条件娶了她。直到“一战”前他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在战争期间他的生意甚至尤其好。在此之后,他便一再陷入困境。1931年12月,弗洛伊德写信给一个英国的亲戚,说罗伯特一分钱也赚不到了,现在完全靠他的资助生活,马蒂尔德1933年告诉家里,“再没什么生意可言了,只有亏损和困难”。罗伯特那时做蜂蜜和蜂蜡生意,按理说应该是咖啡厅最常用到的。在家里,他的性格是有些分裂的,一方面,他言语悲观;另一方面,弗洛伊德认为“他很温柔,也很能干”。安东·瓦尔特,马丁·弗洛伊德的儿子说:“当皇位继承人弗兰茨·费迪南德在萨拉热窝遇刺后,姑父罗伯特就做出了战争开始的预言。希特勒在德国夺权后,他说,他还会到奥地利的!”爷爷说:“我们确实生活在一个可怕的年代,姑父罗伯特说得一点没错。”与此相应,瓦尔丁格也把他说成是情绪恶劣、习惯性抱怨发牢骚的人。尽管如此,他却是个善良、正派的人,只是遗传了负担沉重的家庭时会患上精神疾病的毛病。
  ……
展开
目录
前言
马蒂尔德(马蒂)和罗伯特
马蒂尔德·霍利切尔,本姓弗洛伊德(1887—1978)
生平简介
信件

马丁和艾尔奈斯蒂娜(艾斯蒂)
马丁·弗洛伊德(1889—1967)
生平简介
书信

奥利弗(奥利)和韩尼
奥利弗·弗洛伊德(1891—1969)
生平简介
书信

恩斯特和卢齐厄(卢克斯)
恩斯特·弗洛伊德(1892—1970)
生平简介
书信

索菲(索芙)和马克斯
索菲·哈尔伯施塔特,娘家姓弗洛伊德(1893—1920)
生平简介
信件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南大学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