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理论实践与新技术应用(精)
0.00     定价 ¥ 318.00
湖南大学
此书还可采购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5979599
  • 作      者:
    作者:黄光庆//尹小玲//袁少雄//王钧|责编:林记松
  • 出 版 社 :
    广东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2-01
收藏
荐购
编辑推荐

中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城市的大量建设工程对生态环境形成冲击,甚至影响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有助于更加理性地进行城市建设,对中国快速城镇化的发展及提升城镇化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书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理论、方法和应用有机结合的思想,可以供高等院校的地理学、生态学、资源环境科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及科研人员学习使用,为他们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可作为从事规划与设计、行政管理、政府决策等相关研究行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展开
作者简介
  黄光庆,广州地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注册城市规划师,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主任,广东省地质灾害应急研究中心主任,中文核心期刊《热带地理》主编。主要从事区域资源、环境演变、地址灾害防治、地理信息技术、区域与城市生态规划、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等工作。已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SCI收录论文80多篇,出版合作专著3,获科技进步奖、规划奖、环保奖等各类科技奖11项。
  
  尹小玲,博士,广州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现任中国地理学会会员、生态学会会员、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协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评议专家。长期从事资源环境演变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网络组织、城市化与城市形态演变等领域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软科学项目和地方咨询项目等工作。
  
  袁少雄,博士,广州地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长期从事区域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安全、生态空间规划等领域的技术咨询工作,并专注于时空大数据、机器学习方法在生态环境评价、地质灾害预测、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3项,参与国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十多项研究工作。申请中国专利十多项,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3项。
  
  王钧,博士,广州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广东省地质灾害应急技术研究中心成员、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会员,国际期刊审稿专家。长期从事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地质灾害、生态修复等方面的跨学科研究工作,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广东省科学院人才项目等5项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7项,获得软件著作权4项,以主要完成人获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1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主要介绍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形成背景、概念演化与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此基础上定义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内涵,从理论上梳理了地理空间尺度在生态格局中的表现差异,以及城市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整体思路、应用,探讨区域生态格局的构建框架及方法。本书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传统技术和新视角相结合的方式,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内涵、构建方法、建构流程进行系统梳理,分别针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一般过程、多尺度地理空间下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异同性,以及新技术在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中的应用等三大内容,进行理论与方法的建构、及案例说明。本书中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针对几个不同的区域,且不同区域的方法有各自的特点,同时又发展了新技术,采用遥感反演的新型科考技术获取数据,并且在大数据平台上结合机器学习的方法构建生态安全格。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城镇化与生态安全
第一节 生态安全问题的形成背景
一、人口城镇化
二、土地城镇化
第二节 生态安全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
一、我国生态文明政策
二、我国的实践探索——"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

第二章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生态安全格局概念演化
一、相关概念梳理
二、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定义
三、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原则和目标
第二节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发展历程
一、生态城市发展理论
二、国外相关理论的演进过程
三、国内相关理论的演进过程
四、国内外的实践
第三节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空间布局
一、空间辨识
二、空间布局
三、空间布局的生态目标——生物多样性
四、空间布局的非生态目标——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监管的技术方法
第一节 方法体系与程序
第二节 区域资源环境的调查
一、调查指标和要素
二、调查方法
三、调查流程
四、监测与预警技术

第四章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第一节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框架
第二节 生态安全评估
一、生态敏感性与生态安全
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
第三节 案例分析
一、总体思路
二、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指标构建
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指标构建
四、生态安全格局情景构建

第五章 生态网络构建
第一节 城市生态网络与生态安全格局
第二节 分析思路与评价方法
一、构建过程和层次分析法
二、生态敏感性评价
三、生态干扰评价
四、生态风险评价
五、生态网络构建思路
第三节 案例分析
一、研究区概况
二、生态安全评价
三、市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结果
四、市区生态网络构建方法
五、市区生态网络构建结果

第六章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尺度差异
第一节 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生态安全格局
第二节 总体思路与框架
一、生态系统特征分析
二、生态安全水平分析方法
第三节 案例分析
一、研究区概况
二、单因素生态安全水平分析
三、市域范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四、都市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五、中心城区生态绿地景观格局构建

第七章 小流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第一节 小流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总体思路与框架
第二节 生态适宜性评价
一、水资源保护适宜性评价
二、耕地资源保护适宜性评价
三、森林资源保护适宜性评价
四、水源涵养能力评价
五、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六、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
第三节 案例分析
一、研究区概况
二、小流域单元划分结果
三、小流域生态适宜性评价
四、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第八章 联围系统控制下的生态安全格局
第一节 联围系统与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第二节 联围系统控制下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思路与方法
一、构建思路
二、生态敏感性评价
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四、生态适宜性评价
第三节 案例分析
一、研究区地理位置
二、生态位及生态结构解析
三、生态安全用地空间评价
四、生态安全格局情景构建

第九章 灾害对生态安全的影响
第一节 山洪灾害对广东省的影响
一、广东省自然环境特征
二、广东省社会经济特征
三、广东省山洪灾害概况
四、广东省山洪灾害分布特征
五、本节小结
第二节 小流域地表特征及灾害特征信息提取
一、基于遥感技术的群发性灾害自动识别
二、小流域水文地貌特征信息提取
三、小流域地表覆盖与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四、单体灾害堆积体体积参数提取
五、区域群发性灾害堆积体体积计算
六、本节小结
第三节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一、大尺度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二、中尺度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三、小尺度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四、本节小结
第四节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预警阈值关键技术
一、山洪灾害野外监测预警系统
二、山洪灾害预警阈值分析
三、山洪灾害预警模型验证
四、本节小结
第五节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自然灾害综合承灾能力评价
一、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二、结果分析
三、研究结论探讨
四、本节小结

第十章 大数据技术在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中的应用
第一节 构建大数据平台及数据分析实验
一、部署平台选择
二、硬件架构
三、网络体系结构
四、操作系统
五、 CDH群集安装
六、数据的上传与存储
七、数据整理与分析
第二节 基于逻辑回归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一、研究方法
二、模型简介
三、研究区域
四、环境变量
五、构建流程
第三节 结果分析
一、 GSPM及预测结果
二、 BSPM及预测结果
三、 OSPM及预测结果
四、 GSPM、 BSPM和OSPM的异同
五、预测结果与已有规划的异同
六、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南大学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