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第一章 各奔“东西”——20世纪前期
留学浪潮中的美术生
第一节 20世纪初赴日留学浪潮与美术生
一、清末留日运动的缘起
二、留日运动的趋势及特点
三、留日生的历史影响
第二节 留日美术生的人员结构
一、绘画专业美术生
二、雕塑专业美术生
三、留日女子美术生
四、台湾地区的留日美术生
第三节 20世纪初留学欧洲的美术生
一、留法勤工俭学大潮之前的美术生
二、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与美术生
第四节 留欧美术生的人员结构
一、油画专业留学生
二、雕塑和工艺美术专业留学生
三、留欧的女性美术家
第五节 留日与留欧潮流的特征分析和比较
一、留日美术潮流的总体特征
二、留欧艺术潮流的总体特征
三、“双重身份”——留日又留欧的艺术生
四、近现代留日与留欧艺术潮流的特征比较
第二章 转借东洋与直抵本源——留日生与留欧生
美术观念的接受与形成比较
第一节 留日生美术观念的接受与形成
一、日本学院美术教学对留学生美术观念的影响
二、日本在野艺术思潮对留日生美术观念的熏陶
第二节 留欧生美术观念的接受和生成
一、欧洲学院教学对留学生美术观念的影响
二、学院之外的艺术思潮对留欧生的影响
第三节 留日生与留欧生美术观念的形成比较
一、日本和欧洲学院教学体系对留学生影响的比较
二、学院之外社会美术思潮对留学生影响的比较
三、美术观念接受方式的比较
第三章 感性混融与纯正坚实——留日与留欧
美术创作观念比较
第一节 留日生美术创作观念及风格特征
一、印象派、后期印象派的混杂——留日油画家风格特征
二、东洋样式的模借与折中——留日中国画家的风格特征
三、美感、实用和东方意象——留日生的工艺美术风格
第二节 留欧生美术创作观念及风格特征
一、学院写实与现代样式——留欧生油画艺术风格特征
二、中西美术的多元融合——留欧洲油画家的国画创作
三、“罗丹以降的写实主义”——留欧生雕塑艺术风格特征
四、法国现代装饰与民族传统的交融——留欧生工艺美术的风格特征
第三节 留学生美术创作观念的趋同性
一、西方艺术流派的影响
二、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融入
第四章 “东京样式”与“巴黎威风”——留日与留欧
美术教育观念及模式比较
第一节 留日生对日本美术教育体系和观念的模仿
一、日本范式——留日生与公立美术教育
二、日式色彩——留日生与私立美术教育
第二节 留欧生对欧洲美术教育体系和观念的移植
一、“调和中西艺术”——林风眠、林文铮等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美术教学
二、“法国学院派的威风”:徐悲鸿、吕斯百等与中央大学艺术系教学
三、其他具有欧洲学院教学色彩的美术院校
第三节 留学生美术教育观念的一致性及学制转变
一、留日与留欧美术教育观念的共同之处
二、近代学制改进与美术教育模式的转变
第五章 传承与转型——舶世纪前期留日与留欧
美术生影响比较
第一节 留日生与美术启蒙、美术教育的拓荒
一、译介西方美术理论,推导美术运动
二、开创岭南画派;开启台湾地区美术新格局
三、早期西式美术学校的拓荒
四、引入短暂的现代派艺术思潮和左翼文艺运动
第二节 留欧艺术运动与现代美术教育体系的建构
一、海外团体的组建及艺术运动的推展
二、回国后本土艺术运动的倡导
三、美术教育机构的创办与学科的系统化、学理化
四、蔡元培早期美育思想和推动作用
第三节 时代选择与留学生美术观念的转型
一、本土化转变:从移植西方到民族融合
二、大众化转变:从个体理想到面向社会现实的转向
三、价值趋同转变:从多元并存到和抗日救亡的统一
结语 留学浪潮与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
附录一 近现代留(游)学日本美术生名录(1902-1937)
附录二 近现代留(游)学欧洲艺术生名录(1897-1937)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