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摄影构图法则(让画面从无序到有序)
0.00     定价 ¥ 99.00
湖南大学
此书还可采购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22460158
  • 作      者:
    编者:雷波|责编:张素芳//孙炜
  • 出 版 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针对使用相机或手机拍摄照片的创作者,本书较为全面地讲解了摄影拍摄过程中应该了解的构图基本理论与技法。 此外,本书针对人像、风光、建筑、动物、植物等常见摄影题材讲解了数百种实战构图技法。 本书内容丰富、理论全面、文字精练、示例精美,不仅适合创作者自学翻阅同时也可用作开设了摄影相关专业的各大中专院校的教材。
展开
目录
第1章 构图的定义及影响构图的各个因素
1.1 构图的定义
1.2 构图的两大目的
1.2.1 从无序中寻找有序,确立画面主体
1.2.2 赋予画面形式美感
1.3 镜头焦距对构图的影响
1.3.1 广角镜头
1.3.2 中焦镜头
1.3.3 微距镜头
1.3.4 长焦镜头
1.4 使用相机网格/水平仪辅助构图
1.5 是先对焦还是先构图
1.6 曝光操作对构图的影响
1.7 色彩对构图的影响
1.8 构图的加法与减法原则
1.8.1 加法原则
1.8.2 减法原则
1.9 学习构图要培养4个意识
1.9.1 培养瞬间意识
1.9.2 培养“镜头眼”意识
1.9.3 培养边框意识
1.9.4 培养多角度观察意识
第2章 主体、陪体、留白的作用及使用技巧22个
2.1 理解并学会突出主体
2.1.1 主体的概念与作用
2.1.2 利用主体画龙点睛
2.2 理解并掌握陪体处理方法
2.2.1 陪体的概念
2.2.2 陪体的作用
2.2.3 陪体的处理方法
2.3 理解并掌握前景的6个运用技巧
2.3.1 用前景引导视线
2.3.2 用前景约束视线
2.3.3 利用前景表现出三维空间
2.3.4 利用前景表现身临其境的冲击感
2.3.5 利用前景丰富画面元素
2.3.6 利用前景遮挡画面缺陷
2.4 注意控制前景比例
2.5 理解背景的三大作用
2.5.1 背景的对比衬托作用
2.5.2 背景的说明作用
2.5.3 背景简化画面作用
2.6 从绘画理论理解留白
2.7 留白构图的4个作用
2.7.1 营造画面意境
2.7.2 突出主体
2.7.3 营造运动空间
2.7.4 留白要合乎画面所占比例
2.8 留白与负空间
2.8.1 负空间的定义
2.8.2 认识负空间的意义
第3章 理解点、线、面的作用及使用技巧11个
3.1 画面中点的作用及塑造方法
3.1.1 摄影构图中点的作用
3.1.2 画面的视觉焦点
3.1.3 摄影中塑造点的方法
3.2 画面中线的作用及塑造方法
3.2.1 线条的3大作用
3.2.2 线条的2种类型
3.2.3 寻找线条的6种方法
3.2.4 三种不同线条样式的情感内涵
3.3 用拍摄技法创造性发现线条
3.4 摄影构图中点、线、面的综合运用
3.4.1 点与面
3.4.2 线与面
3.4.3 点、线与面
第4章 19常用基本构图法则
4.1 理解核心构图法则——黄金分割
4.1.1 什么是黄金分割
4.1.2 在拍摄中如何应用黄金分割
4.1.3 九宫格构图
4.2 17种必须要掌握的构图法则
4.2.1 三分线——自然稳定的构图
4.2.2 水平线——宽阔稳定的构图
4.2.3 垂直线——高大灵活的构图
4.2.4 斜线——活力无限的构图
4.2.5 S曲线——优美柔和的构图
4.2.6 对角线——强调方向的构图
4.2.7 放射线——发散式构图
4.2.8 框架——更好地突出主体
4.2.9 对称——相互呼应的构图
4.2.10 透视牵引——增强空间的构图
4.2.11 散点——随意自然的构图
4.2.12 正三角形——稳重具有力度感
4.2.13 紧凑——突出主体的构图
4.2.14 倒三角形——不稳定的动态感
4.2.15 交叉线构图法
4.2.16 螺旋线构图法
4.2.17 C形构图法
第5章 均衡、节奏、对比、残缺等27种高级构图法则
5.1 利用构图形成多样统一
5.1.1 什么是多样统一
5.1.2 如何实现多样统一
5.2 利用构图使画面均衡
5.2.1 对称均衡
5.2.2 非对称均衡
5.3 画面元素的重量感与视觉心理
5.3.1 物象的重量感
5.3.2 物象的空间位置
5.4 利用构图让画面有节奏感
5.4.1 元素重复形成节奏
5.4.2 间隔重复形成节奏
5.4.3 渐变形成节奏
5.4.4 造型变化形成的节奏
5.4.5 辐射线形成的节奏
5.5 利用构图进行对比突出
5.5.1 虚实对比
5.5.2 疏密对比
5.5.3 动静对比
5.5.4 大小对比
5.5.5 方向对比
5.5.6 质感对比
5.5.7 明暗对比
5.6 构图元素的彼此呼应
5.6.1 前景与背景相呼应
5.6.2 位置呼应
5.6.3 颜色呼应
5.6.4 虚实呼应
5.7 残缺构图与完整构图
5.7.1 残缺构图
5.7.2 完整构图
5.8 另类构图
5.8.1 错视构图
5.8.2 抽象构图
5.8.3 变形构图
第6章 通过19个底层原理深入理解构图法则
6.1 点与线的位置对画面的影响
6.1.1 点的位置对画面的影响
6.1.2 线条的位置对画面的影响
6.1.3 点、线的位置在实战中的运用
6.2 构图的核心原则——去同求异
6.2.1 什么是去同求异
6.2.2 从线条的形状角度把握去同求异
6.2.3 利用去同求异考虑线条的疏密与分布
6.2.4 按去同求异原则排布大小不同的对象
6.3 构图中的均衡与视觉力量
6.3.1 均衡的优缺点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南大学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