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贝克莱的世界--关于三次对话的考察/西方思想文化译丛
0.00     定价 ¥ 58.50
湖南大学
此书还可采购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75801621
  • 作      者:
    作者:(英)汤姆·斯通汉姆|责编:江华|总主编:刘铭|译者:滕光伟
  • 出 版 社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10-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是汤姆·斯通汉姆教授对乔治·贝克莱哲学著作《海拉斯和菲洛努斯之间的三次对话》的解读。 《海拉斯和斐洛诺斯之间的三次对话》是贝克莱1713年出版的重要哲学著作,也是他发展唯心主义的关键性作品。该书以对话体方式,围绕物质的存在、感知的本质等展开辩论,就此提出了贝克莱的唯心主义哲学,通常被称为“非物质主义”或“主观唯心主义”。 作者在书中深入探讨并批判性阐释了贝克莱的核心哲学思想,认为贝克莱“三次对话”的意义在于它对关于现实、感知和知识本质的哲学辩论的贡献。贝克莱的唯心主义挑战了他那个时代盛行的形而上学观点,他的工作也对后来的哲学家产生了影响,如伊曼努尔·康德和乔治·桑塔亚那,他们在自己的哲学中参与并回应了贝克莱的思想。
展开
目录
注释
术语
引用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历史概述
1.1 乔治·贝克莱的背景介绍
1.2 贝克莱的一生
1.3 总结
第二章 贝克莱的世界
2.1 贝克莱的世界观
2.2 为什么贝克莱使用了对话体的形式
2.3 三次对话的论点
2.4 解读唯心主义
2.5 贝克莱是一个反现实主义者吗
附录:《三次对话》快速参考指南
第二部分
第三章 可感知的
3.1 我们用感觉感知什么
3.2 我们感知到的事物是依赖于心灵的
3.3 感知的替代模型
3.4 结论
附录:感知与认识
第四章 物质的问题
4.1 思想的局限
4.2 物质基质
4.3 科学世界观
4.4 解释
4.5 没有上帝的唯心主义
4.6 结论
附录:所谓的“主论证”
第三部分
第五章 上帝:因果关系与依赖性
5.1 谜题
5.2 因果关系
5.3 独立性
5.4 连续性
5.5 感知依赖
5.6 物理世界的存在
5.7 结论
附录:正式论证与真实论证
第六章 行动,他人心灵,与自我
6.1 意志理论的行动
6.2 行动与想象
6.3 自由意志与对其他心灵的认识
6.4 自我
6.5 结论
附录:贝克莱是否持有意志理论的观点
第七章 性质与谓词
7.1 定义与背景
7.2 贝克莱对唯名论的承诺
7.3 反对抽象
7.4 没有共相的性质
7.5 结论
第八章 对象与身份
8.1 实体的丛束理论
8.2 我们真的可以不需要非精神实体吗
8.3 观念的集合
8.4 未被感知的存在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南大学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